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3届高三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高考I卷).docx
《语文-2023届高三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高考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23届高三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高考I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三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高考I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道”与“仁”虽 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
2、,具体方法不同,但是所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则基本相同。老子之“道”,是万物生成的本原,又是现象存在的本体。道,表现在价值原则上是“上善”。上善,就是至善的道德。万物中,水最能体现道 德之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表现在社会行为上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像水那样为而无为。社会行 为的核心是“治国治身”。治国顺乎民性,修养生息。治身以学养性,行循自然。道,表现在主体性情上是“复性”。复性,就是回归于本然之性。本然之性至真至 纯,是圣人道德境界的标志。出乎本性的道德是“上德”,迫于外在规范的道德则是“下 德”。孔子之“仁”,是君子道德人格的核心,又是社会伦理秩
3、序的规范。仁,必须形之于“德”。仁,是心性修养的一种抽象存在,必须以道德的形式具体呈 现出来。所以,孔子既将仁作为人生矢志不渝追求的道德目标,又将仁作为人生修养的道 德品质,其核心是“爱人” “济众”。仁与德,必须表现在博爱与正已之间。仁,必须导之于“礼”。自由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秩序建构是社会存在的必 然前提。孔子既强调“克己复礼”,自觉遵守秩序;也热爱生命自由,在不越礼的前提 下,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人生。仁与礼,必须落实于自由与规范之间。仁,必须成之于“行”。“仁”是君子精神世界的支点,但必须落实到人生行为之 中,才能彰显其意义。孔子将君子之道概括为“不忧” “不感” “不惧”,并强
4、调唯有仁 者、智者、勇者才能做到。仁与行,必须落实于精神与生活之间。综上所论,“道”和“仁”都立足于救世,因而构成辩证性关联。老子论“道”,强 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 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二者构 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选自光明日报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有删改) 材料二:中国有着悠久的知识分子传统,可以在儒道文化中找到根源。这个标准更应该成为衡量和检查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工作的标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同时也具有了普遍意义。(每点2分,共6分,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
5、可酌情给分) 10.A【解析】原句意思是: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把都城分为三区,把郊野分为五区,来 确定百姓的住地,让百姓各就其业,设置葬地作为他们的归宿,并谨慎地运用六种权力。“圣王之治天下也”,谓宾之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C项;“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 为之终”依据句式判断,排除D项。故选A。11 .C【解析】文中的“弟”,同“悌”,尊敬兄长,二者含义不同。故选C。12 .C【解析】“不能实现”错误,由原文“则难以速得志矣”可知,不是不能实现,而是 难以很快实现。故选C。13 . (1)我是您的庸臣。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大概只有管仲了。( “ 也”,判断句;“若”意思是“如果”;“其
6、乎”,表推测语气,译为“大 概”。三个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您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来讨伐无道的人,天下大国的君主没有能抵御您的。(“此土三万”定语后置,译为“三万名这样的兵土”; “诛”,诛杀,讨伐;“莫之能 御”,宾语前置。三处各1分,句意1分,共4分).立足实际,让土、农、工、商各居其所,各就其业;整修法令,然后让百姓繁衍生 息,救济贫困,尊重百姓,使国家安定;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每点1分,共3 分。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任命鲍叔为国相,鲍叔推辞说:“我是您的庸臣。如果一定 要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大概只有管仲了。“桓公派人到鲁
7、国请管仲,等到管仲到达齐国 时,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然后请他坐下并问政。桓公说:“那怎样去做呢?“管仲回答 说:“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把都城分为三区,把郊野分为五区,来确定百姓的住地,让 百姓各就其业,设置葬地作为他们的归宿,并谨慎地运用六种权力。”桓公问:“怎样使百姓各就其业呢? ”管仲回答说:“土、农、工、商,不要让他们 混杂居住。混杂居住会使他们相互干扰,工作不安心。”桓公问:“怎样来安排土、农、 工、商的住地呢? ”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土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 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让那些土人聚集在一起居住,空闲时父辈之间谈
