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三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
《2023年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三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三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3 页 2020-2021 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制造长矛用火产生语言直立行走 A.B.C.D.2.藻类植物的细胞中一定含有的色素是()A.叶绿素和藻黄素 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 D.藻黄素和藻蓝素 3.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蚯蚓-体壁 B.鲫鱼-鳃 C.青蛙-肺和皮肤 D.家鸽-肺和气囊 4.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2、.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5.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丙类体温恒定,是爬行动物 C.鸟类和丁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D.从此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个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6.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学会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7.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8.把海带、葫芦
3、藓、蕨分为一类,把雪松、水稻、樟树分为另一类,这是依据()A.有无种子 B.有无果实 C.有无输导组织 D.有无叶绿体 第 2 页,共 23 页 9.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蜥蜴和扬子鳄 B.壁虎和蝾螈 C.蚯蚓和蛇 D.鲫鱼和青蛙 10.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说明生物因素对
4、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C.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游红”被分解者分解成了“春泥”1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智慧,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A.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保护生物圈是全
5、人类的共同责任 C.各国应将本国资源无条件地分享给世界 D.一个国家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15.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下列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第 3 页,共 23 页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 16.我们要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中对城市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的是()A.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B.提倡绿色出行,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可以在城市周边焚烧垃圾 D.将垃圾分类处理 17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逐渐减少的 B.能量流动是与光合作用无关 C.能量流动是可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保持不变的 18.下列措施与“环保”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及时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B.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D.铺地面用的瓷砖和地砖 19.一般不会造成居室内空气污染的是()A.刷墙用的涂料 B.刷木制家具用的油漆 C.天然气燃烧后释放的气体 D.铺地而用的瓷砖和地砖 20.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B.缺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7、C.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原因是创造无氧环境 D.用冷藏法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21.下列有关食品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真空包装法保存肉肠 B.用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C.用霉菌制酱 D.用醋酸菌制作酸奶 22.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医疗方面作用的是()A.基因治疗 B.生物芯片诊断 C.基因诊断 D.绿色能源 23.飞机机翼的设计应用的技术是()A.克隆 B.转基因技术 C.仿生 D.生物反应器 24.某项重要的生物学技术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第 4 页,共 23 页 A.该技术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B.X 表示能
8、合成胰岛素的人类细胞 C.该技术应用了细菌繁殖能力强,代谢速度快的特点 D.该技术可以引起可遗传变异 25.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A.黑、雌 B.褐、雌 C.白、雌 D.黑、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0 分)26.几种不同类别的植物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 _ 类植物。(2)A 类植物用 _ 进行生殖,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 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B 类植物和 C 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C 类植物的种
9、子外面有 _ 包被 B 类植物的种子是 _ 的,没有 _ 包被。(4)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有 _(填字母)。27.请根据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某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蓝色的布做背景,这是用来模拟动物的 _ 把红、黄、蓝、白、黑色等小纸片随机均匀地放在布料上,经过“捕食”后,剩下的数量最多的小纸片的颜色是 _。(2)此模拟实验说明 _。A.鲜艳的颜色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B.具有暗淡颜色的动物容易生存 C.具有漂亮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 D.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 第 5 页,共 23 页(3)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_,保护色的形成是 _ 的
10、结果。28.如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_。(2)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就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会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让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_ 能力。(3)不同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如图二所示,甲、乙、丙、丁是图一中其中一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_,该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_。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1、最终来自 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0 分)29.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气球,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装置 加入物质 温度 A 水、葡萄糖、酵母菌 室温 B 水、葡萄糖 C 水、酵母菌 D 水、葡萄糖、酵母菌 0(1)出现如图现象的最可能是装置_。(2)根据 A 和 D 装置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吗?(3)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可是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的原因是其细胞结构第 6 页,共 23 页 中有_。(4)酵母菌的发现者是_,瓶中产生的气
12、体是_。(5)以下食品制作中,与酵母菌无关的是_。A馒头 B面包 C啤酒 D酸奶(6)制作泡菜时,需要加入的微生物是_,制作泡菜时将其置入坛子中密封数天,这是为了制造_的环境。(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品放入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第 7 页,共 23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在距今约 1000 万年2000 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
13、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故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正确的变化顺序是:故选:C。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头部和脑的进化。关键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答案】B 【解析】解:藻类植物是一大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其共同特征是: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光合色素(藻类的光合色素包括三大类,即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和藻胆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体中的生产者。故 B 正确。故选:B。藻类植物是一大类含有叶
14、绿素等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据此答题。关键点: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答案】D 【解析】解:A、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A 正确;B、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 正确;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 正确;第 8 页,共 23 页 D、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囊可以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 错误。故选:D。(1)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阴暗
15、潮湿的土壤中,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3)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尾。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蝾螈不是变态发育。(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孵卵育雏。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4.【答案】C 【解析
16、】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故选:C。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各类
17、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5.【答案】C 【解析】解: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第 9 页,共 23 页 助呼吸。A 错误;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B 错误;C、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C 正确。D、从此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D 错误。故选:C。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图可知: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18、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生物进化的趋势和历程,都是重要的考点。6.【答案】C 【解析】解:南方古猿,约 600 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开始直立。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 150 万到 250 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使用工具、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第 10 页,共 23 页 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 20 万到 200 万年,最早在
19、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 100 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 1次走出非洲。约 80 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 20 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 20 万年-1万年前。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 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
20、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故选:C。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7.【答案】A 【解析】解:如图进化树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第 11 页,共 23 页 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
21、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故选:D 从生物进化的过程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都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雪松属于裸子植物、水稻和樟树属于被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所以把海带、葫芦藓、蕨分为一类,把雪松、水稻、樟树分为另一类,这是依据种子的有无。故选:A。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
22、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即可。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9.【答案】A 【解析】解:A、蜥蜴和扬子鳄都属于爬行动物,A 符合题意;B、壁虎属于爬行动物、蝾螈属于两栖动物,B 不符合题意;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C 不符合题意;D、鲫鱼属于鱼类、背蛙属于两栖动物,D 不符合题意。故选:A。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第 12 页
23、,共 23 页 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10.【答案】C 【解析】解:A、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不符合题意;B、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不符合题意。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符合题意。D、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
24、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1.【答案】B 【解析】解:A、“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A 正确;B、“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 错误;C、“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
25、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 正确;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了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 正确。故选:B。第 13 页,共 23 页(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答案】B 【解析】解:A、生物圈是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年 安徽省 淮北市 联考 年级 月考 生物试卷 三附超 详细 解析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