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docx
《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作为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重要 手段,在我国有着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在临床普及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南及培训I ,为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带来了挑战。 为了规范TAVR技术的应用及提高医疗质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 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 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共同成立TAVR临床实践指南联合专家 组,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国内外最新的 循证医学证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 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包括编写方法、流行
2、病学特点、TAVR器 械、心脏团队的要求、TAVR适应证推荐、围手术期多模态影像学评 估、手术操作流程、TAVR术后抗栓策略、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康复 及随访、局限性及展望十一个部分,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 推荐和建议。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 TAVR ),或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 TAVI),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主动脉瓣膜送至 主动脉根部并释放固定,替代病变主动脉瓣功能的微创治疗技术。自 2002年诞生以来,TAVR在国际
3、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据级别B) o (3) LVEF50% ,如患者年龄65岁或预期寿命20 年,只要有瓣膜置换指征,推荐SAVR (推荐,证据级别A )。5.特殊情况:(1 )对于BAV患者,干预指征参考三叶式主动脉瓣, 需要在经验丰富的瓣膜中心进行患者个体化评估,并由两位以上独立 术者共同决定是否行TAVR (推荐,证据级别B )。( 2 )对于单纯 AR患者,我国是目前少数拥有上市TAVR瓣膜产品的国家,队列研 究提示了较为满意的中期临床结果。对于有外科干预指征的主动脉瓣 三叶瓣患者,如果外科高危,且患者TAVR术后预期有21年的有质 量生活,建议TAVR (建议,证据级别
4、C )。(3)对于外科高危或不 能行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生物瓣衰败患者,经MDT综合评估后,建 议行瓣中瓣TAVR (建议,证据级别B )。( 4 )对于危重症AS患者, 建议先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作为SAVR或TAVR的过渡治疗(建 议,证据级别C)。第六部分围手术期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术前影像学评估是判断TAVR手术解剖适应证和制定手术技术策略的 关键,术前心电门控心血管增强多排螺旋CT( MDCT)检查及经胸超 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 TTE )或经食管超声 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 TE
5、E )检查能够提供 重要的影像数据进行精准评估,尤其是MDCT已成为TAVR术前评估 患者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和血管入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36-40 MDCT目前作为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1 )主动脉瓣虚 拟瓣环尺寸;(2 )主动脉瓣膜形态、钙化情况;(3 )主动脉窦部、 窦管交界处、升主动脉内径、形态和钙化情况;(4 )左心室流出道形 态和钙化程度;(5)冠状动脉开口高度;(6)主动脉瓣环最佳造影 投射角度;(7 )外周血管解剖结构,以备不同入路选择41 。根据MDCT的结果进行解剖重建和TAVR的术前评估,目前认为心室 新鲜血栓、左心室流出道严重梗阻、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