8、论礼义,子侄辈之间谈论孝道,侍 奉国君的人谈论恪尽职守,年幼的则谈论兄弟和睦。让那些工匠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 同季节的产品需要,辨别质量的优劣,衡量器材的用处,选用合适的材料。从早到晚做这 些事,使产品适用于四方,用这些来教诲子弟,互相谈论工作,互相交流技艺,互相展示 成果。让那些商人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营销需要,熟悉本地的货源,掌握市 场的行情,用已有的东西来换取缺少的物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让那些农民聚集在一起 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根据不同的农事准备耒、貂、枷、镰等农具。到了冬天,要 除去枯草,整修田地,以等待春耕;到了耕种季节,要深翻土壤,抓紧耙土复种,以等待 春雨;春
9、雨过后,就带着锄头等农具从早到晚在田里劳作。”桓公说:“我想在诸侯中做一番事业,能行吗?”管仲回答说:“不行,国家还不安 定。”桓公问:“怎样来安定国家呢? ”管仲说:“整修已有的法令,选择好的依次采 用;然后繁衍人口,救济贫困,尊重百姓,这样国家就安定了。”桓公说:“就这样 办。”于是整修已有的法令,选择合用的修订施行;然后繁殖人口,救济贫困,安抚百 姓。国家安定了以后,桓公说:“国家已经安定,可以有所作为了吧? ”管仲说:“还不 行。您如果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其他大国也会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我们就难 以很快实现志向了。您若想快速在天下诸侯中实现志向,就应该把要做的事情隐蔽起来, 把
10、战备寄寓在政令里。”桓公问:“怎样去做呢? ”管仲回答说:“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 令。”桓公说:“好。”于是管仲就制定国家的政令:“全国可编为三军,所以有国君亲自统率的中军的旗 鼓,有国子的旗鼓,有高子的旗鼓。春天用春猎的名义来整编军队,秋天以秋猎的名义来 操练军队。这样卒、伍一级的小队伍在里中就已经编就,军、旅一级的大兵团在郊野中得 以组成。内部教令告成,军令就不得再变。同一个伍的人祭祀时同享酒肉,死丧时大家同 样受到抚恤,有了灾祸共同承担。人与人相伴,家与家相伴,世代同住一地,从小一起交 游。所以夜间作战能听到声音,就不会发生误会;白天作战能相互看见,足以认识同伙。 那种欢乐的心情,能使他们
11、拼死互助。在家时共同欢乐,行军时融洽无间,战死时一起哀 伤。所以,防守就坚固不移,作战就英勇顽强。您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来讨伐无道的 人,天下大国的君主没有能抵御您的。”15c【解析】C项情感分析有误。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词是作者奉使川蜀途中所作,联系 上片“随风百丈轻”可知词人这次出行顺风顺水。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 打船舷,如有弹琴击筑的美妙音乐相伴入眠,是一种惬意,不是悲凉凄冷。故选C。16 .本词这两句写的是川蜀途中所见的日落景象,重点写了烟波之色彩和青山之形状;白 词写的是江南日出景象,突出江花江水的色彩。虽为不同时间的景象,但都是色彩明媚 的、美丽的、迷人的。都借景抒情
12、,体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李词两句写行船之人 在日落时靠岸停泊看到了美景,寻到了住处,可见其心情愉悦。白词两句借美好的江南风 景抒写自己回忆起江南时的愉悦心情。(每点2分,共6分,能结合两首词答出景、情、 手法即可酌情给分).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触炉千里旌旗蔽空(3)示例: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示例:彪炳千古(举世瞩目)震撼人心(动人心魄)浓墨重彩(卓有成效)不 舍昼夜(日月如梭)(每空1分,不是成语不给分)17 .修改示例:这段沉甸甸的历史,不仅让一个走过百年的政党永葆青春活力,而且让一个 历经沧桑的
13、民族迎来复兴的万道霞光。(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两处给3分,改对三处给 4分)【解析】原句存在三处语病:语序不当,“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两句互换 位置;“在中”,介宾短语造成句子无主语;搭配不当,“欢迎”改为“迎 来”。18 .D【解析】文中画线处的“我们”,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可以泛指一类群体人物, D项用法与之相同。A项具体指说话情境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两方,范围小。B项具体指 说话情境中的说话人一方,但不包括听话人一方。C项是特殊用法,相当于“你”或“你 们”,但在此语境中用“我们”更显亲切。故选D。2L示例:吃饭这个难题竟能解决那就看看百姓的餐桌吧也属于每个行业的耕耘者 (每句2分,共
14、6分。语意通顺符合字数要求即可酌情给分).构成:前一句将中国曾经粮食欠缺、全民饥荒的历史与如今粮食丰收、全民富裕的现实 进行对比;(1分)后一句将曾经无法解决吃饭难题的苦恼与现在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的 自信进行对比。(1分)效果:这两组对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解 决了温饱以及粮食产能的问题,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 (共3分,意思对即可)22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考生首先要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一是“松 弛感”的内涵,二是学生的不同观点。综合分析材料,我们可以感知到不管是在自我追求 的过程中,还是人际关系的构建中,都要“张弛有度”。其
15、次,文章要突出“调控自我, 绽放青春”的主题,在注重思辨表达的同时,还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发言稿的基本 格式包括标题、称呼语、问候语、开场白、正文、收束语。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 求,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中的立意仅供参考。【参考立意】(1)调控自我青春,张弛有度,成就从容人生。(2)青春需要调控,坦然面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3)松弛让青春华丽绽放儒家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儒家知识分子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儒家传统 文化深刻地形塑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给他们的性格特征、价值理念、精神人格等打上了 难以磨灭的烙印。具体来讲,儒家知识分子
