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讲义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讲义1.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内含“考后反思及措施”)(2017.11)张 华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查找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缺与整理。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态度端正,提高学习效率;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二、重点难点:补缺补差;针对典型错题,给与分析、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三、教学过程(一)考试情况:本次考试,现代文部分难易适度,文言文部分,课外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作文的题目难易比较适中,基本没有学生偏题的,但写得好的学生也不多,年级均分大约
2、是 27 分左右。(二)试题评析 得分率较高的试题及原因:第 1 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考前复习扎实;检测落实到位。第 1016 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学习、复习重点落实。(三)典型试题分析 第 3 题:“简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2 分)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1.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但没有考虑到其又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得 1 分)2 2.既没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又没答出其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 (得 0 分)1 分样卷:0 分样卷:教学措施:指导学生阅读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词语意思,兼顾“简直”一词涉及到的“
3、母亲”和“我们”双方的行为、情绪。第 5 题:选项“C.文中第 4 段说“她的语言像她的人一样干净利索”,形象地说明了母亲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为什么是错误的?学生答题选错的主要问题是:以为有“像”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教学措施:拓展补充讲解:有三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一、表示比较 如:“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二、表示举例 i 如:“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三、表示猜测 如:“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
4、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3 第 8 题:关于“题材”。学生答题填错的主要问题是:分不清“题材”与“体裁”。教学措施:补充讲解知识点:什么是“题材”?什么是“体裁”?明确:“题材”是关于内容的;“体裁”是关于文学样式的。古诗歌“题材”有:送别诗,如别董大;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咏史怀古诗如乌衣巷;边塞诗,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如怀人诗雨霖柃;咏物抒情诗如咏梅;借景抒情诗,如望庐山瀑布。等等。古诗歌“体裁”主要有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又包括律诗和绝句,等等。第 12 题:关于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本题考查的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学生答题选错的
5、主要原因是:初中语文学习不讲文言语法,高一的学生分不清句子成分,不知道什么是“名词作状语”现象。教学措施:查缺补漏,补充讲解文言句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具体通过实例来讲解,解决问题。第 16 题:翻译划线句子。(5 分)学生答题主要问题是:翻译句子,不能做到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兼顾文言句式,做到文从字顺。本题分为(1)、(2)两小题。第(1)题 3 分;第(2)题 2 分。第(1)2 分样卷:第(1)1 分样卷:4 第(1)0 分样卷:第(2)1 分样卷:第(2)0 分样卷:教学措施:1.强调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兼顾文言句式,翻译后的句子要“信、达、雅”
6、。2.翻译不达标的学生课上重新翻译,或在试卷上翻译,或抽人上黑板翻译,做到人人过关。作文题分析:本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在风雨中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主要问题(一)记叙时平铺直叙,概括多,描写少,毫无波澜可言。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如记流水账,甚至把原本有趣
7、的内容写得味同嚼蜡。他们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学生在记叙时没有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扮靓自己作文的意识,平时疏于积累,更懒于模仿优秀的记叙5 文,而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为凑够字数,他们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二)选材老套、陈旧,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意识。鲁迅曾说:“第一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蠢才。”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不能沿袭他人,要有创新。而选材不典型是很多学生作文中的通病。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狭小,又缺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三)说假话,诉假情,缺少真情实感,不能以情动人。一些学生文章中记
8、叙的故事是自己杜撰的,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有的写名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刘伟、孙杨或别的成功人士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感受不多甚至一点也没涉及。这样写不可能“说真话”,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考后反思及措施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常抓不懈,同时各种知识要学得准,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不应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增强迁移能力,所以决不可舍本求末。另一方面,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文能力,我们应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抓好
9、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实例,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研究课题。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有效地培养能力,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和本质所在。学生的能力是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螺旋式地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能力必须靠平时课堂的教学积累,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立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二、强化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可见,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尢其重要。6 有效地培养提高
10、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从喜欢阅读到会阅读,能读懂。当代学生要读的作品很多,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适当进行阅读强化训练,尢其应针对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性的练习,使学生学用结合,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视野,课内课外
11、相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三、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个性特长。要把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的大事来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认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要培养学生关注、观察、评价事物,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素养质的提高,为语文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四、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实现做人素质与作文水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作文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再现,是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无情之文、无人之文。如果作文无人,只是文字的拼凑和编造,作文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打破模式化或程式化的框架,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不同学生表述出不同的自己,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写出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文章。把做人和作文有7 机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有效解决学生选材、表达、思维、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