6、(如 合并夹层、瓣环过大、冠状动脉堵塞风险高等)为TAVR的禁忌证。对于不能耐受CT检查和急诊手术患者,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术前主动 脉根部解剖评估及入路评估的主要手段。TTE和TEE可评估心脏形态 及功能、瓣膜功能及解剖、主动脉根部尺寸和解剖、有无合并血栓及 心内膜炎42。TAVR术中通过TEE结合主动脉根部造影来判断人工瓣膜位置、功能 及瓣周漏情况,判断有无冠状动脉开口阻塞、人工瓣膜瓣周漏、升主 动脉有无夹层,并评价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及左右心室舒缩功能状 况等。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术前基于MDCT或三维TEE获得影像数据,进行3D打印实物测量评估并进行体外模拟评估等手段成为 更优的
7、术前评估手段。3D打印技术的引入,可以根据影像数据,完 成计算机建模,采用不同硬度和弹性材料,打印出仿真主动脉根部结 构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立体多层面地展示升主动脉、冠状动脉开口、 主动脉瓣环(虚拟瓣环/解剖瓣环)、主动脉瓣叶、主动脉窦部、左心 室流出道的形态和病变情况,还可以进行动态体外模拟操作、临床培 训及并发症预测43-44。第七部分手术操作流程TAVR手术建议在导管室或杂交手术室进行,根据患者及团队情况, 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的方式。术前推荐常规备血。推荐具备进行 急诊外科手术及急诊建立体外循环手术的条件。一、经股动脉入路自膨胀式瓣膜TAVR手术操作1 .消毒铺巾:放置体表除颤电极于右
8、肩背部和左肋弓前下方区域。碘 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暴露手术入路,胸骨正中切口消毒备用。2 .置入临时起搏导管:经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 导管至右心室心尖部,调试好起搏器备用。3 .建立血管入路:选择主入路血管穿刺并以血管缝合器预留缝线,血管条件不理想可外科切开暴露血管穿刺。置入6 F ( 1 F = 1/3 mm )股 动脉鞘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交换810 F股动脉鞘管,后沿主 入路置入6 F猪尾巴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交换置入加硬支撑导丝。 撤出猪尾巴导管和股动脉鞘管,沿加硬导丝缓慢置入大鞘,鞘管型号 由植入的瓣膜型号和患者外周血管直径共同决定。另一侧股动脉作为 副入路,穿
9、刺留置6 F股动脉鞘,术中造影使用,副入路股动脉条件 不好时可以经挠动脉置入猪尾巴导管备用或使用单入路。4 .跨瓣并测压:选择合适投照角度,一般选用5 F或6 F的冠状动脉 造影导管(AL1、AL2、JR4等)跨瓣,配合直头导丝。跨瓣成功后, 交换猪尾巴导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左心室压力,计算跨瓣压差并记 录,或者可以使用超声检测跨瓣压差。随后,置入预塑形的超硬导丝, 确保其导入左心室后获得稳定的支撑形态。5 .球囊预扩张:如果需要球囊扩张,应选定合适尺寸的球囊,经主入 路沿超硬导丝将球囊置入主动脉瓣位置,经副入路置入猪尾巴造影导 管于主动脉根部连接高压注射器,检查确认起搏器、除颤器、压力泵 等
10、均可正常工作。起搏180次/min,收缩压降至50 mmHg ( 1 mmHg = 0.133 kPa )左右,快速充盈球囊,待球囊于主动脉瓣位置完 全充盈,通过副入路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造影完成后,迅 速完全回抽球囊,停止起搏,将球囊撤至升主动脉,观察患者血压、 心率,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出现心室颤动应及时除颤。6 .置入输送系统:确定瓣膜型号,经主入路沿超硬导丝置入装载好的 瓣膜输送系统,瓣膜输送系统头端跨过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后,根据 术者习惯调整至右窦居中或左冠切线位等释放体位,确认猪尾巴造影 导管位于无冠窦最底部,调整瓣膜支架底端预定位置平齐猪尾巴导管 下缘,确保瓣膜预
11、置初始位置良好。7 .瓣膜释放:术者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瓣膜释放过程中输送系统位置, 保证瓣膜不发生严重移位,助手配合术者进行释放。释放中,助手首 先将输送系统外鞘回撤至露出瓣膜底端,至瓣膜底端开始膨胀前,再 次造影确定瓣膜初始位置良好。可根据血压情况进行120180次 /min快速起搏,确保在较低血压时释放,使瓣膜释放过程尽量稳定。 逐步释放至瓣膜底端完全贴壁后,人工瓣膜阻挡主动脉瓣口,此时血 压明显下降,稳定瓣膜,快速释放至2/3位置,停止起搏。如果使用 可回收瓣膜系统,可再次造影确认瓣膜位置,瓣膜位置不理想时可在 快速起搏下回收瓣膜重新调整位置,按前述步骤再次释放;当位置理 想时,释放瓣膜尾
12、端,完成释放。瓣膜完全释放后,撤出输送系统, 保留超硬导丝,交换猪尾巴导管至左心室进行测压,测量跨瓣压差并 记录。其后猪尾巴导管置于主动脉瓣上造影,确认是否存在瓣周漏及 冠状动脉显影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后扩或置入瓣中瓣。8 .入路关闭:手术结束前常规血管造影排除入路血管并发症。对穿刺 血管预留缝合线实施缝合或对切开血管实施外科缝合闭合。常规检测 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二、经心尖入路TAVR手术操作1 .术前准备:建议放置体表除颤电极于右肩背部和左肋弓前下方区 域,置入临时起搏导线至右心室心尖部调试备用。2 .心尖切口操作:左侧锁骨中线至腋前线第56肋间隙,透视下确 定心尖位置逐层切开,显露心包,剔除
