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老庄职业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老庄职业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老庄职业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老庄职业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山川祭祀与敬畏民心泰山,从鲁国的名山到全国的名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除了伴随东方和儒 家文化的成长壮大以外,还伴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而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泰 山所代表的感恩观念也走上极致。公羊传曰:“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 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尔! “山川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为它们能够泽被四方。这种 祭祀,就是一种感恩典礼。感谢山川,感谢天地。封禅泰山,是为了报功,其实也有感恩 的一面。封禅,根据五经正义的解释是“易
2、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报功天地,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方 面是汇报、报告,另一方面就是回报、报答,就是感恩天地。所有的祭祀,都有报恩之 意。天子封禅,报功天地,为最高感恩典礼。成就这一盛典,不仅取决于帝王意愿,更取 决于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按照管仲的说法,需要凤凰来仪,麒麟现身,还要有比目 鱼出海。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天地祥和,万物茂盛,人民幸福。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家江 山,即位三十年,群臣建议封禅泰山,而光武帝的回答是:“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 腹,吾谁欺,欺天乎? ”隋文帝一扫天下,让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但是当群臣建议封禅 泰
3、山的时候,文帝说:“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最后只用南郊之礼祭祀泰山,不敢举 行封禅之礼。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古人有所敬畏,知所进退。天地受到 崇敬,不仅是因为天地赐予万物,养育万民,也因为天地代表良心,代表善的意志。无其 德而行其礼,是欺天灭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帝王何尝没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敬畏 之心让他们却步。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或因大臣劝阻,或因天象异常,或因水灾出现,.为什么作者说“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6分)1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作者借挥拳砸瓦的经历,不仅用反衬的手法揭示了瓦的特性,也巧妙地
4、把自 己融入了作品中,使得文章让人读来更为真实、可亲。8. “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中的“放置” 一词化无形为有 形,突出了 “我”对瓦片注视的长久和专注,表现了 “我”对瓦片的喜爱和思索, 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C.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这不仅说明了瓦在人 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说明了人们在精神深处对瓦的一种依恋。D.瓦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得以延续下去,相较于瓦的深情,屋子的 主人走了一拨又一拨,则是无情了。E文中使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周庄的瓦的特点,既写出了瓦与周庄人的 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又表达了自己对瓦的深情。参考答案:16、颜色灰幅 代表
5、平民性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亲密协作, 共御风雨(有责任品 坚A生)对其它物种亲切包容(刻3点即可)17、全文线索 飞翔”用了比拟的手法,究1 了瓦的W&,像鸟在展翅飞翔;岁 月”则从时空的角度形象地说明瓦从古至今,经历过的漫长历史,这个标题使得瓦有了 动态之美,沧桑之感.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窗意湘J:虽说瓦的色彩、质地、结局 并不尽如人意,但瓦所呈现出的品质以及与周庄人的相依相偎,让作者生发出对瓦的喜 爱与敬意.18、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一种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 磁些瓦经历过数百 年的风雪,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斯代表的是一种西方文 明,周庄的瓦所代表的
6、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无数瓦片用自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 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槌下去(意思接近即可) 19、BD(B “总领全文”说法有误D “则是无情”属无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太宗尝谓征曰:“卿前后谏二百余事,非至诚何能若是? ” 征以族辞位,帝曰:“金必锻炼而成器,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岂可去乎? ”然其时直谏者不止魏征也。今案新旧唐书各传。薛收谏猎,帝即赐金四十铤以奖之。 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仃万或以为太厚帝臼朕即位未有谏者是以 赏之。虞世南谏田猎、谏山陵之制
7、不宜过厚、谏宫体诗不宜作,恐天下从风而靡,谏勿以 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息。帝尝L1:“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褚遂良谏宠魏王 泰太过,帝纳之;谏告成东岳,即罢封禅此皆见于各传者也。魏征尝言:“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岂敢犯龙鳞? ”是诸臣之 敢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以太宗之天锡智勇,制事决机,动无遗策,宜其俯视一切, 臣下无足当意者。乃虚怀翕受,惟恐人之不言,非徒博纳谏之名,实能施之政事,其故何 哉?盖亲见炀帝之刚愎猜忌,予智自雄,以致人情瓦解而不知,盗贼蜂起而莫告,国亡身 弑,为世大修。惟见之切,故惧之深,正张廷士圭所云;“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皆以事 危则志锐,情迫
8、则思深也。”魏征之谏亦动以隋为戒,谓“隋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 稷之长久战?特恃其富强,不虑后思,驱天下以从欲,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陛 下当鉴彼之失”。此当时君臣动色相戒,皆由殷鉴不远,警于目而惕于心,故臣以进言为忠,君以听言 为急。其后勋业日隆,治平日久,即太宗已不能无稍厌魏征,谓“贞观之初,导人以言。 三年后,见谏者悦而从之。近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是可知贞观中年,功成志 满,已不复能好臣其所受教。然则惧生子有所惩,怠生于无所儆,人主大抵皆然。若后世 蒙业之君,运当清泰,外无覆车之戒,而内有转圜之美,岂不比太宗更难哉!(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
9、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日/朕即位未 有谏者/是以赏之B.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日/朕即位未 有谏者是/以赏之C.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日/朕即位/未 有谏者/是以赏之D.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日/朕即位/未 有谏者是/以赏之11.卜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体诗,始于南朝梁简文帝,多描写宫廷生活,重词藻、声律,常常流于浮靡轻艳。B.封禅,历代帝王每年定时
10、在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殷鉴,原指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泛指可作借鉴的往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用“金”和“良匠”比喻自己与魏征的关系,表明了对魏征的倚重,更是对其 忠诚事主、敢于直谏品行的肯定。B.新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时代直言进谏者很多,最根本原因是君主积极的态度,太宗鼓励 进谏,愿意虚心接纳臣下的意见。C.唐太宗目睹了隋朝灭亡的过程,清楚地看到隋炀帝因刚愎自用而丧国亡身的后果,所 以能够做到君臣警惕,引以为戒。D.
