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2导学案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择性必修2导学案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习目标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产生双重影 响。时空观念认识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 特征。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探究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认识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成就及产生的历史意义。家国情怀联系当前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等重大时事,培养家国情怀。重点雉点:现代科技技术对改变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2.难点: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学习过程基础认知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总体概况:
2、1 .世界:时间:大战后。成就: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 .中国:时间: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意义: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具体成就1 .计算机技术发明:1946年,为满足计算的需求,军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意义: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2 .网络技术历程: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网络。后演化为互联网,于20世纪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意义: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3 .
3、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 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 造、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 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 重要任务。(4)“无人仓库” “无人码头” “无人车间”乃至“无人”也纷纷出现。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 O4 .航天技术历程:自从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航天技术迅猛发展。俄罗斯、 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
4、出多种类型的,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意义: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航天技术对 产生了巨大影响。5 .海洋技术世界: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 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 海沟。中国: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进行科学试 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 行列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 000米深度, 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一下潜深度。6 .新材料技术特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
5、具有 的特点。意义:高分子材料、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 活中。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一)对社会生产:1 .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的巨大飞跃。2 .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 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3 .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 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二)对文化生活:1 .方便沟通: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与外界沟 通更加方便。2 .丰富生活:各种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
6、 .认识世界: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 同的视角。(三)对人类视野:1.地球村形成: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 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四)负面影响: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深化探究探究一人工智能技术与之前科学技术的主要不同材料 就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看来,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 们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全新的动力,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使人们的工作变得“省劲人 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在工作中大大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类脑力劳动的 强度,并辅助人类进行数
7、据分析或事务决策。摘编自杜森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反思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之前科学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主要不同 之处。提示:不同:之前的科技动力主要从自然中获取,主要结果是节省人的体力劳动;而人工智能 技术的动力来自于计算机算法,主要结果是大大降低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探究二20世纪以来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材料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 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 展的结果。科
8、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新技术的发明和 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 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 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 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 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分析科技革命对世 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9、。提示:特点:规模大、范围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技研究的社会化 趋势明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 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探究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特点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 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自我枪测1.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机械制造 设备的出现1
10、784 年,产一柒纺织机、18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基于劳动分工的、电 子驱动大规模生产的出现1870 年,第一豪乐产线第三次工业革命用电子和IT实现制造 流程的进一步自动化III、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1969年,第一个可编 (逻辑控制器(PLC)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答案】C2 . 2014年底,位于浙江慈溪联盛广场的香满轩餐厅开业,里面有5个机器人:两个送餐, 能报出各种菜名;三个小机器人在门口跳舞助兴。这反映了A.人们靠科技进步增值利润B.传统就餐业必将走向衰落
11、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拓展D.工人的劳动就业受到威胁【答案】A3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 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 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答案】D4 .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关于世界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问题即“汤浅现 象,即当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该国 家在此时段内成为科学中心。结合所学分析,近代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是A.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一美国B.西班牙一英国一德国一法国一美国C.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日本一美国D.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美国一苏联【答案】A5 .据腾讯2018年4月9日消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表示,由于担心与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分享的个人信息无法受到安全保障,他正退出Facebook。止匕前,花花公子网站也于当地时间周二发布消息,宣布退出Facebook。这反映了互联网A.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B.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C.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D.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