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管理与岗位评价原则bvnh.ppT





《企业薪酬管理与岗位评价原则bvnh.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薪酬管理与岗位评价原则bvnh.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讲师介绍讲师介绍刘俊刘俊广东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导广东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导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组长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组长1 1薪酬福利管理内容脉络薪酬福利管理内容脉络构成构成 内容内容2 2薪酬的概念薪酬的概念薪酬是劳动所得,是货币报酬和实物报酬的总和薪酬是劳动所得,是货币报酬和实物报酬的总和主要形式: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主要形式: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劳动分劳动分红、福利红、福利等等本质是交换或交易,必须服从市场交换规律本质是交换或交易,必须服从市场交换规律薪酬是企业
2、给予员工薪酬是企业给予员工报酬报酬的一种形式的一种形式工资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个薪酬的概念工资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个薪酬的概念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个人水平:职务、绩效、技术水平、工龄等个人水平:职务、绩效、技术水平、工龄等整体水平:外部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地区和整体水平:外部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需求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需求弹性;外部企业工资支付能力、企业薪酬策略、弹性;外部企业工资支付能力、企业薪酬策略、工会的力量工会的力量3 3薪酬管理的概念薪酬管理的概念薪酬管理的目的薪酬管理的目的薪酬管理与企业发展是
3、相辅相成薪酬管理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薪酬管理具有周期性薪酬管理具有周期性薪酬管理的原则薪酬管理的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等于或高于市场一般水平)对外具有竞争力(等于或高于市场一般水平)对内具有公正性(支付员工工作价值的薪酬)对内具有公正性(支付员工工作价值的薪酬)对员工具有激励性(拉开薪酬距离)对员工具有激励性(拉开薪酬距离)(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成本控制)4 4制定薪酬管理原则的工作程序制定薪酬管理原则的工作程序薪酬调查。这是第一步,了解市场的薪酬调查。这是第一步,了解市场的25%25%、50%50%、75%75%和和90%90%点处的薪酬水平点处的薪酬水平岗位分析与评价岗位分析与评价了解劳动力
4、需求关系了解劳动力需求关系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了解企业战略了解企业战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了解企业的价值观了解企业财力状况。保证企业财力能支付是前提了解企业财力状况。保证企业财力能支付是前提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制定薪酬管理原则制定薪酬管理原则5 5 助师助师 薪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酬管理的主要内容工资总额管理工资总额管理工资总额的构成包括工资总额的构成包括6 6部分部分,不包括保险、劳保、福利不包括保险、劳保、福利等费用等费用按国家规定管理按国家规定管理,企业不能随意更改企业不能随意更改确定方法确定方法:工资总额工资总额/销售额销售额,
5、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工资总额工资总额/附加值附加值内部员工薪酬水平管理内部员工薪酬水平管理实现价值交换,实现价值交换,体现对内公平体现对内公平正确做法正确做法:贡献大者贡献大者,回报多回报多确定内部的薪酬制度确定内部的薪酬制度包括工资结构、支付形式的管理包括工资结构、支付形式的管理日常薪酬管理工作日常薪酬管理工作包括薪酬的调查、统计、计划、调整等包括薪酬的调查、统计、计划、调整等6 6 管理师管理师 薪酬管理的内容薪酬管理的内容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核算7
6、 7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讲授内容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讲授内容岗位评价概述岗位评价概述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岗位评价的方法岗位评价的方法薪酬等级及薪酬等级划分的工作程序薪酬等级及薪酬等级划分的工作程序岗位评价的功能岗位评价的功能8 8岗位评价概述岗位评价概述岗位评价的概念岗位评价的概念对企业所设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相对价对企业所设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相对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对岗位价值的判断对岗位价值的判断;对象是岗位对象是岗位;基础是岗位分析基础是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目的岗位评价的目的确定岗位重要程度和工作人员符合岗位要求的程确定岗位重要程度和工作人员符合岗位要
7、求的程度,为改进管理和合理确定薪酬提供依据度,为改进管理和合理确定薪酬提供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应适时修改岗位评价的结果应适时修改岗位评价的原则岗位评价的原则针对岗位,不是岗位上的员工;让员工参与,以针对岗位,不是岗位上的员工;让员工参与,以便认同岗位评价结果;便认同岗位评价结果;结果应公开结果应公开9 9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进行岗位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进行岗位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P177P177)分析内容:任务、责任、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分析内容:任务、责任、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任职资格条件等工作环境、任职资格条件等结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结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
