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考前刷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考前刷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考前刷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考前刷题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1985年,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欣斯总结了深层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 “地球上的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的福祉和繁荣有其自身价值,这些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 人类目的性的功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内在价值”。而在深层生态学和 相关的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之前,西方社会长期奉行的是“工具价值论”,认为动物只因 其农业、渔业、娱乐业等对人类有用的工具性而有价值,常见的论据包括:唯有人类拥有灵 魂,动物不具备灵魂;唯有人类拥有理性,动物不具备理性
2、;唯有人类拥有高级意识,动物 不具备高级意识;等等。深层生态学提倡的“内在价值”与道家思想中的“天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庄 子马蹄用生动的笔触对比了 “天之道”与“人之道”;庄子秋水提供了一个更简短的 版本:“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天之道”就是顺应 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物,庄子用来举例的马的“真性”就是自 然地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非为人所束缚和利用。与之相反,“人之道”就是违背自然,违 背万物的本性,用人类的“机心”发明各种技术,剥削利用动物,最终必然导致“死者过半” 的动物生存状况。“落马首,穿牛鼻”的“人之道”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动
3、物“工具价值 论”,而顺应动物“真性”的“天之道”则认识到了动物自身不依赖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 “内在价值”。这两种价值论造成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庄子的眼中,伯乐代表人类的 智能,也是动物和自然的灾星。包括深层生态主义者在内的现代环保主义者有着类似的观点, 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口暴涨,消费欲也暴涨,随之便是人类占领的土地逐渐侵占动物的 栖息地,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技术的滥用造成了各种生态灾难和无数物种灭绝。时至今日, 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一片未被人类影响的土地,已经找不到一个不被人类威胁的物种,甚至人 类这个物种自身都受到了 “人之道”的威胁,许多生态灾难正在反噬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由上文的
4、对比可知,道家思想和深层生态学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价值论”,主 张非人类生物甚至是非生物的自然界都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如果细论这种“内在价值” 的成因,深层生态学却有明显的不足,在这一议题上,道家思想可以为深层生态学提供哲学 依据。在德韦尔和塞欣斯总结并得到奈斯认可的深层生态学八大基本原则中,“内在价值” 是作为立论基础存在的,并没有更进一步说明“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但是道家思想从 本体论上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道家的“天之道”版的“内在价值论”是建立在“道”这一 道家核心概念上的。“道”既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在此意义上,道与万物是有所区 分的,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融汇在万物之
5、中。(摘编自华媛媛、李家銮契合与差异:道家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比较研究)材料二:西方哲学重逻辑,东方哲学重直觉与体验。西方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既普遍又 必然的纯粹原理,是在概念的逻辑推论中构造起来的体系。中国哲学则强调在“道”的旗帜 下追求至上的人生境界。这种追求不可能是纯粹的逻辑构造,而是需要一种审美的情趣。在 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亦是如此。道家对自然的理解既非西方思维方式中严格的推理,亦非来自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相 反,它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审美愉悦的最 终来源,通过“道法自然”的审美观照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
6、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 界。道家的思想家们常常用诗化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独特思想。道 家经典老子被人们看成是最早的哲理诗,庄子也被视为“最真实的诗人”。道家以“道” 为本体,坚持以审美的方式来理解“道”。在道家看来,由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之道 便是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自然”与“天” “无为 “道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 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构成了道家思想体系的基础。在道家眼中,天地万物不仅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有 机系统。这样一种系统可以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行高度概括。这暗示着 人类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类
7、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无权利凌驾于万物之 上。相反,人类应该尊天道,以促进自然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的价值、平等与和谐 能够充分展现。(摘编自雷毅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层生态学是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欣斯在1985年总结八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立的。 B.深层生态学与道家思想在对待动物的思想理念上相互吻合,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东方哲学认为把握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至上的人生境界的核心是审美体验。 D.道家的思想家们始终用审美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自然界,并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作品。 答案:D解析:A项,“
