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详细版65419.pdf
《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详细版654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详细版65419.pdf(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1012千米 3、范围:(2)可见宇宙:半径约 140 亿光年,1012千米140亿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
2、、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2)天体系统的层次:宇宙银河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 2000多亿颗恒星)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 1250 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 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运动特征 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
3、圆 成 2 成 行 员 星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 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 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 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月球的运动 周期: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最低级)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 月 相 的变 化 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
4、东,初 一 月黑头,十五 月 亮圆。三、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其运动和结构特征无特殊之处 共面性(1)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 近圆性 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结构特征 巨行星(按质量大小)远日行星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外部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有生命来光照条件没变化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0100);水呈液态状态2、地球的特殊性 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宜生物呼吸的较厚大气层的 存在(大气厚度密度合适,大气成分合适)自身条件 公转与自转的周期适中:温度变化幅度小(表面 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较小)液态水的存在:
5、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 海洋(生命摇篮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考点归纳总结 1】1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 阳 系 八 大行 星 都 可 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日地距离适中 只 有 地 球 有生命存在 大气层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的日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变化、季节变化较小 中 有液态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
6、海洋 2.我国和世界一些著名航天基地的地理区位及条件分析 著名航天基地 经纬度 条件 我国甘肃酒泉 41N,100E 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好,人烟稀少,交通便利 我国四川西昌 28N,102E 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湿润但洁净,交通便利 我国山西太原 38N,113E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天气晴朗 法属圭亚那 约5N,53W 纬度低,利于获得较高的发射初始速度。人烟稀少,冬季天气晴朗 卡纳维拉尔角(美国)29N,81W 纬度较低,濒临海洋,地形开阔,冬季天气晴朗,利于观测 意大利圣马科航 天 发 射 场(肯尼亚)3S,40E 纬度低,利于获得较高的发射初始速度。冬季天气晴朗 拜克
7、努尔航天发射场(哈萨克)46N,63E 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好,人烟稀少 【考点归纳总结 2】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大气透明度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 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季 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1)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 2235
8、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 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 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 2235,在北纬 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 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2)特例分析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
9、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例 3】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是_和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2)C的 值 大 约 是 _。它 大 于B的 原 因 主 要 是_。(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A、B 的纬度值应为 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 1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大气分层 2.太阳活
10、动及其影响 圈层 太 阳 活动 现象 对太阳活动的指示作用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 黑子 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约 11年 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常等现象 色球 耀斑 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日冕 太阳风 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 板书设计 2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 6 000K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
11、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公式表示如下:4H He+能量 3、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可见光:微米,占太阳辐射 50%红外光:微米,占 4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4 微米)紫外光:微米,占 7%1、太阳辐射 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红橙黄绿青蓝紫 纬度位置: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天气状况:晴天多,云雨天少;南方比北方少 影响因素 海拔高低: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辐射强。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日照长短:长强短弱,夏半年,高纬地区辐射强 2、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
12、射能量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为焦(平方厘米分)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如下图所示。(投影)太阳 环状 热量 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地理 辐射 天体 传递 水体运动 洋流 环境 (2)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热量 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目前利用较多的是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
13、阳能”。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外部结构:(内外)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内外)亮度、密度由大小 (内外)温度、厚度由小大 1、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类型 概 念 成 因 特 点 所处位置 黑 子 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 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 11 年 光球 耀 斑 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 色球 太阳风 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 日冕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产生的影响(黑子)A: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
14、关性(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B:树木年轮厚薄变化周期 11 年;两极永久冰川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有 11 年周期 C:太阳活动高峰年,激烈天气几率增加,反之,天气变化相对平稳 2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耀斑发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 扰动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4(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 (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轰击极区高层大气极光(大气电离发生发光现象)注意:一、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往往具有同步性,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
15、方和时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所以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往往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所示: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高能带电粒子 扰动地球磁场“磁暴”现象 高能带电粒子碰撞极区高层大气极光 黑子、耀斑地震、水旱灾害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1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A、侧面定向:自 W E (1)图形定向 2、方向:自西向东 B、极点定向:北逆南顺 (2)经度数变化定向:东经度顺自转方向增加,西经度顺自转方向减小;所以东经度增加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1)恒星日:真
16、正周期;1 恒星日长 23 小时 56 分 4 秒,转动角度 360 3、周期 (2)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1 太阳日长 24 小时,转动角度 360 59 注意:当观察者自西向东运行时,观察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24 小时(自 转速度物体运行速;周期缩短);相反自东到西昼夜更替周期24 小时 A、概念: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1)角速度 B、规律:除极点外,其他各点均为 15小时。角速度不随纬度、海拔变化。4、速度 A、概念: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2)线速度 B、规律:赤道上线速度最大(约为 1670Km/h),向高维递减 ,两极为零。任意纬度的线速度=1670cos Km/h。
17、第二课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地球自身特性决定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的结果 2、昼夜交替的周期:1 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 3.昼夜状态的表达: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a 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 0;b 白昼大于 0;c 夜晚小于 0;d一天中正午时最大(未必为 90);e 从全球来看,直射点太阳高度最大(一定是 90)。4、晨昏线 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由夜到昼为晨线。反之,由昼到夜为昏线。(1)晨昏线判断方法:昼、夜半球判断: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分昼夜半球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必修 第一章 宇宙 中的 地球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全面 汇总 详细 654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