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四要素.docx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四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四要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四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工作,将育人贯穿在全阶段,有效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构建的“大思政”图景下,教 育部门要基于“大思政课”理念,致力于解决好“为谁培养 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XX三中教育集 团利用学校和学段间的阶梯育人资源,按照循序渐进、螺旋 上升和课程教学活动整合的原则,探究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 教育内容、课程目标、活动载体、育人功能等方面打通思政 课一体化的“堵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 建出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模式。1思政课程内循环一一“1+N”思政课程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基石
2、。“内循环”即基于大 中小学各阶段的思政课内在联系,探求目标、教学、教研等 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从而创新形成围绕目标设定 和备课方案的“1+N”模式,探索从目标到路径的思政课一 体化。目标“1+N”,“1”指思政课总目标,“N”指设定的“三 级目标”。备课模式“1+N”,即主讲人1+N、学段1+N和课题 1+No师“全员德育”的规定,设立“班教导组”、生涯规划教育 指导教师和年段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等岗位,在 学年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和晋岗晋职等方面予以考核 认定。除此之外,聘请高校研究员、杰出校友、社区专业人 士等担任校外辅导员,为思政课提供人才支持。搭建平台,形成机制。
3、为确保思政教育师资质量,制定 集团校思政教师分学段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备课时相互学习 借鉴及保证学段课程目标衔接;创立“班主任工作坊”,引 导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定期交流育人经验;开辟“网络论坛”, 鼓励教师梳理归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课教育的实践 经验和反思,将其上传、转化为共享资源。2.“点线面体”结合,系统提升一体化建设实效。“点”, 即示范点,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八个统一” 要求,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 力、针对性,集全力打造思政“金课”、课程思政“示范课” 和思政课活动成功“案例”,发挥标杆作用。“线”,即思政 课教师队伍建设,按市教育局要求有7位
4、思政课教师完成专 业培训任务,培训包括高校教授授课、省级思政课技能大赛 优秀公开示范观摩和思政课立项课题研究。“面”,即“结对 帮扶”,坚持党委委员带头、党员骨干教师承担思政导师任 务,加强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思政课专业引领。“体”,即 “全员培训”,实施“卓越教师”培训,以“读书坊” “大家论坛”和“初心思政研学坊”等党建工作坊为载体,100%专 任教师参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 要环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 指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 育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刚刚起步,思政教师应遵循思政课 建设和发展规律,增强使命
5、感和紧迫感,坚持“小步快走”,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 政、德育活动、师资培训“一体化”协调育人的预期目标。1 .坚持循序渐进,确立各学段课程目标。长期以来,思 政课教学各学段埋头耕耘“责任田”,存在着教学目标错位、 教学内容无意义重复和思政教育资源碎片化等问题,忽略了 德育目标的同一性和同质性,没有正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成 长规律和认知发展特点。因此,以课程目标为方向标,将课 程目标确定为“1+N”梯级目标是有效的解决方式。分级定位,有效衔接。聚焦立德树人总目标,按照“启 蒙道德情感一一打牢思想基础一一提升政治素养一一增强 使命担当”的逻辑进路,整体规划出“三级进
6、阶”目标。初 阶道德与法治课主要培养学生“知事”“懂事”,启蒙道德情 感、打牢思想基础;中阶思想政治课重在引导学生“知史” “晓义”“识事非”,提升政治素养;高阶思想政治理论课重 在启发学生“明理”“行道” “铸信念”,增强使命担当。三阶贯通,螺旋上升。课程目标初阶、中阶和高阶三阶 贯通,彼此衔接,既明确思政课各学段课程性质的一致性, 也确定了各学段思政课程性质的区别所在。如在工作室举办 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劳动教育专项活动中,围绕“劳动 育人价值”共同目标,分小学、中学、高校不同阶段,呈现 目标的衔接与递进。小学四年级“生活离不开他们” 一课, 借用生活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访、观察和感
7、受各行业 劳动者的辛苦,现场体验劳动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入手, 懂得感谢和尊重劳动者;初中“建设美好祖国” 一课,采用 情境教学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打牢学生爱国热情与劳动意识;高校“崇劳立德,筑梦 匠心” 一课,引导学生领会工匠精神,重视实践锻炼,增强 使命担当。三个阶段分别从懂得劳动光荣到筑牢劳动奋斗意 识再到树立劳动立身强国的担当,实现目标的螺旋上升。2 .立足教学改革,创新多学段备课方式。思政课程教学 改革中,要创新大中小学各学校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固守“自 家门前路”的备课方式,联系前后学段的思政课标、教材进 行创新备课。各学段集体备课渗透循序渐进的进阶理念
8、,注 重研究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进阶性,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教学实 操。首先,分工协作,合力育人。备课时,主讲人1+N,指 1人主备,同一学段多校多人同时参与;学段1+N,指不同 学段以主讲人的学段为主,挖掘大中小各学段课程资源;对 同一主题备教材、备学情、备时政、备教法,在辩证思维中 确保备课的有效性和思政课程育人的连续性,在多元参与中 实现思政育人。其次,科学认识,整体统筹。课题1+N指每 学期确定一个集备主题,这一主题又分为各阶段主题与多项 特色课题。阶段主题是指横向协作学校同学段共同的思政主 题,如“献礼建党百年,思政同课同研”;特色课题则突出 各协作校不同学段资源优势和学情特点,开展育人特色
9、思政 课题,如各校各学段立项“百年党史”“中国梦”“红色故事” 等子课题研学,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促成了思政育人的系统 性。2课程思政“外循环”“N+1”课程思政是思政课拓展的外在因素。“外循环”即多学 科教学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的整合和渗透,“N”设定为多学科, “1”指思政教育,“N+1”表示多学科渗透思政育人元素。1 .“寓德于教”,注重各学科价值体认。学科教师总认 为思政育人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目标,只是思政课教师的 事,在各学科中树立思政育人目标的共识尚未切实形成。因 此,强调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政育人的“外循环”撬动起 来。课程思政实际就是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联系生活、社会、 科技和时政等,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中小 学思政课 一体化 要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