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诊断学课程代码1010010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部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 养)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 (0103010)药理学(0701010)医学影像学(1010031)学分6.0总学时108开课学期第6学期二、课程简介: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 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
2、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它论述疾病发生时的临 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初步 建立客观的诊断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为医学生学 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讲授内容:问诊和病症学、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 床思维、心电图机的操作、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其它未列入教学 大纲中的局部内容,供自学参考。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对诊断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系统进行问诊,熟 练掌握病症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能以规范的手法进行系统、全面、有序的体格检查。 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
3、,熟悉正常心电图、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基本分析步骤与诊 断。能将问诊、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写出符合规范的病历。通过对所 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梳理、综合和推理,做出初步诊断的能力。养成“关(1)抽搐、惊厥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2)头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4.教学难点:(1)抽搐、惊厥的发生机制。(2)头痛的临床特点与疾病的关系,头痛的发生机制。5.理论教学内容:(1)抽搐、惊厥的概念、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2)抽搐、惊厥的伴随病症与问诊技巧。(3)头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4)头痛的伴随病症与问诊技巧。意识障碍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的定
4、义、病因,掌握意识障碍的分级与临床表现。(2)熟悉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3)熟悉意识障碍的伴随病症与问诊技巧。2 .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3 .教学重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生机制(2)意识障碍患者的识别、程度分级与临床表现。(3)意识障碍的伴随病症与问诊技巧。4 .教学难点:(1)意识障碍的程度识别和发生机制。5 .理论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的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伴随病症与问诊技巧。少尿、 无尿与多尿.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掌握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少尿、无尿 的病因,掌握多尿的病因。(2)熟悉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发生机制、伴随病
5、症与问诊技巧。1 .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2 .教学重点:(1)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少尿、无尿的病因,多尿的病因。(2)少尿、无尿与多尿的伴随病症。3 .教学难点:(1)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少尿的机制,持续性多尿的机制。4 .理论教学内容:(1)少尿、无尿与多尿定义。(2)少尿、无尿与多的病因与发生机制(3)少尿、无尿、多尿的伴随病症及问诊技巧。其他病症学(肥胖、消瘦、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心悸、恶心与呕吐 吞咽困难、 消化不良、便秘、血尿、尿频、尿急与尿痛, 尿失禁、排尿困难、 腰背痛、关节痛、 眩晕、晕厥 情感障碍):自学。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1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
6、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考前须知及临床应用。(2)掌握一般状态检查的内容。(3)熟悉一般状态检查中异常发现的临床意义和鉴别。(4) 了解嗅诊的方法及异常发现的临床意义。2 .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2学时。3 .教学重点:(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考前须知及临床应用。(2)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尤其生命体征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3)皮肤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4)浅表淋巴结分布、检查方法及顺序。4 .教学难点:1 1) 5种叩诊音的特点及其区分。(2)常见体位的识别。(3)异常步态的识别。(4)常见皮疹的识别。5 .理论教学内容:(1)视诊、触诊、叩
7、诊、听诊的检查方法和考前须知。(2)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3)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 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 的临床意义。(4)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意识障碍分级(见病症学局部)、精神状态,不 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5)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结节等的识别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毛发异常的临床意义。(6)淋巴结的检查内容、方法、顺序,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6.实验内容:(1)体检前准备:仔细考虑准备检查的内容与方法、顺序;调整光线与环境 使
8、异常体征易于观察;准备和检查器械;让检查者放松;六步法洗手。(2)观看体检视频。体格检查训练,老师手法示教视、触、叩、听基本方法,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老师纠正错误手法。(3)熟悉一般状态检查的内容、顺序、异常体征的判断方法与记录方法(学 会常用的医学术语)。(4)学会体温表及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头、颈部检查1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a)眼球外形与运动的检查,巩膜黄染、瞳孔,甲状腺眼征,扁桃体大小的分度, 腮腺导管口的位置,副鼻窦的检查,甲状腺大小的分度与检查手法,颈部运 动和血管检查,气管的位置及移动的意义。b)颈部异常包块的鉴别。(2)熟悉a)头、颈部的检查顺序。b)常见头、颈部
