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超详细知识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pdf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超详细知识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超详细知识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汇总 选择题 1、在辽宁盘锦有一项全国首创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叫做“稻田养蟹”就是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把河蟹放入稻田养殖,利用河蟹来除稻田里的害虫,而河蟹的排泄物又肥沃了田地,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我们把这种既种稻、又养蟹的稻田称为蟹稻田,简称蟹田。稻蟹混养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3)题。(1)辽宁省盘锦市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政策 B.交通 C.劳动力 D.气候(2)与蟹稻共生模式属同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巴西热带雨林农业 C.澳
2、大利亚混合农业 D.法国的地中海农业 (3)蟹稻共生模式的最大生态效益是()A.减少农药使用,减少污染 B.减少黑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延长产业链,增加了收入 D.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D 2 C A【提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混合农业的优势意义:农场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
3、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的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解答】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地区,辽宁省盘锦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故 D 符合题意。“稻鸭共作“生产中水稻种植属于种植业,饲养鸭子为畜牧业,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基本特征和混合农业相符,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混合农业,C正确。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巴西热带雨林农业、法国的地中海农业均为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蟹田模式的运用可以减少农药使
4、用,减少污染,带来生态效益,所以 A正确;蟹田模式对于减少黑土流失发生的频率并没有太多影响,所以 B错误;延长产业链,增加了收入以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都属于经济效益,而非生态效益,所以 CD错误。2、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3 答下列问题。(1)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2)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3)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
5、有()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 答案:D C B 4 【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利用模式。(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解答】(1)该生态城水循环的设计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再生净化”。故选 D。(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所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科学技术。故选 C。(3)读图分析可知,该生态城市主要体现的是净化、循环、再利用等作用。故选 B。3、某
6、农户承包了一片核桃林,成立“林禽”产业合作社,吸收村里 18 名贫困户入社。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如下图所示),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农业生产类型是()粗放农业 集约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A.B.C.D.(2)该产业模式()5 A.会加速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B.使当地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加 C.农户和公司必然存在生产协作 D.可能让农户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D D【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
7、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是集约农业;产品为了出售,是商品农业。故选 D。(2)林内养鸡,鸡的粪肥可以被核桃林的树木吸收,可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D 正确。故选 D。4、如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2)题。6 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种农业模式的是()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B【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5、彩虹之境生态村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该村只有 43 户住户,
8、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降低电能消耗;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二次利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泥土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彩虹之境生态村独特的人居环境反映出()A.人地协调发展 B.人类被动适应环境 C.人定胜天 D.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发展 7 (2)该生态村的建筑材料以木材、秸秆和泥土压块为主可以()A.保护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 B.增加牢固度,抵御地震灾害 C.增加墻体厚度,防寒保温 D.就地取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答案:A D【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1)本题
9、主要考查了人地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1)从材料中可看出彩虹之境生态村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A正确;其余选项都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特别是 D 选项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被动性,不是人地协调,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 A。(2)该生态村的建筑材料以木材、秸秆和泥土压块为主可以就地取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D 对;利用木材就说明不是为了保护植被,A错;这些建筑材料与钢筋水泥相比坚固度明显要低,B错;不是为了增加墙体厚度,C错。故选 D。8 6、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A.水资源紧张 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高中地理 环境 发展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全面 汇总 详细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11909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