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
《2023年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附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详解.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1 页 2020-2021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20.0 分)1.在全国人民对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期间,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雷神山医院大量使用不锈钢,防止生锈 B.口罩中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2.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2、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4.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城市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6.如图是 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 X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 X 的说法正确的是()A.y=3 B.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3 D.X 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
3、X3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第 2 页,共 21 页 B.向盛有大理石的烧杯内加入盐酸:大理石表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D.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8.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A.N2-两个氮原子 B.Cu+2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O-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4、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 C.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表示的是阳离子 10.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因而具有特殊的香味,丁香油酚的化学式为C10H1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香油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B.丁香油酚分子中 C、H、O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5:6:1 C.一个丁香油酚分子是由 10 个碳原子、6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D.丁香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64100%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5、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第 3 页,共 21 页 A.塞紧胶管 B.检查气密性 C.收集二氧化碳 D.加入固体药品 13.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CO2不支持燃烧 A.B.C.D.14.用CO2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4 页,共 21 页 A.Z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 X 与 Y 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C.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D
6、.生成 Z 和 W 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2:1 15.某物质 R 与水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 C.FeO D.FeS2 16.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注入三瓶气体中 1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
7、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18.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仪器如果仅用一个 20g 的砝码取 19.5g 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将 20g 砝码放在左盘 将 20g 砝码放在右盘 将游码拨至 0.5g 处 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在左盘添加食盐 至天平平衡 A.B.C.D.19.甲、乙、丙、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5 页,共 21 页 A.x 的值是 7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2:7 20.在3A
8、+B=3C+2D反应中,已知84g A与16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 C,A的化学式量为 28,则 D 的化学式量为()A.28 B.56 C.112 D.14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 分)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铵根离子 _。(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_。(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_。(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5)两个氢原子 _。2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_。(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该过程属于 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9、3)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反应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填序号)。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能得到的是 _。第 6 页,共 21 页 A.甲醛(CH2O)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0 分)2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试回答。(1)图一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_,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与充足氧气接触的对照实验现象是 _。(2)图二的改进装置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10、3)图三的改进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_。24.如图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_。(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若用 D 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 _口通入(填“c”或“d”)。(3)用装置 C 制取CO2,比用装置 B 的优势是 _。(4)实验 E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花,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 _。(5)完成图 F实验时,夹取细铁丝的仪器是 _,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_。第 7 页,共 21 页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25.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
11、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 血(每 100mL 血中含有80mg 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 1 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 血。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_。(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26.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称量 50g 过氧化氢溶液和 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友情提示:过氧化氢溶液是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的)。分析计算:(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12、为 _;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2)求 50g 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计算过程)第 8 页,共 21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雷神山医院大量使用不锈钢,防止生锈,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故选项错误;B、口罩中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故选项正确;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故选项错误;D、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是由酒精化学性质决定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
13、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用水浇灭容易导致触电,故此选项错误。B、煤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此选项错误。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会使火势在氧气的助燃下,更加凶猛,故此选项错误。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灭火,故此选择正确。故选:D。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 B、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
14、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C、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分析 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灭火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第 9 页,共 21 页 3.【答案】A 【解析】解: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会变大,故包装袋鼓起,而袋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都不发生变化。故选:A。结合微观粒子的特征判断: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隙;粒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影响分子间隔
15、的因素 4.【答案】C 【解析】解: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 A 正确;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故 B 正确;C、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SO2及粉尘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没有被吸收除掉,同时还容易使污染范围扩大,所以不能减少废气污染。故 C 错误;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故 D 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C。A、从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16、,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C、从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SO2及粉尘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没有被吸收除掉,同时还容易使污染范围扩大,所以不能减少废气污染去分析解答;D、从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去分析解答;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第 10 页,共 21 页 5.【答案】C 【解析】解:A、酒精灯的火焰
17、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
18、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3,表示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 13;则x=13,13=2+8+y,y=3,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19、,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内中子数=27 13=14,故选项说法错误。D、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第 11 页,共 21 页 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
20、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盛有大理石的烧杯内加入盐酸,大理石表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观察到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
2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答案】A 【解析】解:A.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N2中数字 2表示 1个氮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故 A 错误。B.Cu+2O中数字 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 B 正确。C.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Mg2+中数字 2 表示 1 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C 正确。第 12 页,
22、共 21 页 D.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所以2H2O右下角的 2 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 D 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9.【答案】B 【解析】解: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图表示氧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年 山东省 泰安市 新泰市 年级 下期 化学 试卷 五四 学制 详细 解析 答案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116461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