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docx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者的生活背景。2 .熟悉故事情节。3 .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等人物形象.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本文带有“自传”性质的写法。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道德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难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所有的看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 内心的最深处,
2、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大家知道狄更斯口中这个“最宠爱的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吗? 没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二、写作背景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叶涵盖英国 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该小说的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 命带来的显着成果,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但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 益凸显,凡此种种都在本书中有所揭示。三、作者介绍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狄更斯开的,“我”的存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作者情感表达上看,“我”作
3、为作者情感表达的代言者,传达了 作者的情感,且从侧面突出了特洛伍德和谋得斯通的形象特点。从讲述效果上看,以第一人称“我”讲述 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10/10 出身清贫之家,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狄更斯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地入校求学,后被迫 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 下议院的情况。狄更斯的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 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 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
4、,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他以其小说 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被后世奉为 “召唤人们1口1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狄更斯既是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 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儿童教唆犯费金、吝潞里斯克鲁奇、骗子金格尔、伪君子裴斯匿夫、债多不愁又乐 天知命的米考伯等。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占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 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文学界造成了轰动,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四、题目解说本文节选自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
5、尔(第十一章),这部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 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20个部分逐月发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 卫科波菲尔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 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 满善良、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五、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货行的位置特点以及与“我”一块儿做工的其他人物的特征,借此表现出“我” 遭人遗弃而去做童工的痛苦和羞辱感。第二部分(第6-53段),写“我”租下米考伯的房间后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得知他们的困难并成为 对方的知己。第三部分(第54段),抒发“我”的感想,强调一个人的经
6、历和遭遇有助于他本人的成功。六、全文分析1 .开篇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明确: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一是如今“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的“我”却对过去“像我这样小 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的事情感到“吃惊”;二是有才华的孩子“身心两伤”而无人替他说话。 作者借助对比,表现了 “我”对当时黑暗、缺乏怜惘之情的社会的批判。2 .第四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我”的伙伴们的情况,有何用意?02/10明确:在内容上,表现伙伴们都是出身社会底层;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因被抛弃做了童工而感到痛苦、 绝望做好铺垫。3 .第十六段中“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
7、巴比伦”这句话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明确:一是比喻,把“这个大都市”比作“迷宫”,形象地写出其道路的复杂难辨;二是借代,巴比伦本是古 代东方巴比伦王国的首都,这里的“现代巴比伦”代指英国的首都伦敦。4 .第31段中作者写米考伯太太总是向“我”诉说家庭困境,有何用意?明确:说明米考伯一家陷入困境而又无解决困境的有效行动;也说明“我”能理解和同情他们,因此深得米 考伯太太的信任。5 .结尾一句有何深刻含意?明确: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印证了大卫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 于作者自身
8、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6 .本文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自幼成为孤儿的大卫被继父虐待,在10岁时被送到伦敦一个货行 当童工,这对于“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大卫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他感到身心俱 伤,对当时“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的社会感到奇怪和不满。大卫感情细腻、聪明好学,在妈妈和老保姆的影响下,他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诚挚友爱。童工生 活的折磨,没有改变他坦荡、友爱、诚挚的高尚品格。他对处于困境中的不幸者米考伯夫妇深表同情,他 不但不厌倦米考伯太太向他反复诉苦的话,反而把这些话视为知心话:他在得知米考伯
9、一家生活困难到几 乎断粮的情况下,掏出自己剩余的不多的工资,真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他借给对方的; 他欢欣地听取米考伯太太的支使,并不止一次地为她典当银餐具换钱度口;米考伯先生因债务被捕入狱, 他前去探望并为对方的狱中处境而担忧;他最后在监狱附近租房,与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大P科波菲尔有自强不息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做童工虽然辛苦、屈辱,但大还是坚持了下来, 并领到了相应的工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还把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撰写成文,创造出了自己想象的世界。7 .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特点?明确:是滑稽可笑。他的外貌滑稽可笑,他长得“胖墩墩”的
10、;“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 蛋”。他的穿着滑稽可笑,他衣服破旧,但“衬衣硬领”颇为神气,他还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 的前襟上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他的言行更是滑稽可笑,他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 屈尊俯就的口气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二是债多不愁,得乐且乐。米考伯先生替各式各样的商家招揽生意,收入却很少,甚至有时候一无所 得,为了维持生存,他卖尽当空,颠沛流离,债主们经常上门叫骂,随时有被债主控告和被法警逮捕入狱 的危险。但他一生都在等待“机会”,“时来运转”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他得乐且乐、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 但机会却从来不曾在他面前出现。三是爱慕虚
11、荣,喜欢讲排场。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不得不变卖家当或四处举债。当陷入困境、债主们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 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而债主一走,他顷刻之间乂把皮鞋擦得程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他多 次向大卫传授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道理,可自己总是陷于债务之中不能自拔。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你对此写法的优劣有何认识?明确: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是小说常用的叙事策略。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主人公视 角(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小说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故事的好处在于,人
12、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读者也会把这当作他性格的 外现。课文节选部分以“我”叙事,让读者了解了 “我”做童工时的真实遭遇,了解了与“我”所接触的 工友们的状况,了解了 “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的个性特点、生活窘况以及“我”与他们的交往情谊。由于采用第一人称,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亲切的,主人公视角便于抒发情感,便于揭示主人公 自己的深层心理,比如,课文叙述到米考伯先生前来货行给大卫科波菲尔提供租房时,小说以大卫科 波菲尔的口吻说道:“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
13、太好了。”这就表 明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可以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感情,从而唤醍读者内心的感受,并引发读者思考提 供了方便。又比如,课文最后一段:“可是我亳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 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如此叙述,可以拉近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叙述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人物本身的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感;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 04/10的限制,处理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的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等的错位,结果就会不可信。由此生出 的另一
14、个缺陷是,第一人称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如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娜塔莎罗 斯托娃来作为小说总的叙述者。再者,第一人称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 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如木文就没有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肖像描写。七、中心思想小说通过讲述大卫科波菲尔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人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 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患难与共、自强不息等 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八、写作特点以情写实以实抒情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 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年高 语文 第三 单元 大卫 科波菲尔 节选 教案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