11、虽治平日久,功成志满,唐太宗积极纳谏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改变,作者因此慨叹后世 国运太平的君主难以做得更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恐天下从风而靡,谏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2)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皆以事危则志锐,情迫则思深也。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D13.担心天下人跟从(不良的)风气而奢侈浪费,规劝(皇帝)不要因功高而自我夸 耀,不要因身处太平之世而使自己懒惰松懈。经历多种苦难会使国家振兴,深切的忧虑能开启智慧,这都是因为事情危急时人就会意 志坚定,情势紧迫时就会思虑深入。【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
12、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元 师律罪不当死”是“谏”的内容,不要断开;“赐”的东西是“兰陵公主园”,不是“兰 陵公主”,不要断开;“是以”一个词语,“因此”不要断开。故选C。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 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 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 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
13、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 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 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 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历代帝 王”“每年定时”错误,封禅大典多在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举 行。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 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 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
14、 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 否合理。题中D项,“积极纳谏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改变”错误,原文“,己不复能好臣其 所受教”。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 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恐:担心:以:因;矜:夸耀;怠:懒惰 松懈;殷:深切;启:开启;危:危急;锐:坚定。参考译文:找不到参考译文。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也。少有胆干,性任侠。中兴元年,为益州刺史,仍 为前军。元起进屯西平,季连始婴城自守。时益州兵乱既久,人废耕农,内外
15、苦饥,人 多相食,道路断绝。季连计穷。会明年武帝使赦季连罪,许之降,季连即H开城纳元起, 元起送季连于建康。元起以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荆州刺史萧遥欣故客蒋光济,并厚待之,任 以州事。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课,并劝为善政。元起之克季连也,城内财宝无所私,劝恤人 事,口不论财色。性能饮酒,至一斛不乱,及是绝之,为蜀士所称。元起舅子梁矜孙性轻 脱,与庾黔娄志行不同,乃吉于元起曰:“城中称有三刺史,节下之何以堪之。”元起由 此疏黔娄而政迹稍损。在政二年,以母老乞归供养,诏许焉,征为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藻代之。时梁 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南郑叛,引魏将王景胤、孔陵,攻东、西晋寿,并遣告急。众劝元起 急救之
16、。元起日:“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 谁?何事匆匆便相催督。“黔娄等苦谏之,皆不从。武帝亦假元起节,都督征讨诸军,将 救汉中。比是,魏已攻克两晋寿。萧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心。元起曰:“年少郎 子,何用马为? ”藻恚,醉而杀之。元起麾下围城,哭且问其故。藻惧曰:“天子有 诏。”众乃散。遂诬以反,帝疑焉。有司追劾削爵士,诏减邑之半,封松滋县侯。故吏广 汉罗研诣阙讼之,帝曰:“果如我所量也。”使让藻曰:“元起为汝报仇,汝为仇报仇, 忠孝之道如何? ”乃贬藻号为冠军将军。赠元起征西将军,给鼓吹,谥忠侯。(节选自南史邓元起传)(注)婴城自守:绕
17、城布兵坚守。节下:犹言麾下,此为对元起的尊称。晋寿:县 名,今四川梓潼。5.对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连即日开城纳元起纳:迎接B.军不生至卒:马上C.武帝亦假元起节假:假装D.使让藻曰让:责备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元起为汝报仇B.乃言王元起曰C.以母老乞归供养D.董督之任,非我而谁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及是绝之,为蜀士所称元起送季连王建康并厚待之,任以州事忠孝N道如何)(3 分)A.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箫藻入城/求其良马B.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C.
