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优秀精品讲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优秀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优秀精品讲义.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 现代诗二首 课题 现代诗二首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巢、苇、罗”等6 个生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 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教学 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 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课件出示 2
2、)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秋晚的江上 和徐志摩的 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概括了解了古诗内容。】新课 教学()分钟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课件出示 3)2.分小节读诗文。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出示
3、诗文(课件出示 4)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课件出示 5)(1)读诗歌,品诗意。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 斜阳 白色的芦苇 美景)3.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
4、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课件出示 6)(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设计意图:多媒体充分调动视觉器官,充分感受诗句的意境。】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4.生谈自己的发现。【设计意图: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的意境。】
5、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7)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板书 内容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白色的芦苇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8)一、比一比,组词语。渡()倦()坐()度()卷()座()二、读一读,想一想。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2.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三、我会填。1.归巢的
6、鸟儿,尽管是倦了,。2.花牛在草地里坐,。【答案】一、渡河 温度 疲倦 试卷 坐下 座位 二、1.鸟、斜阳、江面、芦苇。2.花牛在草地里睡觉。三、1.还驮着斜阳回去 2.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我想,此时孩子们心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
7、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一节课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悄悄地的过去了,通过诵读,感悟讲解,分析,孩子们对儿童诗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了升华,孩子们的情感通过读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足之处:但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比较系统地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看来,还是要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的创新课。【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 1923 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 1926 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8、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花牛歌 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作者介绍】刘大白(18801932 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1915 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次年回国编 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918 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 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他写的卖布谣,是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有名诗篇。早期作品结集
9、为第一本诗集 旧梦。付印时自己曾评论说这些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而且“传统气味太重”。后来,作者又加以增补修订分编为丁宁 再造 秋之泪 卖布谣4 本诗集。1926 年末续出诗集邮吻,感情真挚,诗意更为圆熟。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 年 11 月 19 日上午 8 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诗二首 2023 年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现代诗 优秀 精品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