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次要)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3、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4、日地平均距离为 1.5 亿千米。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 1000 多亿颗。银河系外有大约 10 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5、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6、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冥王星已降格为矮行星)7、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主要成分是氢和氦。8、流星体、流星群和流星雨。9、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质量、体积相差不大)。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属远日行星(冥王星已降格)。1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宇宙环境
3、: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从而形成地球的大气层,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水汽逸出形成原始的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次要)1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光球、色球和日冕属于太阳的大气层)1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资源。(2)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
4、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能。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4)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新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14、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主要有光球上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活动周期约 11 年。15、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高纬地区产生极光。第三节:地球的运动(重点)16、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
5、顺时针方向)(即北逆南顺)(2)周期:23 时 56 分 4 秒(1 恒星日,真正周期)。1 太阳日为 24 小时,为一日的时间。(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 15 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4)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 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17、地球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1
6、恒星年)日常使用的一年为 1 个回归年,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3)速度:1 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 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角速度约每天 1 度。线速度约每秒 30 千米。(注意: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季)18、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要求能够画出示意图)总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的恒星有多亿颗银河系外有大约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宇宙中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流星体流星群和流星雨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9、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注意:极点一
7、年中都是极昼或极夜,二分日出现昼夜平分)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8、 22 日出现最大值,12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12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7、8,冬季 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 20、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21、区时计算:(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数,称为地方时。东早西迟。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地理 必修 第一章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