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离线作业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2023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离线作业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离线作业超详细解析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 姓名:学 号:年级:学习中心:一、分析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构成方式 说明 砖头 化学 月亮 革命 鸟儿 董事 雪白 太太 答:说明(补充)砖头(附加)化学(偏正)月亮(陈述)革命(支配)鸟儿(附加)董事(支配)雪白(偏正)太太(叠音)2分析下列单位,将他们分别归入词和短语,并简要说明理由 老鹰老照片 木头撞头 甘苦雨雪 白菜-白布 雪白-雪堆 答:词 老鹰、木头、白菜、雪白 短语 老照片、撞头、雨雪、白布、甘苦、雪堆 区别:意义上综合与加合;结构上是否可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性。(1)他过分激动。(2)你买了多少礼物?(3)里面黑咕
2、隆咚的。(4)任何事情都应该尽力去做。(5)将来一定属于你们。答:过分是副词、多少是数词、里面是名词、任何是代词、将来是名词 4辨析下列各组词,从作句法成分和组合能力上说明它们的语法特征。(1)友好友谊 (2)特别格外 答:(1)形容词名词;(2)形容词副词。语法特征: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等,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在句中主要作状语。1)“友好”和“友谊”这两个词的语法功能不同,“友好”前面可以加“不”和“很”,而“友谊”不行。我们可以说“很友好”、“不友好”,但不能说“很友谊”、“不友谊”;“友好”在句子中
3、主要充当谓语(两国人民非常友好)和定语(友好邻邦),“友谊”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友谊第一)和宾语(增进友谊)。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我们说“友好”是一个形容词,“友谊”是一个名词。2)“特别”强调特征与其它不同。可作形容词,例:她很特别;也可作副词,例:今天特别冷。“格外”是副词,强调与一般事物属性不同意。2 5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说明各组内词,哪些是兼类词,哪些同音词,哪些是词类活用。(1)这是一个误会/别误会了我的意思(2)苹果两块钱一斤/现在的一斤相当于古代的一百钱。(3)他比阿 Q 还要阿 Q。答:(1)兼类词 (2)同音词 (3)词类活用 6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关系。简单明了()简单
4、极了()勇敢一点()忍住悲痛()答:分别为:联合、述补、述补、述宾 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有歧义的请作多种分析。(1)对校长的讲话进行批评 (2)发现敌人的哨兵叫王平 答:(1)对 校长的 讲话 进行 批评 (2)发现 敌人的 哨兵 叫 王平|偏正|A|主|谓|介|词结构|偏|正|B|连|动|偏|正|第一句没有歧义。第一句是个状中结构。对校长的讲话是介词短语做状语,其中校长的讲话可以划分出定语校长和中心语讲话。进行批评是中心语,应该是个连谓结构。第二句有歧义。可以做两种分析:1、主语:发现敌人的哨兵。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又可划分为,定语,发现敌人,中心语,哨兵。主语中的定语有可以分
5、为动语,发现,宾语,敌人。2、动语:发现。宾语:敌人的哨兵叫王平。宾语再划分为:主语,敌人的哨兵。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再划分为,定语,敌人,中心语,哨兵。8区别下列两组短语,证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读三遍读三篇 (2)明天春节明天完成 答:(1)“读三篇”是述宾结构,“三篇”是名量词,修饰的是它后面的名词性的词。“读了三遍”是述补结构,“三遍”是动量词,修饰的是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性的词。(2)“明天春节”是主谓结构。“明天完成”是偏正结构。9请写出下列歧义短语的意义和类型 (1)菜不热了 (2)出土文物 (3)没有买票的 (4)在火车上贴标语 答:1)菜不热了:菜凉了(主谓)菜不用加
6、热了(主谓)(2)出土文物:出土的文物(偏正)出土了一件文物(动宾)(3)没有买票的:没有人买票(动宾)还没买票的人(偏正)(4)在火车上贴标语:在火车皮上贴标语(动宾)在火车里贴标语(动宾)3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1)看来不会下雨了。(2)爱祖国、恨敌人是战士们的共同特点。(3)这女孩手冻僵了。(4)你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答:分别是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 11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列复句,并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是为人民所掌握,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答: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
7、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并列|如果不是为人民所掌握,|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并列 假设(条件)让步 12分析下列有语误句子,指出其原因,并改正。(1)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衣服做得好。(2)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有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3)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4)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答:(1)歧义,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做得好。(2)语序不当。,林冲在高衙内一次又一次派人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3)语序不当,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不吃
8、国家的救济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4)述宾搭配不当,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遭盗窃的消极行为,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13下列广告词很有特色,指出它们在修辞上的特点。(1)钻石音响音响中的钻石。(2)牌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答:(1)是比喻;(2)是双关。14分析下列两个句子,指出它们用了什么修辞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1)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2)感情的激流已经在胸中奔腾多日,眼看就要破堤而出了。答:(1)借喻(2)暗喻。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
9、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 4 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
10、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15分析两面两句话,它们都可有两个意思。请问:它们都是双关吗?为什么?(1)外甥打灯笼照舅(旧)(2)我想起来了。答:(1)为双关,(2)为歧义。两层意义的联系性质不同。第一句是歇后语,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第二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第二句有歧义,不
11、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我想起床了。第二个意思是我想起某事了。二、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汉语语法?与古汉语语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答:现代汉语语法就是指现代汉语中组词成句的规则总合,是现代汉民族使用语言的方法,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汉语中很多词的意思,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意延伸而来,与古汉语语法相比,现代汉语具有以下几点变化:1)词义缩小,如“鲜美”,古时候能修饰色彩、味道,现代汉语里一般表示味道;还有“妻子”,古时候是妻子和儿女,现在是女性配偶 2)词义扩大:如“江”古时候就是长江,现代汉语里能泛指大河 3)词义转移:“无论”在古代汉语里是不知道的意思,现代汉语是连词,表示假它的主要特点有:
