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和划分标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和划分标准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 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 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 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 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 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 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1、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 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交通
2、事故认定是确定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术认定,在认定交通 事故责任时,应实事求是地表述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须考虑法律责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 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过错认定原则。当事人 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很U指有因果关系的行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过错的严重程度。其中过错的严重程度是以当事人的行为”为前提的。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先看“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 后,确定该行为过错的严重程度。2 .直接原
3、因原则行为人的行为是实实在在地足以引起交通事故及损害后果发生的因素,它就构成 事实上原因,即直接原因。交通事故认定作为技术认定,应载明事故发生的直接 原因,交通事故认定只是证据之一,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从技术的角度出 发,认定直接行为人的责任,而不须考虑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人的事故责任。3 .路权原则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 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各行其道原 则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交通参与者参与交通的基本原则。现代化交通设施 给所有的交通参
4、与者规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线,行人,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和机动 车都有各自规定的通行路线。然而,在当前的交通环境中,极少有绝对的专用 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强调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的同时,也要规范 交通参与者使用非其法定优先使用道路的行为,即“借道通行”的行为。在科学 的管理制度下,交通参与者在使用非其法定优先使用的道路时,必须遵守一定的 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安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 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
5、事故 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1!)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三、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怎么赔偿一般主次责任是三七开,即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但前提是 交强险赔偿部分先赔,交强险不足赔偿的,再根据事故责任承担。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如下:1、事故双方均为机动车的,双方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互相赔偿对方损失,死亡伤 残11万、医疗费1万元、财产2000元;不足部分,双方按7:3的比例分担;2、事故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机动车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 赔偿对方损失,不足部分,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主次责任按8:2分担,如果 机动车占次要责任,主次责任按6:4分担;3、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所有损失按7:3比例分担。保险赔偿方式如下:交强险赔偿交强险损失,商业三责险赔偿交强险赔偿不足部 分损失,商业车损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辆损失,商业车上人 员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上人员受伤损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