9、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 了解:少见头、颈部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2 .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1学时。3.教学重点:(1)眼球外形与运动的检查,甲亢眼征的检查。(2)巩膜黄染的区分及瞳孔的检查。(3)副鼻窦的检查。(4)扁桃体大小的分度。(5)甲状腺大小的分度与检查手法。(6)气管的位置及移动的意义。4 .教学难点:(1)常见的头颅畸形的区分视野的检查。(2) 眼球运动及眼压的检查。(4)虹膜的检查。(5)舌运动与形态的异常。(6) 音叉实验。5 .理论教学内容:(1)头面部检查头颅:大小、形态、头发、卤门。眼:眼眉:稀疏或脱落的临床意义。眼睑:睑内翻、下垂、闭合障碍、水肿 等。结
10、膜:检查方法。眼球:a.外形:眼球突出与下陷。b.运动:检查方法。 巩膜:注意黄疸与生理性黄色斑块的鉴别。角膜与虹膜的检查。瞳孔:注意 其形态、大小,双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及调节反射等。耳:外耳:耳廓是否有畸形、结节、红肿等。外耳道是否有溢液、红肿及耳廓 牵拉痛。乳突:有无压痛。听力:粗测方法。鼻:外形及皮肤颜色。有无鼻翼扇动。鼻中隔是否明显偏曲。有无鼻血。 鼻腔粘膜是否肿胀或萎缩,有无过多分泌物。鼻窦:压痛的检查方法。口腔:口唇:颜色变化:苍白、发组等;干燥、破裂、疱疹等。口腔粘膜: 颜色、有无溃疡、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出血点等。牙齿:龈齿、残根、缺牙 和义齿等。牙龈:注意色泽改
11、变,有无出血等。舌:感觉、运动和形态的变化。 咽部及扁桃体:a.咽部的检查方法。b.扁桃体检查及肿大分度。(2)颈部检查a)颈部的外形与分区、姿势与运动。颈部活动受限与强直的临床意义。b)颈部皮肤与包块的检查。c)颈部血管:颈静脉怒张的判断方法及临床意义。颈动脉明显搏动的判断 及临床意义。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鉴别方法。颈部血管杂音及其临床意 义。d)甲状腺:视诊:大小和对称性。触诊:前面触诊和后面触诊。甲状腺肿 大分度与临床意义。听诊:血管杂音的临床意义。e)气管:气管的检查方法。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6 .实验内容:(1)观看体检视频。体格检查训练,老师通过模拟人或标准化病人手法示教 体检内容、
12、顺序、规范手法、考前须知,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老师纠正 错误手法。(2)结合视听教材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3)通过实习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进行头颈部检查的能力。实习后,写出头 颈部体检局部的病历。(4)讨论和总结头颈部检查的要点,并解答学生的提问。胸廓、肺部检查1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a)胸部常用的体表标志和垂直线标志,自然的陷窝和解剖区域。b)视、触、叩、听四种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检查中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 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c)正常状态和异常体征。(2)熟悉:肺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3) 了解:乳房视诊与触诊方法。2 .学时分配:
13、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6学时。3 .教学重点:(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方法及意义。(2)呼吸运动、呼吸频率与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3)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特点及分布。(4)啰音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4 .教学难点:(1)呼吸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啰音发生机理。5 .理论教学内容:(1)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的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等与胸部检查相关的体表标志。 肺和胸膜的界限。(2)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胸壁的静脉、皮下气肿、压痛和肋间隙的方 法及临床意义。正常胸廓与异常胸廓的类型及体检特征。乳房的检查方 法、重点介绍乳房的触诊方法。(3)肺和胸膜a)
14、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等正常和异常表现。介绍常见异 常呼吸类型的病因和特点。b)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的方法和判别。c)叩诊:叩诊的方法,重点介绍间接叩诊法的指法。肺部正常叩诊音和异 常叩诊音。肺界的叩诊和肺下界移动叩诊的方法。肺部异常叩诊音的临 床意义。d)听诊:肺部听诊的方法。肺部正常呼吸音的部位、音调、音响和时相等 听诊特点。简介三种呼吸音产生的机制。异常呼吸音的种类和临床意义。 重点介绍呼气音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和异常肺泡呼吸音的临床重要性。 啰音的类型,特点、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意义。6 .实验内容:(1)观看体检视频,带教老师通过标准
15、化病人再示范体检内容、顺序、规范 手法、考前须知。(2)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熟悉胸廓和肺部视、触、叩诊的检查内容及方 法,熟悉正常肺部体征,并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纠正错误手法。(3)利用教学软件示教典型体征,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1)选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结合问诊、胸廓肺部体格检查,书写呼吸系 统检查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2)教师通过标准化病人/模拟人示范讲授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本章节体表解剖自学。(3)讨论和总结胸部系统检查的要点,并解答学生的提问。心血管检查1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a)心脏及血管检查的检查顺序与正确手法。b)根据视、触、叩诊确定心脏
16、大小、掌握心浊音界的测量。c)心脏听诊所包括的内容、第一及第二心音听诊特点、额外心音有哪几种。d)心脏杂音分级、杂音听诊要点、临床常见杂音的特点。(2)熟悉a)心前区隆起、异常搏动、震颤及心包摩擦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b)正常心浊音界、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c)正常心音的产生机理、心脏听诊瓣膜区。d)额外心音及奔马律的听诊特点。e)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鉴别、常见心脏杂音的临床意义。f)血管检查的内容、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3) 了解a)第二心音强度及性质变化的临床意义、心音分裂的临床意义。b)额外心音的临床意义。奔马律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c)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d)血压水平的定义及分类、血
