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北区高二地理第二周周测试卷含标准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2023年西北区高二地理第二周周测试卷含标准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西北区高二地理第二周周测试卷含标准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北区第二周周测试卷 高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60 分)读下图,回答 13 题。1我国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2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3要及时获取沙漠化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 B GPS技术 CGIS 技术 D实地考察 4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
2、技术手段是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 5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6划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指标是 A地形类型 B海拨 C山脉 D海陆位置 7.“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逻辑性 8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A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B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
3、和废渣 D三峡大坝将成为长江三峡新景观,吸引全世界游客旅游观光 9.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距海洋远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纬度位置偏高 A.B.C.D.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012题。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 2100 24600 1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
4、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2.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下面两个表格,回答 1314 题。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地形结构表 缓 坡 平 原 陡 坡 水
5、面 36%18%33%13%该丘陵地区农业用地结构表 13.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绿化 D城市化速度过快,占用大量耕地 14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为 A缓坡退耕,大力发展渔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放缓城市化进程,严禁占用耕地 D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15.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油菜 、冬小麦、花生、棉花 、水稻、油菜、棉花 、水稻
6、、甘蔗、橡胶 17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种植业 畜牧业 林 业 渔 业 70%12%7%11%B 宜农荒地多 C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 D 土壤肥沃 18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青岛市 A B C D 19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 干湿区 我国三大自然区 文化区 A B C D 20、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 A.B.C.D.21、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A.资源普查 B.灾害监测 C.环境监测 D.工
7、程建设及规划 图 8 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回答 22-23题。22.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A.B.C.D.23.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B.C.D.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距今 5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 24 题。24.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运用 GPS 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运用 GIS 分
8、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B.C.D.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 2526 题。地貌类型比例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200 m 水稻 丘陵 60%200500 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5003 000 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3 000m 25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6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开垦历史悠久 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 B C D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 2008 年 11 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西北 区高二 地理 第二 周周 测试 标准 详细 解析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