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讲义人教版.pdf
《2023年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讲义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讲义人教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3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人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2)学习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2.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能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诗人的情怀。【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谐美。【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品读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13 一、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盛唐时期的李、杜,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中的瑰宝。今天我们一起
2、走入古代诗歌,感受古诗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四首诗歌。2结合注释,轻声朗读。(1)读准字音 碣石(ji)澹澹(dn )竦峙(sng)(zh )枯藤(tng)昏鸦(y )(3)指导朗读,注意诗句停顿。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的节奏断句。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七言诗,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方法断句。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断句时要注意句意。(4)品味诗意,学生自由朗读。三、研读观沧海(一)关于体裁及写作背景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
3、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3/13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 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二)简介作者 学生活动: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师: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历任大将
4、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三)合作探究 听课文范读,思考:1本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开阔豪迈。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字词解释 临:到达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地挺立。萧瑟:形容内吹树木的声音。若:好像 星汉:银河 至:极点 以:介词,用 4/13(2)翻译诗句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
5、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第一层(开头两句)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方位及观察对象。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 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本层实写,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的威严和辽阔。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本层虚写,点明主旨。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幻灯出示:1 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
6、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写)5/13 3 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4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6朗读 3-8 句,这六句描绘的画面,动静结合,请简要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了大海的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生机勃勃。“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思想内容上:点明主旨,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
7、修辞,生动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气吞山河、包孕万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写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像夸张的写法。(四)总结 诗歌主旨: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四、研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13(一)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及诗句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学
8、生活动:齐读、自由读相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二)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字词解释 杨花:柳絮 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龙标:指王昌龄 夜郞:本诗所说的夜郞在今湖南怀化境内。杨花落尽的时候,子规鸟在不停地悲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溪;7/13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9、,伴随着风儿随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四)赏析诗句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2闻道龙标过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借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月亮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四首 2023 年初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第四 古代 诗歌 精品 讲义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