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pdf
《2023年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1、文学史的概念 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 文学史为滥觞之作。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世纪以前)文学发展的孕育期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世纪至世纪初期)文学的转型变化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第一章 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1、上古歌谣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的:吴越春
2、秋中弹歌 (2)征服自然愿望的:礼记 郊特牲中蜡辞(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周易中屯 六二(4)思恋之歌:吕氏春秋 音初篇中候人歌 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点: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3、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英雄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感生神话 4、神话的保存:淮南子、山海经、风俗通等书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xi)、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
3、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的神话思维特征(2)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6、上古神话的演化(1)中国上古神话大部分散失,其中一部分过早地历史化了。(2)道教形成后,神话又被改编为仙话,宣扬长生不老的观念与信仰。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 305篇,另有 6 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 500 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 6 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黄河
4、、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2、诗经的编集:(1)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2)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3)删诗说:孔子把符合礼义的留下,重复的、不合礼义的删除 3、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1)国风:各地区的乐调,乡土之音。十五国风 160 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2)雅: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朝廷之音,分为大雅(31 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和小雅(74 篇,大
5、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3)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宗庙之音。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 31 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 4 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 5 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4、四家诗:齐、鲁、韩、毛四家诗,齐之辕固生,亡于三国;鲁之申培,亡于西晋;燕之韩婴,亡于北宋,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之毛亨、赵之毛苌的古文“毛诗”,流传至今。5、内容(1)祭
6、祖颂歌: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艺术特色:a、把神人化;b、赋的铺叙手法;c、富有动态美、色彩美(2)农事诗:丰年、豳风 七月;艺术特色:a、赋得铺叙手法;b、对比手法;c、四言为主,兼用杂言句式;d、以节令结构通贯全篇。(3)宴飨诗:小雅 鹿鸣(4)怨刺诗:魏风 伐檀(5)战争徭役诗:诗经 小雅 采薇 王风 君子于役 卫风 伯兮(6)爱情诗郑风 野有蔓草 郑风 出其东门 邶风 静女 郑风 子衿 郑风 将仲子兮 卫风 氓 6、艺术特点(简答、论述)(1)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
7、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的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为突出。魏风 伐檀 王风 君子于役 (2)赋比兴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兴”是触物兴词。)A、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七月 氓 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豳风 鸱鸮、魏风 硕鼠卫风 硕人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中很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如周南 桃夭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
8、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 蒹葭 诗之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属于诗经的文体分类,风即是国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的艺术手法。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3)诗经的语言特色 A、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B、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第三章
9、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尚书是散文形成的标志 尚书原只称书,就是上古之书,“尚”是上古的意思,“书”是史书的意思。据东汉王充论衡 正说篇说是上古帝王之书的意思,儒家尊它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全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辞、讲话、公告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记言体的历史散文 特点: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记言散文已经发展到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历史散文了 2、春秋(1)春秋属于早期记事体的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大事纲要。记事体散文。(2)记事特点:春秋记事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但记事都很简略。(3)“春秋笔法”:文章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
10、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 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 艺文志),因此称文笔曲折而含意深奥的文字为“春秋笔法”。(4)春秋三传:指阐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和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3、左传(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2)左传的民本思想:A、郑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B、注重民心向背,这正是民本
11、思想的突出表现。(3)左传的文学成就 A、长于叙事,作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a、叙事详密完整,故事性;b、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c、左传叙事长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和历史传闻相结合,使历史故事化。d、左传叙事中有很多关于卜筮和灾祥的记录。B、左传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左传记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有将相、武士、学者、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这些人物中有详细的事迹、或较为鲜明者,约占三分之一。(晋公子重耳之亡、骊姬之乱)C、左传的语言特色:a、行人辞令之美,
12、文典而美,语博而奥。b、左传赋诗 c、叙述语言简练含蓄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4、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战国初期五百多年间八个国家的一些历史片断。又称为“春秋外传”。5、战国策:国别体史书,12 国策,共计 33 篇。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重新编辑整理的。(1)战国策的思想:突出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A、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计谋策略。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B、在人生观上,公开宣
13、扬追求“势位富贵”,追逐名利(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A、塑造了一系列“士”的形象: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等。冯谖客孟尝君 B、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C、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三人成虎、土偶与桃梗、群狗争骨等,都能够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引 言 说理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2、孔子和论语(1)孔子,字仲尼(2)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传本,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3)四书: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
14、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4)孔子的思想 A、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5)论语的文学价值言近旨远,词约义丰。A、口头语言为主;B、人物个性的描绘 3、孟子(1)孟子,名轲,字子舆(2)孟子的哲学思想:A、性善论;B、“仁政”(3)孟子的艺术成就 A、长于辩论 B、善用比喻和寓言孟子 离娄下 奕秋诲奕 C、气势浩然 浩然之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有力。D、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4、老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被誉为“五千精妙”(2)老子的智慧:自然无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国文 复习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