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超详细导学案1.pdf
《2023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超详细导学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超详细导学案1.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课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的含义:人们对事物 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 的基础上作出的。(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 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 的基础上开成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 的客观规律(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 的变化而不同。具有 性特征。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人们的 不同、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性。(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 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
2、)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把 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保证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4)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 、不同 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 的利益要求。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合作探究】思考 1:下列现象哪些属于价值判断?田野上的花开了 这些花真漂亮 这是一条狗 这是一条看家护院的好狗 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材料一: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为天气炎热,感到口渴难忍,而路边恰好有一排梨树,同行的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解渴呢?”有人问许衡。许衡回答说:“不是
3、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说:“世道这样乱,梨树的主人是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顾忌吗?”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1)材料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2)在天气炎热、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不摘梨解渴,许衡的行为选择与他的价值判断的关系是怎样的?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照农
4、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在具体的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思考 2:(1)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土地政策会有比较大的变化?(2)材料显示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思考 3 材料四: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3)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思考 4 材料五:不幸因公殉职的任长霞,逝后被群众誉为人民的卫士、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廉政的
5、先锋、爱民的标兵。十万群众送长霞的悲壮场面正说明老百姓爱戴和拥护的不是你的官位有多高、你的权力有多大,而是看你是否真正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有道是:民心大如天,万事民为先。人民群众的苦与悲、哀与愁,懂得老百姓即是天的道理。任长霞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无愧于千万人的爱戴与景仰。(1)对比任长霞的价值选择,我们应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进行价值选择?(2)工作中应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随堂练习】1、元代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为天气炎热感到口渴难忍,同行的人纷纷去摘路边的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别人笑他顾虑多,许衡正色地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个故事包含
6、的人生观、价值观道理是()A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导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的基础上开成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真考虑和兼顾不同不同的利益最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是最紧要和最向作用 C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已成为近年人数增长最快的留学人群,而且低龄化趋向明显,高中以及高中以下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专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低龄留学”的弊却远大于利。十多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不具备较强的自我
7、控制、自我管理能力,远离父母,在情感上难免会造成缺损,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不利。由此可见,盲目跟风的“低龄留学”()A是时代的潮流 B属于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别人无关 C 是在违背客观规律的价值观指导下的错误行为 D 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3、“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
8、会历史性 D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4、4 月 5 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祭扫,低碳、文明、环保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鲜花代替纸钱、冥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在网上建个虚拟灵堂,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释放出了更绿色的气息。上述材料说明()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 A B C D 5、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有()社会地位和个人需要 认识事物的角度 所处的立场 个人的社会实践经验 A
9、B C D 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A 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C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7、“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这种结论()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
10、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8、进入 2011 年,一轮问责风暴自上而下,席卷中国南北,且覆盖面呈现扩大趋势。问责官员,就是要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要督促官员始终把民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为民用权、为民负责、以民为本;就是要督促官员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的重演。从哲学角度看,实行官员问责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B 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做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价值 判断 选择 详细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