16、的身份认同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生一是对“道”的追求和担当;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也就是“治国平天下”;三是儒家知识分子对自我修养的极端重视。以上可以说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上的正能量,但是儒家文化也对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根深蒂固的忠君颂圣意识使知识分子很容易成为权势的 奴婢,丧失宝贵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孔子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奠定了 儒家士人忠君的理念,君王如果不行仁政,士人臣子只能劝诫、谏言,无论如何不能有不 忠之心。道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身份建构的影响:如果说儒家思想使中国传统士人成为立法 者和合作者,那
17、么道家思想则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带有更多的避世者和逍遥者 的色彩。首先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使土人在不得志之时可以避世者自居。从积极的一方面 说,“无为”的思想使传统士人在仕途不顺之时能够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不急不躁,不 气不馁,以辩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和挫折。但是另一方面,道家的“无为”带 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道家浓厚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使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染 上“软骨病”和“人格分裂症”。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另一个重要影 响是审美自由人格的塑造。与儒家重视社会伦理不同,道家更重视自然审美人格的塑造, 引导人们在自然山水之间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挣脱世俗
18、名利的羁绊,不在意他人的评 判,不在意种种世俗价值观念对人的规定和束缚,回归自然的本性,才能达到无拘无束的 心灵自由。道家对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影响了无数在儒家仕途上艰难前行的土人,从归隐田园的 陶渊明到钟情山水的谢灵运,从旷达超然的苏东坡到一心报国的陆放翁,道家思想成为儒 家最好的补充,为士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庙堂与山水之间、入仕与隐逸之间的挣扎和苦 闷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使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平衡和慰藉,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分裂的人 格”弥合起来。(选自人民网儒道传统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19、,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具体方法不同,但二者都立 足于救世,相互补充,互为辩证。B.老子之“道”,是万物生成的本原;孔子之“仁”,是君子道德人格的核心。二者对中 国传统知识分子影响均利弊共存。C.道家思想使知识分子成为权势的奴婢,丧失宝贵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导致中国传统 知识分子成为避世者和逍遥者。D.儒家重视社会伦理,道家更重视自然审美人格的塑造,引导人们在自然山水之间回归自 然的本性,达到心灵自由。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儒道文化二者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道,表现为“上善”“无为”“复性”,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企
20、图救赎异化的人性。 C.仁,必须形之于“德”,导之于“礼”,成之于“行”,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企图重 构崩溃的秩序。D.儒道互补,彻底解决了古往今来土人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庙堂与山水之间的矛盾与纠 结。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语句能诠释“儒道融合”的一项是(3分)()A.用之则行,舍之则藏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4 .作为当代知识青年,你认为应该如何从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实 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
2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标准王愿坚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了。草地行军,这黄昏时分是一天里最好的时光。连队从满是泥泞的沼泽地里走出来,在 一块小高地上停住了脚,宿营了。傍着矮树丛,用布单、包袱皮搭起了各式各样的帐篷; 捡来树枝茅草,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在风雨和水草、烂泥里跋涉了一天的红军战士们,围 着这一簇簇篝火,烤着湿透的衣服,擦拭着枪支;篝火上架着的脸盆,口杯里,清水在响 着,冒着热气。于是,歌声和笑声就随着这火苗、轻烟和雾气,一块儿在大草地上升腾起 来。但是,司务长宋新华的心绪却没有往常宿营那么愉快。他提着个竹蔑背第,在篝火间 蹒跚地走着。见到一个战士,就从背髡里拿出拳头般大的一块牝牛肉递过去,
22、随口嘱咐 道:“注意,省着点儿吃,这可是一天的口粮! ”说着,他心里暗暗叹一口气:“唉,这 算什么伙食标准哟!”确实,这样发放伙食,在他当司务长以来还是第一次。昨天,他冒着风雨赶到团里, 领到了 一头瘦卷牛。团供给处长把牛绳递到他手里的时候,交代他说,走出草地之前,这 是最后的一次供应了,而且还小声补了一句:“这还是根据上级的指示,照顾连队。总部 机关从前天起就已经只靠挖野菜过日子了。“他把怩牛赶回来宰了,狠着心,留出了一半 作为第二天的伙食;把这一半切成了小块,按人头发下去。走过了一处又一处。背凳越来越轻了,可他的心却越来越沉了:在这样的水草地里连 续行军,一天只吃这么几两肉,怎么能支持得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2023 三百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新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