2023年《马嵬》优秀精品教案及反思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马嵬》优秀精品教案及反思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马嵬》优秀精品教案及反思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学而教课堂教学大比武 初赛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马嵬(其二)科目 语文 授课学校 班级 高二 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3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唐诗为主,选取了唐朝不同阶段的诗人代表,旨在领悟唐朝诗人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和艺术感悟能力。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本诗以杨贵妃、唐玄宗为抒情对象,以马嵬之变为写作事件,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作品中,诗人不是在劝诫惋惜,而是把讽刺的锋芒直指唐玄宗。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意境,领会
2、诗歌美质。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涵咏诗文,领会李商隐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对古典诗歌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对于咏史诗在讲解杜甫诗三首中也有涉猎,他们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鉴赏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反复咀嚼体验诗歌这一含蓄细腻力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
3、计 注重四个深度学习,环环紧扣。注重朗读教学,以读促赏;学以致用,以练固学。温故知新,知人论世。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 马嵬在唐代是“西出都门百余里”的一个普通驿站,是秦川蜀道上一个平常乡野,可谓名不见经传。但由于后来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兵变,致使“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葬身马嵬坡下,马嵬坡由此而驰名中外。我们今天来看一看李商隐是如何来看待这件历史事件的。观看 PPT 创设情境导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探究发问 1、检查自学 (1)作者及背景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他和杜牧合称“
4、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四川,至马嵬,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2.诵读诗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解决字词,疏通大意。(1)重点字词(2)学生讨论疏通文意,2、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就诗
5、歌的理解提出问题。检查深度自学 诗人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和艺术感悟能力李商史悲剧作品中诗人不是在劝诫惋惜而是把讽刺的锋芒直指唐玄宗二教学言优美情深意浓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讨论释疑 1、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贵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有何用意?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从咏史诗角度出发思考,马嵬(其二)有什么写作特点?小组内定向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由组长记录并推举一人总结发言。条分缕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嵬 2023 优秀 精品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