18、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D.萧藻将至元起颇营/还装粮储器械/略无遗者/萧藻入城/求其良马.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兴元年,益州兵乱,人民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刘季连无计可 施。恰好第二年梁武帝派使者到益州,赦免季连抵抗的罪过准许他投降。B.元起勤勉于政事,抚恤百姓,从不贪钱财女色,曾任用同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 军。后因其舅舅的儿子梁矜孙的挑拨,元起开始疏远黔娄。C.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在南郑举兵叛乱,众人都劝元起急速发兵救援,元起原来认为 此时不适合出兵,但是后来皇上下诏,元起马上出兵,于是攻克东、西晋寿。D.箫藻
19、因向元起求援不得,大怒,将元起杀死。对元起部下谎称杀元起是皇上诏 令。然后向皇上诬告元起谋反,梁武帝表示怀疑,但最终得知真相。8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谋,并劝为善政。(3分)与庾黔娄志行不同,乃言于元起日:“城中称有三刺史,节下何以堪之。” (4 分)(2)从文中找出导致元起死亡的两点原因(可以用原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概括)(3分)参考答案:5. C (假:给)D (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为:介词,替、给/介词,被。B.于:介词,引出 动作的对象,对/介词,至IJ; C.以:介词,因为/介词,用;)6. AC
20、 攻克东、西晋寿的不是元起。7. (1)黔娄非常清正廉洁,光济足智多谋,都劝(元起)施行德政。(“清洁”给1分,补出省略的宾语“元起” 1分,答对大意给1分,共3分。)(梁矜孙)与庾黔娄志气行为不合,于是对元起说:“城中之人都说益州有三个刺史, 您凭什么忍受得了呢? ”(补出省略的主语“梁矜孙” 1分,答对“志行”给1分,“言 于元起”状后句1分,“堪”1分,共4分。)(2)元起大肆打点行装,将储备的粮食器械全部收拾起来,都准备带走,不留给萧藻。元起讥讽萧藻说:“少年郎君,用马做什么? ”(参考译文)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年轻时就有胆略才干,生性侠义和帝中兴元年,任 益州刺史,仍为前军将军
21、。元起进兵屯驻西平,刘季连才急忙调兵绕城坚守。这时,益州兵乱已经很久了, 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城内城外都饥饿难忍,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乱兵盗贼,断 绝道路。刘季连无计可施。恰好第二年梁武帝派使者到益州,赦免季连抵抗的罪过,准许 他投降,刘季连当日就打开城门迎邓元起进益州。元起送季连到建康。邓元起任用同乡人庾黔娄为录事参军,乂得到荆州刺史萧遥欣的故交蒋光济,并厚待 他们,将州府公事委托他们办理。黔娄非常清正廉洁,光济足智多谋,都劝元起施行德 政。元起攻克刘季连时,城内财宝都不据为私有,勤勉于政事,抚恤百姓,从不谈论钱财 女色。他生性能饮酒,喝光一斛也不醉乱,但这时完全戒了,因而受到蜀地人士
22、的称赞。 邓元起舅舅的儿子梁矜孙性情轻佻,马庾黔娄志气行为不合,于是挑拨元起说:“城中之 人都说益州有三个刺史,您受得了吗? ”元起从此疏远黔娄,因而政绩稍不如前。元起在益州任刺史两年,因母亲年老,向武帝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武帝下诏批准,征 召邓元起回京任右卫将军,以西昌侯萧藻接替益州刺史。正当此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在 南郑举兵叛乱,招引北魏将领王景胤、孔陵,攻东、西晋寿,两晋寿告急。众人都劝元起 急速发兵救援。元起说:“朝廷在益州万里之外,军队不能很快到达,如果寇贼势力不断 扩大,才必须出兵征讨,督军的任务,除了我还有谁呢?为什么现在就急急忙忙地催促我 呢? “黔娄等苦苦劝谏,他都不听。后梁武
23、帝派人送来诏令兵符,命元起统领征讨诸军, 元起正要发兵救汉中,这时,北魏已攻克东、西晋寿。萧藻将到益州,元起大肆打点行装,将储备的粮食器械全部收拾起来,都准备带走。 萧藻到达城内,向元起要好马。元起讥讽他说:“少年郎君,用马做什么? 萧藻大怒, 灌醉元起,将他杀死。元起的部下包围成都,哭着问为什么杀他们的长宜。萧藻很害怕, 谎称:“天子有诏。”元起部众才散去。于是萧藻上奏,诬元起谋反,梁武帝表示怀疑。 有关官员追加弹劾,削元起爵位封土。武帝下诏,减去元起封邑的一半,改封松滋县侯。 元起故吏广汉罗研到建康奏明事实原委,为元起辨冤,武帝说:“果不出我所料。”派使 者入益州责备萧藻说:“元起平益州为
24、你报仇,你杀元起即是为仇人报仇,还有忠孝之道 吗? ”于是贬萧藻为冠军将军。追赠元起为征西将军,给鼓吹仪仗一部,厚葬,赐谥号为 忠侯。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T6题。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 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 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4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安徽省 阜阳市 职业中学 语文 联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