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劝学教案范文集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劝学教案范文集合8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劝学教案范文集合8篇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 3、学习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 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与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并划出不理解的部分与同学讨论; 2、 完成学习与评价“学习过程评价”相关内容和“积累与评价”1-4题; 3、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课本“问题探讨”第1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
2、们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来“劝学”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
3、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
4、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三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五、具体研习 (一)研习第一段。 1、诵读第一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
5、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6、学生齐读第一段。 (二)研习第二段。 1、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致:达到。绝:横渡。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请同学翻译) 6、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7、学生齐读第二段 (
6、三)研习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焉:。之:。 4、讨论。 这一段作者阐述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有哪些?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学生齐读第三段 六、问题探讨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理解成自主学习、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说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学习,从师而学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养”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拥有。 七、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习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
7、,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2、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作者连用很多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
8、们根据板书试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的好处。(课本第39页第3题) 3、完成学习与评价第25-26页,第5-6题。 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
9、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10、,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11、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使弯曲 规:测圆之器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即使 有:通“又” 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挺: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受绳:经墨线量过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靠
12、近,接近 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验,检查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知:通“智”,智慧 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
13、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须臾:片刻 跂:提起脚后跟 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明显,显著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借助,利用 舆:车 利足:脚步快 致:达到 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绝:渡 生:通“性”,资质,禀赋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
14、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
15、个层次。 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结合优化设计提供的相关材料及本文所体现的观点,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16、。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
17、设喻的运用。 提示: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
18、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 (2)学习的意义 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 对比 (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 专心 劝学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
19、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 学习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
20、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
21、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
22、”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通煣 有通又 知 是“智”的古字 暴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
23、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砺 参 省 跂 臾 螯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
24、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
25、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
26、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熟读课
27、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
28、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
29、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
30、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
31、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
32、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全部“练习”,并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劝学教案 篇4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
33、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
34、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前)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35、。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
36、研习课文 、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 金就砺( l)则利 参省(cn)(xng) 知(zh)明而行无过 须臾(x)( y ) 跂( q ) 彰(zhng) 舆( y )马 生
37、(xng )非异 跬( ku)步 骐骥( q )(j)驽马( n ) 锲(qi)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 ) 镂 ( lu )螯( o ) 蛇鳝( sh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
38、,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
39、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
40、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 一、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
41、,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