13、心包外的脂肪。横行切开心包 并悬吊显露心尖。确定心尖部无冠状动脉裸区,两根2-0或3-0聚丙 烯线带毛毡垫片做两圈直径810mm四边形或六边形荷包,避免损 伤冠状动脉。确认无明显出血后,静脉给予1 mg/kg肝素,股动脉穿 刺置入6 F股动脉鞘,经股动脉鞘置入猪尾巴造影导管至主动脉根部 造影。3 .心尖穿刺和导丝置入:取合适投照角度,主动脉根部造影确认瓣膜 形态及反流情况。荷包中点穿刺心尖置入5 F穿刺鞘于左心室,指引 导管配合泥瞅导丝经穿刺鞘置入左心室,跨越主动脉瓣,将导管远端 置于腹主动脉的肾动脉平面以下,交换超硬导丝,注意避免导丝头端 进入腹腔分支血管。TEE确认导丝未缠绕二尖瓣腱索,随
14、后撤出穿刺 鞘,交换1416 F鞘管进行心尖入路预扩张。4 .球囊预扩张:对于AS患者,经心尖置入瓣膜系统前,需要选择适 当球囊进行预扩张;对于AR患者则无需本操作步骤。5 .置入瓣膜输送系统:确定瓣膜型号后,经心尖入路置入装载好的瓣 膜输送系统。透视下,将输送系统头端送至升主动脉,确认瓣膜及定 位键均位于主动脉瓣上。6 .瓣膜释放:确认输送系统与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良好同轴后,释放 定位键,微调定位键方向,使3个定位键正对左、右、无冠3个窦底, 缓慢回撤系统,超声及透视下观察定位键入窦,下降瓣膜仓至定位键 中心位置,主动脉根部造影确认后释放瓣膜,确认位置良好后松开释 放键。7 .输送系统撤出:
15、调整输送系统同轴性,操作旋钮关闭瓣膜仓,经心 尖撤出输送系统并收紧心尖荷包。8 .造影确认:造影及TEE评估瓣膜位置、瓣周漏、瓣膜跨瓣压差, 必要时快速起搏下行球囊后扩张。9 .关闭心尖切口 :控制血压,荷包线逐一打结,心尖荷包打结应适度, 避免荷包缝线过紧切割心肌组织,腋后线放置胸腔引流管,肋间严密 止血,逐层关闭切口。根据患者个体条件和术者团队经验选择是否进 行鱼精蛋白中和。三、球囊扩张式瓣膜手术操作球囊扩张式瓣膜采用短支架、球囊扩张式设计,常采用经股动脉入路, 也可经心尖入路。不同入路准备及操作流程分别与自膨胀式瓣膜和心 尖入路瓣膜大致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瓣膜的定位和释放。球囊扩张式瓣膜释
16、放过程一次成形,不可回收。输送系统头端跨瓣后, 回撤外套管露出瓣膜支架,后缓慢回撤输送系统。调节输送系统的调 弯装置使瓣膜支架在主动脉瓣环平面保持同轴。调整瓣膜支架至适当 的初始位置。此过程以副入路猪尾标记导管及主动脉根部造影辅助确 认,借助球囊与瓣膜支架中点标识协助定位(标识点与无冠窦或右冠 窦底标记导管平齐)0于180次/min快速起搏下,使收缩压降至50 mmHg左右后,术者稳定输送系统,助手快速充盈球囊使瓣膜支架打 开固定于主动脉瓣环后,回抽球囊,停止快速起搏,术后使用超声、 术中造影确认瓣膜、冠状动脉及瓣周漏等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后扩。 手术结束前常规血管造影排除入路血管并发症。对穿刺
17、血管预留缝合 器实施缝合或对切开血管实施外科缝合闭合。常规检测下肢动脉搏动 情况。第八部分TAVR术后抗栓策略抗栓治疗是人工瓣膜置入后预防瓣膜血栓形成及栓塞的重要手段, TAVR术后抗栓治疗必须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平衡血栓与出血的 风险。以生物材料及金属支架为主要构成的TAVR瓣膜,其抗栓治疗 亦可参考SAVR的方式。本指南参考美国2020 ACC/AHA瓣膜疾病 管理指南、2021 ESC/EACTS瓣膜疾病指南及我国专家共识与临床实 际情况,综合考虑内、外科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抗凝药物使用及管理经 验上的差异,对目前TAVR术后抗栓策略做出如下推荐(图2、3 )。注:VKA为维生素K拮抗剂2
18、无长期抗凝适应证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抗栓策略图3有长期抗凝适应证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抗栓策略一、不同类型患者TAVR术后的抗栓策略1 .无长期抗凝适应证的患者:(1 ) TAVR术后推荐长期口服阿司匹 林751 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推荐,证据级别A )45, 46, 47, 48, 49 。(2 )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采用阿司匹林75100 mg +氯毗格雷 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36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出血及血栓风 险调整),此后改为单联抗血小板药物(推荐阿司匹林75100 mg/d )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证据级别B) 45, 46, 47, 48, 4
19、9 。(3)血栓 风险高的患者,建议采用SAVR术后抗栓方案: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 , VKA )华法林抗凝36个月后,单联抗血 小板药物(推荐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建议, 证据级别B )150-55 o(4)合并冠心病且近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 PCI)患者:建议采用 口服阿司匹林75100 mg/d +氯叱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312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出血及血栓风险调整),后改为单联抗血 小板药物,阿司匹林75100 mg/d或氯毗格雷7
