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绝句》精品讲义.pdf
《2023年最新《绝句》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绝句》精品讲义.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绝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二、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绝句贴图,配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
2、学过的作品,查找“绝句”的定义。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严寒的冬天过去的时候,什么季节来临了?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2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2)指名读
3、诗正音。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2、交流释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
4、为什么说是万里?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5、配乐齐背古诗。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3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5、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1、背诵并默写绝句。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3 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板书设计: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6、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习目标 1、利用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读懂古诗。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背诵,默写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4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课前准备: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步入“与古人同行。”还是老样子,进行“背诵古诗擂台赛”。教学内容:一、揭示课题。1、设境激趣 2、板书课题 3、背景简介 课前,刘老师布置同
7、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或有关杜甫大诗人的资料,谁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诉大家吗?师小结:他一生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那时,一场战乱刚过,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师简介“安史之乱”)杜甫写的这首诗就是反映当时太平环境下的情景。二、初读古诗,点明学法。1、点明学法 师:平时我们学一首古诗,大体分几步?(师生齐说五步骤。)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感受意境。第三步、理解古诗。第四步、读出感情。第五步、背诵默写。今天,我们就按这五步骤来学习绝句。2、读通古诗 (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评议。)3、小组交流合作 三、理解古诗,交流汇报。
8、四、感受意境。1、选择方式,感受诗意 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 5 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2、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3、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4、描述意境 学生用描述的方式来感受诗境。(学生说)五、读出感情。1、自由朗读 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美表现出来吗?(先自己读一读-读给小伙伴们听-指名读)2、录音范读 3、感情朗
9、读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六、背诵、识字、默写。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2、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3、默写古诗 七、总结 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6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
10、理。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 19 页。2、挂图绝句。3、语言磁带。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3、完整地欣赏古诗。(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5、
11、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7 【教学目标】、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难点】、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生字。、有
12、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教学准备】有关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时间】分钟。【教学设计】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二、初读古诗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
13、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中的生字。、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 8 和你们交朋友呢!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出示生字“鹭”“柳”“窗”“鸣”)四、再读古诗 生字都认识了,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现在,谁再来读读古诗。、指名读。、齐读。、老师读。、齐读。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两个黄鹂鸣翠柳: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
14、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一行白鹭上青天: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虽然,远处的山上还有终年没融化的积雪,可山下,已经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结:同学们,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绿的柳、蓝的天、白的雪,还有那欢乐的黄鹂,自在的白鹭,江边停泊的船只,一切都
15、是那样生机勃勃!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还可以配上你的动作、表情呢!六、拓展延伸 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他还有一首写春天的诗呢!(出示绝句)。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是春天。(出示春夜喜雨)杜甫是多么喜欢春天呀!你们呢?课后,(出示“作业选选选”)大家也可以 9 用你们的笔,象杜甫这样,写写身边的春天,画一画春天,还可以翻翻课外书籍,找一找还有哪些诗人写了春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
16、诗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收集爱国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咀嚼诗句温情 1、(投影出示)静夜思 学生齐读 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引述:这淡淡的乡愁让我们为之动容,那你能不能再带我们欣赏一首诗,借此来抒发思乡之情呢?生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4、过渡:“诗中寓情,情中育诗”,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愁,触摸到了那细腻的情感。那
17、再让我们来感受一种浓烈的情感。10 5、板书:夏日绝句 (设计意图:“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情感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让他们在感受诗人情思的同时,激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明白古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二、初读寻疑酿情 1、(出示夏日绝句)学生齐读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归纳并出示 1、为什么诗命名为夏日绝句?2、我很想了解一下李清照。3、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4、诗人为什么会怀念项羽?这和她所要表达的感情有什么联系?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诗人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积累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新课标中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18、,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三、细读品味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2、品读 3、4 句 a.提问:从哪两句诗看出诗人怀念项羽?生答并出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齐读 b.引导:那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重点理解“思”字后,指名读。c.点拨: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他?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项羽这个人物?学生回答 引述: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孩子们,让我们把诗人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读)情感再浓烈一点(齐读)。11 d.
19、冥想:(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引述)点拨: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导朗读:孩子们,请用你的声音表现出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请你声情并茂地传递对他的崇敬。引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引导过渡:站在英雄曾经慷慨就义的地方,看着眼前滚滚流淌着的江水,我们的李清照不禁高喊 a.生齐读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b.提问:“人杰”、“鬼雄”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这两句诗的理解。c.指导朗读: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却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人们怎么不为之动容呢?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把这种气魄读出来。(女生读)你们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
20、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男生读)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一起来吧!(师生齐读)d.引述:我们的女诗人李清照,一个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都愿意为国捐躯。而当时南宋统治者却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这份愁,这份情,我们怎样表现出来?指名读,并请学生相互评价。引导“亦”应重读。e.点拨:孩子们,我们的女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生答)这份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真是荡气回肠呀!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浓烈的情!(齐读全诗)(设计意图:以诵读体味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注重在诵读中涵泳、意会、体味。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让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这
21、样静态的阅读中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意境逐渐显现。让学生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感受诗歌永恒的本色。)四、拓展延伸释情 1、讲述: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文人过客如李清照一样抒发着自己的爱国 12 热情,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那份挚热的情感吧!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古代爱国诗篇,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2、提问:那这一首首爱国诗篇,这一颗颗赤诚的心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生答)3、总结:是呀!爱国热情是不会受空间限制,也不会随时间而减少的。我们欣赏古人,我们佩服古人,我们会把他们传承下来的爱国热情继续加温,让崛起的中国更加强大。(设计意图:教师除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
22、成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再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民族文化的因子逐步融入学生的骨血,为他们的生命着上民族的底色。)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2.明确赏析古诗词的几个基本点。二、教学思想设计 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学习课文之文本,而且学习分析一首诗的方法。因而从课文文本分析入手,首先进行现代文文艺评论的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课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诗的方法。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请学生简介杜牧其人;背诵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化村。2老师简介作者(见课本注解)周汝
23、昌先生,激发学生兴趣。(二)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明确:“纷纷”;比较法 13 (三)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明确:“诗眼”即诗句关键处,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诗境界全出,开阖变化而一动而万随者。(四)请学生例举含“诗眼”古诗词名句。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五)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六)复习:想象的种类。
24、明确:再现的想象和创造的想象。(七)作者在分析清明绝句第三、第四句时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联想法。(八)复习:联想与想象的主要区别何在?联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种类?明确:想象无须触媒;联想则必须有触媒。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九)想象与联想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何在?明确: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作家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
25、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那么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十)作者对清明一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明确: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十一)我们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总体特点?明确:(1)语言简练;(2)生动形象;(3)音韵和谐;(4)想象独特;(5)14 情感丰富;(6)境界优美。(十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赏析古诗词有什么启发?我们能否总结出几个“抓手”?明确:(1)品味涵咏语言,抓住诗眼。(2)分析把握修辞,明辨手法 (3)探究作者思路,分析结构 (4)分析情景关系,体味意境 四、作业布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句 2023 最新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