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的整理和程序.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计资料的整理和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资料的整理和程序.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 数据的概念与种类第二节 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第三节 统计表第四节 统计图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数据的概念与种类数据的概念与种类一、数据的概念与特点一、数据的概念与特点(一)数据的概念 数据即带有单位的数,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数或者测量所得到描述事物特征的数量依据。换句话说,数据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二)数据的特点l变异性 数据的变异性是指对客观事物观察或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其数值大小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表示出不同程度上的差异。l规律性 数据的规律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数值呈现出差异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
2、规律性,即数据的分布具有规律性。二、数据的种类二、数据的种类(一)按变量的测量水平分,可分为:称名变量、等级变量和比率变量l1.称名变量:是指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用 来划分、区别事物的不同种类所形成的变量。l例如:用“1”表示男性,用“0”表示女性。2.等级变量:又称顺序变量,是指在对事物的分类过程中,依据事物某种属性程度的大小排列顺序形成的变量。3.等距变量:是指在观测标识事物某一特定属性时,具有相对参照点、相等单位的变量。4.比率变量:是指既有绝对参照点,又有相同单位的变量。如物体的长度、重量、体积等。(二)按数据的获得方式分,可分成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l1.计数数据:是以计算个数的方式得到
3、的数据。如:学校数、教师数、学生数等。l2.测量数据:需要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来获得。如:身高、体重、考试分数等。(三)按数据分布的形式分,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l1.离散变量:是指在量尺上其取值有限且彼此不连续的数据。l特点:代数轴上可能取到的有限个点值;以整数的形式出现,小数或分数没有实际含义。l2.连续变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取值无限多的变量。l特点:代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具有实数的稠密性。确定实限的方法:连续变量取值的表述形式加上它最末一个数位的半个单位值,为实上限;减去它最末一个数位的半个单位值,为实下限。l例:确定连续变量取值19的实限。解:19的最末一个数位的单位值是1,
4、一半是0.5,所以19的上限是19+0.5=19.5,下限为19-0.5=18.5。即19的实际代表范围是18.5,19.5)这一左闭右开区间。练习:1.确定连续变量取值15.6的实限2.确定连续变量取值10.00的实限第二节 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一、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l首先,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对统计调查的进一步深化。l其次,统计资料的整理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二、统计资料整理的程序(一)分组 l分组:即根据研究的任务及统计事项内在的特征,按一定的标志把数据资料进行归类,将性质相同的数据归为一组。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l标志:指统计总体内各单位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单位的属性或特征。分为:品质标志和
5、数量标志。(二)汇总(三)列统计表 统计表:就是把统计指标和被说明的统计事项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如:学历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高中 初中合计人数 25 98 36 12 5 176表1 某中学教职工学历情况统计第三节 统计表一、统计表的作用与种类(一)统计表的作用 统计表作为统计资料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自下而上定期地向上级行政部门传送统计资料的重要载体。(二)统计表的种类1.简单表:又称单项表,只按一个标志简单列出调查单位(名称、地点)、时序(年、月)或统计指标名称的统计表。如:表 2 某中学教师20022005年度公开发表论文统计表 年份 篇数 2002 2003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资料 整理 程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