12、构词以合成词为主;语法手段更加完备;语法标记增多;语序微调。2什么是语素?现代汉语语素有什么特点?答: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多数以单音节形式体现;是构成合成词的基本要素,是最小的语音,不能再分割了;语素的功能类型多样且有意义。3什么是语法意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答:语法意义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语法形式实现的语法关系或功能。就现代汉语来说,助词“了”可以附着于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意义,如“吃了饭”。例如,大和眼睛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大眼睛以后指明这是大的眼睛,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眼睛?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如果把同
13、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 眼睛大,大就不再是修饰眼睛,而是说明眼睛具有大的属性,回答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眼睛怎么样?这是 5 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就某一结构组合中的某一个词而言,它同时具有词义和语法意义,例如在眼睛大中,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即使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认得,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4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差异有哪些?答: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在于 1、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句法成分;区别词只作定语修饰名词,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只有加上“的”组成“的”字短语后才能作主语和宾语,所以区别词也称作“非谓语形容词”。2、
14、形容词可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5现代汉语里所有动词都可以重叠吗?重叠动词的语法意义是什么?答:1)不可以。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2)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归纳有:表短暂、表尝试、表增量、表不定量、强化能动性和可控性。表示程度减轻、短时态。6如何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答:1)看这个词能否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时间名词属于名词,它必然具有名词
15、的属性,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比如“现在是五点钟”中的“现在”充当了句子的主语,“昨天是星期天”中的“昨天、星期天”分别充当了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而“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再是东亚病夫”中的“今天”则充当了句子的定语。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等,是不能作主语、宾语的。2)看这个词能否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时间名词一般都可以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而时间副词则不能。比如“在当今,这种规象是不足为怪的”中的“当今”,就是如此。3)看这个词能否受其他词类的修饰。能受其他词类修饰的是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不能受其他词类的修饰。比如“去年的今天,我们是在客栈里”,“美丽的春天,鲜花盛开”
16、,这里的“今天、春天”都是时间名词。7兼语短语的特点有哪些?答:兼语短语最早叫“递系”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一点是与连谓短语不同的。兼语短语有一点值得注意:必须弄清,动词1 和动词 2 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果仅从兼语短语的第一个动词来看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动词 1 有使令意味;二是动词 1 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动词;三是动词 1 是“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例如:兼语短语里的兼语对于后面动词 2 来说,
17、也不仅仅是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以及相关的事物等。6 8请举例说明谓语与词类的关系。答:谓语是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一般来说,充当谓语的大多是动词,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十二类。也就是说谓语一般是由词类中的动词来充当的。比如说“某某参加考试”,则参加是动词作谓语,而某某是名字做主语,考试是名词做宾语。9中心词是谓词的偏正词组都是谓词性的短语吗?答:不是。也可以是体词性的,如狐狸的狡猾、你们的到来。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8、?答: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
19、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切分过程中应注意: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11举例说明汉语里的语气表现手段。答:陈述语气,如“我已经吃过了”;感叹语气,如“这饺子真是好吃啊”;疑问语气,如“你会包饺子吗”;
20、祈使语气,如“别再吃了”;反问语气,如“难道你还没吃饱吗”等。12说明紧缩句与单句的区别。答: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分句间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它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紧缩句的成分之间不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是分句间的关系;紧缩句内可以出现关联词。13语法学中将一个具体看作省略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答: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 7 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
21、。14请举例说明汉语修辞的民族性。答: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谓文化传统,包括由种种因素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哲学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反映这些特征、习惯、观点的各种文化成就。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有“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的运用。大量的、多方面的用“比”,反映汉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有些比,许多年来长期使用,几乎成了一种定型的惯用语,甚至浓缩成为一个常用词,如“
22、推敲”、“琢磨”等。在汉语词汇里有一部分词,实质上就是用比的方法构成的。这样的词并不是先有一个基本义或本义,然后才孳生出来一个比喻义(如“扣帽子”的“帽子”,“背包袱”的“包袱”),而是即以比喻义为本义的,如“蚕食”、“鲸吞”、“瓜分”、“席卷”、“囊括”、“海碗”、“海量”、“童心”、“水蛇腰”、“八字脚”、“漆黑”、“焦黄”等。动词、名词、形容词各类里都不少。不少文章整篇是一个比喻,用来阐明一种道理。这个事实是汉语用比特别多的一个有力证明。喜欢用比,善于用比,既是民族智力和语言素养的反映,也有某些社会历史因素,并且产生某些社会影响。历代很多关于婉言进谏,以至象史记滑稽列传中那些俳优用幽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现代汉语 语法 修辞 离线 作业 详细 解析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