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及试卷(最新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及试卷(最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及试卷(最新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常见地方时、区时计算有关的公式:1、日出地方时=12-昼长*1/2 日落地方时=12+昼长*1/2 3、时区中央经线=时区序号*15 1、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两地在不同半球用“+”,两地在同一半球用“-”)2、恰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 3、恰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2*直射点的纬度 计算区时的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差 计算地方时的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4 分钟/)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运动形式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2.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地轴
2、)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日为(23 时 56 分 4 秒),一太阳日为(24 小时);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产生及交替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地球持续做着(自转)运动,其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把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 太阳日)。B.产生(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东边比西边(早),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 1
3、5地方时相差(1 小时),每隔 1地方时相差(4)分钟,并且把 180经线规定为(国际日界限);其中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开罗位于(东二)区,伦敦位于(中时)区,纽约位于(西五)区。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相隔时区数(东加西减:在已知地点东面要+,在已知地点西面要减)C.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3.地球的公转(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回归年为(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每年的(1 月初)为近日点,(7 月初)为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较(快),在远日点较(慢)。(2)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为(
4、赤道平面),公转的轨道平面为(黄道平面),二者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A.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最北到达北纬(2326),此时北半球为(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达赤道位置,此时北半球为(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继续南移,最南到达南纬(2326),此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然后直射点向北返,再次到达赤道,此时北半球为(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接下来直射点继续北移,做(回归运动)。B.昼夜长短变化:自春分日到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自秋分日到
5、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南半球刚好相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产生(四季):夏季是北半球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现在北温带国家一般上把 3、4、5 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 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 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 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物理特性 5、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
6、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 2326。地轴和公转轨道面间的夹角,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夹角为(90)。黄赤交角的大小与五带的跨度有关,其角度变大,温带就会缩小,热带和寒带相应扩大;角度变小,温带则扩大,热带和寒带就缩小。6、晨昏线(专题)晨昏线的判读技巧例析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
7、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 0。如图 1 所示。图 1 (2)晨昏线的区分: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如上图 1 中的弧线 AB 为晨线。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 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区时的公式式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日为时分秒现
8、象昼夜现象产生及交替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如图 2 中弧线 AM 为昏线,弧线 BM 为晨线。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 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 1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 4652。(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图 1 中,弧线 AB 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2)俯
9、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图 2 如上图 2 中,弧线 AB 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 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 2326。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
10、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如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 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 2326的夹角,与 6634N、6634S 相切。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 AB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 AB 为晨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2)确定东西经度:以 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3)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
11、的地方时为 6 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18 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 0 时(或当天 24 时)。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 1,地方时增加 4 分钟。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例 如果右图中 P 点所在经线是 0经线,且昏线通过 P 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伦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这天,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 C此时,“北京时间”是两点钟 D此时,P 点和悉尼在同一时期内 解题思路:由题意,P 点所在经线是 0经线,且昏线通过 P 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
12、一年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区时的公式式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日为时分秒现象昼夜现象产生及交替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中最大值,则有北京时间与 0经线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 8 小时,而 P 地的地方时是 6 点,故北京时间为次日的 2 点。答案:C (4)确定日期和季节: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 3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 6 月 22 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
13、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 12 月 22 日。(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或直射经线=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90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6)确定昼夜长短: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也可以直接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
14、差 4 分钟;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秒。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 2 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如右图)。例 看右图,用“查格法”判断 B 点的夜长是 小时。解析:如右图 6 所示,该图是侧视图,正对着我们的半个球面是 180,被均分成 6 格,每格 30;因经度每相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则每格时长为 2 小时;如果用“查格法”来解的话,其步骤是:经过 B 点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该纬线被图中的昏线分为两部分;在昼半球的为昼
15、弧长度,在夜半球的为夜弧长度。因为是求 B 点的夜长,就查经过 B 点的夜弧的长度经过的格数。从图中得悉,经过 B 点的夜弧长有 4 个完整格数,每格2 小时,则有 8 个小时。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半个地球球面,B 点的夜长还有一半被遮住,故其夜长还应该乘以 2,即 4 格2 小时2(倍)16(小时)。也即 B 点的实际夜长应为 16 小时。(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例 北京时间 3 月 21 日 12 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120E,6634N)起
16、飞,沿北极圈向东作环球航行,12 小时后返回原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D.O 次日出,一次日落 飞机上的昼夜更替时间是 A.6 小时 B.8 小时 C.12 小时 D.24 小时 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则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区时的公式式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日为时分秒现象昼夜现象产生及交替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两
17、次日出,一次日落 D.O 次日出,一次日落 解析 右图为地球太阳光照俯视图,B 所在半球为黑夜,A 所在半球为白昼,虚线圈为北极圈。飞机起飞时,机场位于 A 位置,飞机向东飞行,12 小时后返回机场,此时机场位于 B 位置。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一圈半(图中带箭头的实线),具体地说,就是:飞机沿北极圈由西向东飞行,12 小时返回原地,说明飞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在北极圈上向东飞行经度 30,即 1 小时后飞机飞到了 150E。由于地球的自转,则晨昏线和 165W重合,这时飞机和晨昏线的经度差缩小 45,再过 1 小时飞机将穿越 180经线,此时 180经线和晨昏线重合,再过 8 小时(3
18、60/45=8),飞机将再次穿越昏线,即飞机经过 10 小时两次穿越昏线。同理,飞机第一次穿越晨线在飞行 6 小时(270/45=6),第二次穿越晨线将又要经过 8 小时(360/45=8),所以,飞机两次穿越晨线需经 14 小时。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飞机两次穿越昏线,一次穿越晨线,也即两次日落,一次日出。正确答案是 B。因为飞机 12 小时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行了一圈半,所以,一圈所需的时间为 8小时。正确答案是 B。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自东向西),12 小时后,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 180(上图 9 中带箭头的虚线),从图 9 中可以看出,飞机由昼到夜经历了一次日落。正确答案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地理 必修 第一章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试卷 最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