8、在1985年总结八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立的”错误。由原文“总结了深层 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则”可知,深层生态学在1985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B项,“在对待 动物的思想理念上相互吻合”错误。原文为“有着类似的观点“,并不代表“相互吻合”。 C项,“至上的人生境界的核心是审美体验”错误。由原文“强调在道的旗帜下追求至 上的人生境界”可知,核心是“道”。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工具价值论”的人士虽然承认动物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他们以动物没有灵 魂、理性的理由否定动物有独立的自身价值。B.在道家看来,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界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物,所以
9、人类 做出的行为都将导致动物和自然的灾难。C.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 “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这一理论问题,所以道家思 想在“内在价值”的研究诠释上比深层生态学成熟。D.人类只有否定自己处于自然中心,承认自己在自然中不具有特殊地位,才能实现人和自 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答案:B解析:B项,”人类做出的行为都将导致动物和自然的灾难”错误。原文“为人所束缚和利 用”及“用人类的机心发明各种技术”指的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行为。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深层生态学“内在价值”观点的一项是()(3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B.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淮
10、南子)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D.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柳絮)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一可知,“内在价值”观点是“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 A项,强调要善于利用外物,属人类的目的性。B项,分析明镜的用途,属人类的目的性。 D项,出自红楼梦,薛宝钗希望挣脱命运,能够来一阵“好风”,让她借力直上青云, 属人类的目的性。只有C项是自然自在的状态,不属于人类的目的性。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首先,作者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内在价值”的概念;接着,作者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证明深层生态学与道家思想在“内在价值”上有相似
11、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在“内在价值”的成因上道家思想要比深层生态学有更深入的诠释。5 . 2021年4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 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与自 然生命共同体”这一论题的理解。(6分)答案:自然界是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的,人类的行为并不能控制 整个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口暴涨,消费欲也暴涨,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技术的滥用造成 了各种生态灾难,许多生态灾难正在反噬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应该尊重天道,以促进自然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和
12、谐共存,共同构建人与自 然生命共同体。(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南泥湾侯发山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 “父亲 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冷冰冰的,吓得我以后再 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事实上,父亲不是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是他没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 问过母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的底细,父亲是“流浪”至4她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 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好多人缺吃少穿,四处流浪,父
13、亲所说 的话应该属实。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 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 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三年后,跟与他年龄相仿的母亲成婚,算是入赘。我出生后, 依照入赘的习俗,姓氏随母。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也有 说他是苏联特务的,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 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 ”母亲不哭了,却还是不住地抹眼泪。有一天, 那些批斗父亲的人来抄家,从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箱子,打开箱子,里
14、边有一 个小包裹他们以为“铁证如山”,没想到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 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 了。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为父亲讨个公道。 父亲没好气地对我说:“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 ”说实话,我不只是想为父亲要个待遇,也想为母亲、为我讨点好处,看到父亲如此固执, 我便死了心。得知父亲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对他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儿。父亲难得“清闲”,一 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昔光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 捡出石头,拔掉杂
15、草,都给弄出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地来。那时还是大集体,土地还没有 分包到人,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有的地块小,其实根本算不上地,仅能站下 一头牛,生产队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种子,或菜,或庄稼。我记得有块“地”,年年收四五 棵玉米,因为地块太小了,实在不能多种。到了 1982年,我已经上高中了。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 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生活物资异常匮乏, 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 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
