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光荣时代的文艺副刊.docx
《穿行于光荣时代的文艺副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行于光荣时代的文艺副刊.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承开糠时他蚊SiO刊“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进步的、革命的报刊杂志争相出 现,它们疾声呐喊、大造舆论,广泛介绍世界各国新思潮,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 型。沈从文曾说道:在中国报业史上,副刊原有它的光荣时代,即从五四到北伐。北京的“晨副”和“京副”,上海的“觉悟”和“学灯”,当时 用一个综合性方式和读者对面,实支配了全国知识分子兴味和信仰。国际第一流学者罗素、杜威、太戈儿、爱因斯坦的 学术讲演或思想介绍,国内第一流学者梁启超、陈独秀、胡适之、丁文江等等重要论著或争辩,是由副刊来刊载和读者 对面的。南北知名作家如鲁迅、
2、冰心、徐志摩、叶绍钧、沈雁冰、闻一多、朱自清、俞平伯、玄庐、大白等人的创 作,因从副刊登载、转载,而引起读者普遍的注意,并刺激了后来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杂志和报纸的文艺副刊为阵地而展开的,特别是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新式副刊,无论是 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学的阵地。中国的报纸副刊起源于晚清,最初称“附张”或“副张”,无论是“附”字还是“副”字,都有依附、附属的意思,已表明副 刊诞生之日起的性质。从第一份正式的报纸副刊,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随报附出的消闲报创刊至今,中国的 报纸副刊业已走过漫长的百余年风雨历程。副刊最初是被用来作为填补新闻不足的“补白”,所登
3、内容多是些文人墨客生 活相关的诗词雅兴和游戏文章,”或描写艳情,或留连景物,互吟风雅。无数斗方名士,咸以姓名缀得报尾为荣”。这使 得副刊成为传统文人娱乐消闲的园地,于国计民生几乎没有关注。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些报纸副刊受革命浪潮的涤荡,自觉选择贴近时代,配合新闻正刊 针硬时弊,倡议变革,成为革命党人宣传革命的利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比较重视报纸的舆论功能,一手抓枪一 手握笔,把副刊打造成为联系民众、唤醒民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副刊具有了政治倾向和宣传意识。革命派办报一般都 设置一个副刊配合正张的新闻批评时弊。与此同时,革命党人中的知识分子也讲究副刊的趣味性,经常刊登一些
4、文艺作 品借古讽今,鼓吹革命。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被迫让位,袁世凯夺权复辟,让曾经对民国寄予期望的知识分子们不得不面临一个痛苦的现实: 所谓革命,不过幻象而已,新的国家并未按照他们所想象的蓝图那样走上正常的轨道。诚如康德所言: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在帝制被推翻后,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要实现国家的民主政治,必须先从 培养国民思想入手,于是他们从政治改革转向思想文化的启蒙,希冀从源头上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启发国民的“最后的 觉悟工
5、1915年9月,安徽青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以“民主”“科学”为两大启蒙口号,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对中国传统 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展了不遗余力地批判,在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发起批孔、白话文运动、文学革 命,新青年杂志以风雷之势对陈腐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扫荡,逐渐具备了全国性的影响。然而,相对于“五四”后狂飙推进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固然起到了大旗张扬的作用,却也由于杂志的自身属性, 而颇感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杂志出版周期长,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较为滞后,难以持续吸引议程关注。在新文化运 动初
6、期,杂志可以承担打头阵的先锋任务,但当运动发展至高潮,“五四”知识分子同保守势力关于文化领导权的斗争进 入白热化阶段,杂志在出版周期上的劣势就难以满足疾风暴雨似的宣传需要,而副刊先天具备的日报属性恰恰可以弥补 杂志的不足。与杂志相比,副刊在传播效果方面有几个优势。时效快。在书籍、杂纸、报纸三种传播媒介中,书籍的出版周期最长,杂志短则周刊,长则年刊。新青年是 月干出版时间不稳定。报纸最讲究时效性,每天一刊,可以及时向公众传达最新的消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报纸还 可以先行出版各种增刊、“号外”。“五四”时期的一些大报如晨报民国日报的副刊基本都能保证每日一期,遇有重 大事件还能及时推出各种专刊、特刊
7、、纪念专号,尤其有利于新知识分子把控对话语权的引导。受众多。从传媒的受众层面而言,文艺副刊覆盖的读者范围也比杂志宽泛得多。杂志一般具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和 定位,其受众固定在具有共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某个领域内的专业读者。“五四”时期的许多杂志都具有明显的同人 倾向,新青年每周评论是北大教授集团的同人杂志,小说月报和创造周报分别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发表新文学作品,宣传创作理念的杂志。副刊通常是综合性的,所发表的内容既有新闻时评、文学艺术,又有诗歌戏曲 等,不论是武夫政客、教授学生,还是商人买办、戏迷票友,只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同阶层的读者都能在副刊上 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内容方面的兼容并包,
8、使副刊收获了庞大的读者群体,也为“五四”知识分子推进新文化运动培养了 具有阅读能力的公众。独立性。文艺副刊的独立性,也给知识分子提供了挥洒的空间。副刊通常有着固定的版面和出版日期,还有稳定 的撰稿人。一般情况下,报社经理并不干预副刊的编辑活动,也不要求副刊在编辑方针上必须与正刊保持一致。民国著 名报人邵飘萍就主张:“各种副刊上之言论,皆各保有完全的自由,与本报无须一致。本报编辑部,从不对于各副刊上参 加一字。”“五四”时期的进步报纸大多秉承了这一原则,副刊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旨趣来决定副刊的特色和价值取向,副 刊上发表什么文章,编辑完全可以自主,这也使得副刊可以游离于报纸的政治倾向之外,寻求自身
9、的定位与发展空间。正如曾经做过报纸记者的马克思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 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至于杂志,当然就没有这些好处。于是,在“五四”知识分子的运作下,辛亥时期绽放异彩的文艺副刊又披挂上阵。1918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 设立学灯副刊,成为最早投入新文化运动的文艺副刊。1919年2月,北京晨报改革第七版,成为“新文学运动 在北方的堡垒:1919年6月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创刊,“和新青年所椁鼓相应,最为青年学生所爱好”。 这三个副刊和1924年12月创刊的京报副刊集新闻性、文艺性、思想性、学术性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穿行 光荣 时代 文艺 副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