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 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 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 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 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
2、是 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 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 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 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 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
3、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 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 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 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 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 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 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
4、朴 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 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 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 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 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占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爪牙”对应的是“爪子和牙齿还有是此意的转移,如收七义
5、是“墨线、今义是“绳索”,还有 词义范围的变化等,注意区分06.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 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 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 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研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 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壤为类。
6、悠悠乎 与激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 志。12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穷:A.穷:穷回溪穷山之高而上B.志:不志其大故为之文以志C.蹙:攒蹙累积而乡邻之生日蹙D.至:自远而至多助之至.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夫人之有一能C.岂他人之过哉D.不知日之入13 .对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始指异之:才开始发现并指出它与其他山岳的不同之处B.尺寸千里:千里
7、之遥的景物如在尺寸之间C.不与培壤为类:不与一般的小土丘为伍D.攒蹙累积:聚集收拢,重叠在一起参考答案:12 A 13 C 14 A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 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 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 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 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 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8、,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 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 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 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 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 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 (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 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 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
9、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 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 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 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 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两个氢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氯原子时 发生聚变。这个过程中,少量的质量转变成巨大的热量。解决这一聚变过程的控制问题,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实 验装置。此类设备效果都不理想。近日,中国科学家
10、有了重大突破。这项突破 显示 中国的聚变研究已经遥遥领先。A.才从为了但是/ 出 B.就在为不过而/C.才/为了然而不过了 D. / 但是为可是但了 参考答案:B【储析】试遁分析:A.处却后是承接关系,不能用表示务件关系的“才”B处,应用引出方位的介词 “在”,不能用寰示枭由的介词“从” ,碗建长彼樽折.不祝用豪示”的“但是” .C.处是找后” 折,不St用表示直转的“然而”;处不能用表示已然状态的时态助词“了”,因“显示”本身已含表己 然状态的Q*:D.处前府是事争关系,不畿用寰示转折关系的“18是” 处是轻梆专折,不能用表示 重传的“可是”.I.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11、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有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就是生活。,有 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但文学不单纯是镜子,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内心 处理过的、具有了一定审美形式的东西。作家既是生活的奴隶,O作为生活的奴 隶,是因为作家在具体的生活中,o作为生活的主人,是因为作家追求的是艺术的 真实,他必然创造出一种生活之外的独特的文艺作品。参考答案: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文学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又是生活的主人无法摆脱生 活对他的制约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 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
12、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处根据后文“有什么样的生 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但文学不单纯是镜子,”可推出,第二处根据前文“作家既 是生活的奴隶”,后文“作为生活的主人,”可推出,第三处根据前文“作为生活的奴 隶,是因为作家在具体的生活中”可推出。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礼物的贵重,大致有两种体现:一种是货币的价值,一种是情感的价值。货币价值较 高的礼物,;情感价值丰盈的礼物,O当你 处于饥寒的困境之中,有人,;当你饱暖富贵 的时候,有人,。我想,你一定觉得前者更珍贵吧。无法用商贾的眼光来估量赠你以锦裘不一定都有珍贵的内涵飨你以盛宴赠你以粗衣送你以糙食A.B
13、.C.D.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H考或学生选宫泉达连贯的收I.第一三根据前面货币内答应坂关于情垩价值的内容,郑提饥事困境,选11故选,第二到趣前面情罢内容应量关于货币价II的内容,热选.第三.,黑应“饥”,照应票,同理.最后两主先后.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o10 .下面是一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请为画中两个人物配上语言。写一段话,表达某种人生哲理(不超过40字)。参考答案:悲观者:全完了;乐观者:幸好还有点。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详解】本题考查的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
14、循以下答题思 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抓住内 容要点;确定结构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本题是一副漫画。一般由漫画(含漫 画中的文字),漫画标题,画注和题目要求三个要素构成。读懂漫画(包括漫画标题)的本意, 进而理解其寓意,了解命题者的意图,这是正确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本题要求为画中两个 人物配上语言。画面的寓意应该是表达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态度, 所以只要据此来为人物配上合理的语言即可。第二题的人生哲理也是根据漫画的寓意来组 织答案即可。【点睛】本题考查的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 路:仔细观察画
15、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抓住内 容要点;确定结构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本题是一副漫画。一般由漫画(含漫 画中的文字),漫画标题,画注和题目要求三个要素构成。读懂漫画(包括漫画标题)的本意, 进而理解其寓意,了解命题者的意图,这是正确解答漫画题的关键。六、写作(60分,共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 会了收获的快乐。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 有。当设想中的一切突然落了空,我们往往无法承受,甚至感到自己被欺骗,感到命运的 不公。你在生
16、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请你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想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如果立意为“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是严重偏离题意。因为,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很 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命运的 不公”。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 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 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 叶茂的参天大树。不追求物质享受
17、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 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 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 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种种错误。(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 性,荀子、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B.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理想生命境界的途径,他们追 求的“天地有大
18、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人道契合、人道为C.所谓“众生平等”,是建立在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 仅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的基础上的。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 的日常生活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1 .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 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 题。B.儒家讲求“仁民爱物”,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 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
19、是根源于此。C.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 合,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 扎根于基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 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 路。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 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C.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
20、画,无不渗透 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D.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 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答案:1. B (A原文说的是“过分强调”;C本末倒置;D “极大地”无中生有。)B (A.因果倒置;C.禅宗不等于佛教;D.原文为“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 层社会中扎下了根”。)3.C (无中生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前几年,我提出了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 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阿城 实验 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