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页 共15页 第二单元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课文 5、翠鸟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8、路旁的橡树 园地二 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起表达效果。6、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
2、护生态平衡的道理。7、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8、培养独立阅读能力。9、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10、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4、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5、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6、系生活实际理解本
3、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7、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第2页 共15页 课题:5 翠鸟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翠
4、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关于鸟的资料、有关课文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引导学生自学。(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5、。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第3页 共15页 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书写生字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 相互检查认字情况 自主记忆字形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l)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什么
6、意思?(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理解第 1 句。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爪:鲜红)理解 25 句。A指读。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翠鸟羽毛鲜艳的?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C 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鸟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D 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理解第 6 句。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板书: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B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
7、珑)C齐读第 6 句。(3)小结。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板书:外形)启发学生说出对翠鸟外形的看法。(板书: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 一个学生读 然后齐读第一句话。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外形 学生对翠鸟外形各抒己见。美 第4页 共15页 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4)指导背诵 二、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师生议答。(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8、。A 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翠鸟飞行的低,动作轻盈。B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翠鸟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板书:疾飞)(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理解 1、2 句(捕鱼前)。A 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B 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翠鸟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理解第 3 句(捕鱼时)。A 投影出示
9、句子:B 找出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板书:蹬飞叼贴)C 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D 出示翠鸟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翠鸟捕鱼时的情景。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一个人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通过读词语或语句来理解 学生找:蹬飞叼贴 第5页 共15页 E 齐读这句话。理解第 4 句话(捕鱼后)。A 指读第 4 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板书:苇秆摇晃 水波荡漾)B 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板书:动作敏捷)(3)投影出示: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0、?(启发学生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外形之间的关系。)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齐读 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翠鸟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思考: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2教师小结 是啊!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自由读第四、五自然
11、段,(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渔翁告诉我们翠鸟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听了感到惭愧。)四、质疑问难 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第6页 共15页 小记:课题:6、燕子专列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12、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插图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根据课题质疑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分组讨论。第7页 共15页 全班汇报交流 1
13、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 ch;“骤”不要读成 z u;“濒”不要读成 p n。3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政府的呼吁;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读课文 自学生字 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
14、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 3、4 自然段。(1)第 3 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 4 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下第 单元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