20、5 mg/d长期抗血 小板治疗(建议,证据级别B ) 146-49 o(5)TAVR术后不推荐阿司 匹林联合利伐沙班抗凝(不推荐,证据级别B)56。2 .对于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f AF )等长期抗凝适应证 的患者:(1 )推荐终身口服抗凝药,并可以依据患者CHA2DS2-VASC 评分,使用VKA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治疗(推荐,证据级别B ) 57 。(2)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近期行PCI且需要抗血小板 治疗的患者,应充分评估其血栓及出血风险:如果患者出血风险低, 已被多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1 。因其无需开胸、心脏 停跳和体外循环等优点,T
21、AVR成为无法实施外科手术或手术高危的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 AS )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aortic regurgitation , AR )患者的有效选择2-3 。近年来,随 着外科中危和低危AS患者TAVR循证证据的积累,最新的欧美瓣膜 性心脏病患者管理指南已经不再按外科危险分层来选择AS患者的手 术方式,而将年龄和预期寿命作为是否选择TAVR的主要因素4-5 。我国于2017年开始陆续有国产及进口 TAVR器械上市,虽然TAVR 技术的开展晚于国际水平,但是临床应用数量快速增长,并已开始在 各级医院逐步开展。在临床普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
22、南及 培训,且我国患者存在一些不同于欧美患者的独有特点,为TAVR技 术在中国的推广带来了挑战。为了规范TAVR技术的应用及提高医疗 质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联合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共同成立 TAVR临床实践指南联合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在广泛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 TAVR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临床医师,尤其是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 与重症医学等)、外科(心外科等)、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影像科、 超声科及其他与主动脉瓣疾病诊疗和管理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推荐 意见的应用目标人群为常见
23、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第一部分编写方法推荐给予口服抗凝药(优先推荐VKA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优先推荐 氯叱格雷75 mg/d ) 612个月,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缩短抗 血小板治疗时间至16个月(建议,证据级别B )158-62 o对于口服VKA抗凝的患者,进行严格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 INR )监测(包括便携式 INR 监测)及患者教育,在患者的抗凝管理中至关重要(推荐,证据级别A) 63O二、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及观察患者的抗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尤其强调通过影像 学技术及时诊断及发现TAVR术后抗栓治疗下的瓣叶血栓形成,其可
24、导致跨瓣压差的增加甚至瓣膜衰败。如果患者出现瓣叶血栓形成,在 评估下一步治疗方式前,建议将VKA作为抗凝方案的基础用药(建议, 证据级别 B ) 50-51 , 64-65 1 0三、个体化评估对于抗凝患者的个体化评估包括出血风险及血栓风险, 前者主要包括外周血管病变、慢性肾脏病、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后者主 要包括高脂血症、易栓症、左心耳血栓、合并AF等情况(推荐,证 据级别A)。第九部分并发症的防治一、瓣周漏瓣周漏是TAVR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与主动脉瓣疾病的病理解剖 及TAVR手术原理、器械类型及植入方式等相关。术前根据影像资料 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估,并选择适合的TAVR瓣膜类型和型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导管 主动脉 置换 临床 实践 指南 最全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