16、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不止榆林来的人失望,我和母亲也很失望。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 啦?种地吃粮,问心无愧。”父亲的老家是河南,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却来到了米脂?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家 没亲人了,那地方也难再说,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父亲说到这里,不自然地挠了 挠头。当时母亲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还老实呢。“父亲赧然一笑,算是回应母亲的嗔怪。我没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让父亲给堵了回去。这时候, 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天不亮就带着我下地,晚上星星出来了,还在地里 忙活。在我们那个村,年年就属我家打的粮食多。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
17、到哪里有了难, 捐,可劲儿地捐。为此,家人没少跟他闹别扭。2021年夏的一天,父亲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我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我知道自个儿 的病,上医院白花钱。八十个春夏秋冬了,就是一台机器也该歇歇了。”尽管父亲这样说, 我还是请了村医。村医诊断后,开了点药走了,临走他留下话:“赶紧准备后事吧。”没过两天,父亲便造然长逝。老人家临咽气的时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是在南 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 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我依照父亲的遗愿,背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后悔 真
18、相知道得太晚了,没早点带他老人家来。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这 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他一直没改过。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 把姓改成了 “南”。(摘编自教师报)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想知道父亲的身世,并多方打听均没有结果,这就使文章令人难以琢磨。B.第五段、第九段均写到“我”想利用父亲的身份捞点好处,意在对比中突出父亲的形象。 C.父亲的身世在搞运动抄家中大白于天下,父亲因此被人刮目相看,可谓是因祸得福。 D.父亲自己乐意种地,又拦下想外出打工的“我”来种地,可见父亲是个偏执
19、粗暴的人。 答案:B解析:A项,“这就使文章令人难以琢磨”错,应是“为文章设置了悬念”。C项,“可谓 是因祸得福”错,“被人刮目相看”谈不上是福。D项,“可见父亲是个偏执粗暴的人”理 解有误,应是表现父亲对土地的爱和乐于为国家种粮的美德。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用一句话独立成段,既简单交代了父亲去世的事实,又巧妙地设置了悬念。8 .小说运用“我”回忆追述的方法来塑造父亲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显得真实、厚重。C.小说对母亲这一次要人物着墨不多,但母亲身上农村妇女的窝囊、自私的特点鲜明。 D.本文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作者用平和朴素的语言达到了以俗为雅、以
20、拙为巧的效果。 答案:C解析:“但母亲身上农村妇女的窝囊、自私的特点鲜明”错,应是“但母亲身上农村妇女的 善良、体贴的特点鲜明”。8 .小说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土地分包到人前,他全身心地开垦荒地,并把开垦出来的土 地交给公家。土地承包到户后,他的干劲更足,辛勤劳作,并把积攒的粮食可劲儿地捐出。 隐瞒身世,坦然生活。他隐瞒自己是烈士遗孤的身份,并怒斥“我”要为他讨个公道的想 法。淡泊名利,一心为农。他拒绝政府为他恢复工作,并用“种地吃粮,问心无愧”来回 怨“我”和母亲的不满。思念故土,感念旧恩。他临终前说出自己来到米脂的
21、原因,表现出对生他养他的南泥湾的 牵挂和感恩。9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方面谈谈小说结尾处多次提 到“南泥湾”的用意。(6分)答案:从故事情节上看,父亲临终前说出对南泥湾的惦念,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照应了 文章第三段“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的内容。从人物形象上看,这个结尾有助于表现父亲对生他养他的南泥湾的惦念和感恩之情,使父 亲的形象更为丰满。从主题思想上看,这样的结尾更引人深思,突出了 “南泥湾”对父亲和“我”的影响,以 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进而彰显了 “南泥湾”精神的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22、完成1014题。(20分)文帝路淑媛,讳惠男,开阳建康人也。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拜为淑媛。年既长, *无宠,常随世祖出蕃。世祖入讨元凶,淑媛留寻阳。上(孝武常)即位,遗建平王宏奉迎。有司奏曰:“伏惟淑媛柔 明内昭,徽仪外范。谨奉尊号日皇太后,宫曰崇宪。”太后居显阳殿。孝建二年,追赠太后 父兴之散骑常侍,兴之妻徐氏余杭县广昌乡君。大明四年,太后弟子抚军参军琼之上表曰:“先臣故怀安令道庆赋命乖辰,自违明世。 敢缘卫戍请名之典,特乞云雨,微垂洒润。”诏付门下。有司承旨奏赠给事中。琼之及弟休 之、茂之并超显职。太后颇豫政事,赐与琼之等财物,家累千金;居处服器,与帝子相侔。琼之宅与太常王僧达并门。
23、尝盛车服卫从造僧达,僧达不为之礼。琼之以诉太后,太后 大怒,告上日:“我尚在,而人皆陵我家;死后,乞食矣!欲罪僧达。上日:“琼之年少, 自不宜轻造诣。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加罪!大明五年,太后随上巡南豫州,妃主以 下并从。太宗践咋,号崇宪太后。初,太宗少失所生,为太后所摄养,太宗尽心祗事,而太后抚 受至邕。及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寻崩, 时年五十五。迁殡东宫,门题日崇宪宫。上又诏日:“朕幼集荼蓼,夙凭德训,龛虢定业, 实资仁范,恩著屯夷,有兼常慕。夫礼沿情施,义循事立,可特齐衰三月,以申追仰之心。”谥日昭皇太后,葬世祖陵东南,号日修宁陵。太宗废幼主
24、,欲说太后之心,乃下令书日:“太皇太后蚤垂爱遇,沿情即事,同于天属。” 太宗未即位,故称令书。(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 注元凶:指刘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B.及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C.及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 D.及上即位/供奉礼仪/不异旧日/有司奏宜别居/外宫诏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不如所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根据语法结构,“及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三轮 复习 考前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