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梳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梳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梳理.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2)溶液的大体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一部份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注意:a、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不必然是液体。b、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必然无色,如 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常利用的溶剂(实验 9-2)d、溶液的质量=溶质的
2、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距离)e、溶质的质量是指分散到液体中的那部份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份不能算在内。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f、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g、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同。一般来讲,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由离子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二、溶液的用途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普遍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学反映在溶液中进行得快,制造某些产品的反映在溶液中进行,可以缩短生产周期。(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
3、必需以溶液形式存在,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名称: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4、浊液分悬浊液和乳浊液(实验 9-4)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混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五、乳化现象(1)乳化剂: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做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乳化与溶解不同,乳化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注意:用汽油与用洗涤剂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有本质的区别,用汽油清洗是利用汽油来溶解油脂,形
4、成的是溶液;而用洗涤剂清洗是利用洗涤剂将油珠乳化变小,形成的是乳浊液。六、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的进程中发生了两种转变:(1)扩散进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2)水合进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a、扩散进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进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浓 H2SO4溶解时放出热量 b、扩散进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进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C、扩散进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进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溶于水。二、溶解度(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必然温度下(溶
5、质为气体时,还需要指明压强),向必然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取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份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注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常利用的溶剂实验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注意:a、明确前提条件:必然温度,必然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彼此转化的。b、明确“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6、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前提条件发生改变,则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状态也会发生改变。2、判断方式:继续加入该溶质,看可否溶解。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大多数物质而言)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靠得住的方式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在必然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和溶液不必然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必然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必然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概念:在必然
7、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必然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 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在 20 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 或在 20 时,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蒸发溶剂、加溶质 改变温度、加溶剂 份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注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常利用的溶剂实验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
8、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注意: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 Sg,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S:100:(S+100)。S=100g(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 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Ca(OH)2(4)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20 时 S 易溶 10
9、g 可溶 1-10g 微溶 难溶 BA(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式获取晶体。(6)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式获取晶体(7)t2 时A、B、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降温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在压强为 101kPa和必然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九 单元 溶液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全面 汇总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