17、压变动的临床意义、周围血管征的临床意义。2 .学时分配: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6学时。3 .教学重点:(1)通过视诊和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和范围。(2)心脏触诊手法,各种震颤的特点和临床意义。(3)心脏叩诊的方法与顺序,心脏相对浊音界的记录方法,心脏浊音界改变 的特点和临床意义。(4)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听诊顺序和内容。(5)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6)心脏杂音的听诊要点,临床常见杂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器质性与功 能性杂音的鉴别要点。(7)脉搏的紧张度、强弱、脉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8)血压的测量方法及血压变动的意义。4.教学难点:(1)心音产生的机制与听诊特点。心音的改变及
18、其临床意义。(2)额外心音的产生机制与听诊特点。三音律和心音分裂听诊特点比拟。(3)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和听诊要点。(4)心包摩擦音听诊的要点。(5)血管检查的方法,尤其是血管杂音及射枪音的检查。(6)心血管系统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5.理论教学内容:(1) 心脏a)视诊心前区隆起及其临床意义。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b)触诊二步法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及其它部位: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及其临床意义。c)叩诊心脏叩诊方法与顺序。正常心脏浊音界、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
19、特点及临床 意义。d)听诊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心率与心脏节律,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心音的变化:第一、第二心音的强度、性质的改变与分裂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额外心音:常见额外心音及其临床意义。心脏杂音: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听诊要点:注意部位、性质、杂 音的时期、强度、传导方向、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杂音的临床意义, 收缩期杂音(功能性、器质性),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2) 血管a)脉率及脉律、脉搏的紧张度及强弱、脉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b)血压测量、血压标准及血压
20、变动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测定。c)血管杂音及其周围血管征。(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病症和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 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和心力衰竭等。(6) 验内容:(1)观看体检视频,带教老师通过标准化病人再示范体检内容、顺序、规范 手法、考前须知。视频了解异常心尖搏动和心前区异常搏动的视诊和触诊。(2)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两人一组练习心脏视、触、叩、听诊的方法和 顺序。纠正错误手法。(3)练习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的体检手法。(4)学会心脏浊音界的叩诊及记录方法、心型的判断。(5)正确识别五个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听诊顺序,区分第一、二心音。(6)通过心肺听诊模型:学习常见心律失
21、常、心音异常、额外心音的听诊。 学习常见心脏杂音性质,能区分收缩期、舒张期与连续性杂音。(7)学习血管检查方法,复习血压测量方法。(8)选一种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结合问诊、心血管体格检查,书写心血管检 查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9)讨论和总结心血管检查的要点,并解答学生的提问。(10)自学:心脏的解剖与体表投影的关系。(11)提供心脏体检多媒体课件及介绍诊断学网站供同学课后强化学习。腹部检查 爱生命、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初步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与循证诊断的理念。(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论与问诊”,概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 要求;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问诊的内容、方法
22、与技巧;“常见病症”,重点 讲授局部病症的发生机制、病因和临床表现、伴随病症、问诊要点;“体格检查”, 讲解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各器官系统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全身体格检查的要 求与内容;“辅助检查”中的心电图检查;“病历书写”,学习病历书写的基 本规那么和要求、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强调其作为医疗文件和法律文件的 重要性;”诊断疾病的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提出诊断工作中的职业素质要求, 讲解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绪论与问诊.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2) 熟悉诊断学的学习内容。(3) 了解诊断学的定义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初步了解诊断思维内容。(4
23、)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与技巧。(5)熟悉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6) 了解重点问诊与特殊情况问诊的方法技巧。1 .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2 .教学重点:(1)诊断学的内容:问诊、常见病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3)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理念贯彻于诊断学教学过程中。(4)问诊的内容。(5)问诊的方法与技巧。3 .教学难点:1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a)腹部体表标志、分区方法及不同腹局部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b)腹部检查方法视、听、叩、触的内容及其正确方法,正确识别正常状态和异 常体征。(2)熟悉:腹部常见体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制 临床医学 专业 诊断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