8、等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内容: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内容:6 6W1HW1H信息收集者:信息收集者:分析人员、任职者、上级主管分析人员、任职者、上级主管收集信息的方法:观察、面谈、典型事例等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观察、面谈、典型事例等方法 确定基准岗位和薪酬相关因素确定基准岗位和薪酬相关因素(由评价小组完成由评价小组完成)选择岗位评价方法进行岗位评价选择岗位评价方法进行岗位评价岗位排列法,岗位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岗位排列法,岗位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点法1010基准岗位和薪酬要素基准岗位和薪酬要素如何确定基准岗位如何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满足的条件:广泛分布于现有的岗位基准岗位满足的条件:广
9、泛分布于现有的岗位结构中,同时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的认结构中,同时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的认同;能代表岗位所包含的职能特性和要求同;能代表岗位所包含的职能特性和要求数量:一般为总岗位个数的数量:一般为总岗位个数的10-15%10-15%程序:基层(班组)报,评定小组定程序:基层(班组)报,评定小组定薪酬要素(岗位评价因素)薪酬要素(岗位评价因素)劳动管理:劳动的责任、技能、心理、强度、劳动管理:劳动的责任、技能、心理、强度、环境环境美国电气协会:技能、体能、责任、工作条件美国电气协会:技能、体能、责任、工作条件1111评价方法:岗位排列法评价方法:岗位排列法评价思路:先将岗位排序,再根据
10、财力评价思路:先将岗位排序,再根据财力给各个岗位赋值给各个岗位赋值特点:先排序,后定等特点:先排序,后定等适用于岗位少的小型企业适用于岗位少的小型企业缺点:主观判断性强,不精确缺点:主观判断性强,不精确方法方法定限排列法定限排列法成对排列法成对排列法1212成对排列法示例成对排列法示例步骤步骤1 1:画:画1 1张两维的表张两维的表步骤步骤2 2:两两比较:两两比较(难:(难:2 2;平:;平:1 1;不难:;不难:0 0)岗位岗位A AB BC CD DE EF F总额总额A A2 21 12 22 22 29 9B B0 00 00 01 10 01 1C C1 12 20 00 01 1
11、4 4D D0 02 22 21 12 27 7E E0 01 12 21 12 26 6F F0 02 21 10 00 03 31313成对排列法示例成对排列法示例步骤步骤3 3:根据总分排列出工作难度等级:根据总分排列出工作难度等级难度判断得分难度判断得分岗位名称岗位名称岗位等级岗位等级9 9A A6 67 7D D5 56 6E E4 44 4C C3 33 3F F2 21 1B B1 11414成对排列法示例成对排列法示例步骤步骤4 4:将所有测评人员意见加总求平均值,:将所有测评人员意见加总求平均值,依据平均值确定岗位等级序列依据平均值确定岗位等级序列岗位岗位A AB BC CD
12、 DE EF F评委甲评委甲9 91 14 47 76 63 3评委乙评委乙8 82 25 56 6-4 4评委丙评委丙7 73 35 56 65 54 4数值和数值和24246 61414191911111010评委数评委数3 33 33 33 32 23 3平均值平均值8 82 24.674.676.336.335.55.53.333.33等级排序等级排序1 16 64 42 23 35 51515岗位分类法岗位分类法定薪思路:先将岗位分类,再划等赋值定薪思路:先将岗位分类,再划等赋值岗位分类法的工作程序岗位分类法的工作程序特点:先定等,后归类特点:先定等,后归类此法需要有工作说明书和岗位
13、等级说明此法需要有工作说明书和岗位等级说明与排列法不同的是:强调的是工作类别的差与排列法不同的是:强调的是工作类别的差异,而不是单个工作的差异异,而不是单个工作的差异适用适用:岗位差异明显岗位差异明显;公共部门和大企业的管公共部门和大企业的管理岗位理岗位优点优点:简单明了简单明了,可避免出现明显的判断失误可避免出现明显的判断失误 缺点缺点:等级说明过于一般化等级说明过于一般化,易引起争议易引起争议1616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定薪思路:定薪思路:先分解比较要素,确定要素赋值标准,再将先分解比较要素,确定要素赋值标准,再将各各岗位与参照标准比较,得出各岗位要素的赋值,最后岗位与参照标准比较,得出各
14、岗位要素的赋值,最后将各要素的赋值相加将各要素的赋值相加应用最不普遍应用最不普遍要素比较法的工作程序要素比较法的工作程序获取岗位信息获取岗位信息确定薪酬要素确定薪酬要素(心理、身体、技术、职责、工作条件心理、身体、技术、职责、工作条件)选择关键基准岗位选择关键基准岗位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薪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根据薪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要素权重要素权重,由评价组定由评价组定)根据工资率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工资率将关键岗位排序根据两种排序结果选出不便于利用的关键岗位根据两种排序结果选出不便于利用的关键岗位(若两者差距若两者差距太大太大,不能作为关键岗位使
15、用不能作为关键岗位使用)确定岗位薪酬等级确定岗位薪酬等级(所有关键岗位依据薪酬要素分别确定所有关键岗位依据薪酬要素分别确定)使用岗位比较等级使用岗位比较等级(依照要素将其它岗位同关键岗位比较依照要素将其它岗位同关键岗位比较)1717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举例举例元元/小时小时技能技能努力努力责任责任工作条件工作条件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岗位岗位1 1岗位岗位2 2岗位岗位4 4 岗位岗位3 3(岗位岗位x x)岗位岗位1 1岗位岗位2 2岗位岗位4 4岗位岗位3
16、 3(岗位岗位x)x)岗位岗位l l(岗位岗位x)x)岗位岗位3 3岗位岗位2 2 岗位岗位4 4岗位岗位3 3岗位岗位4 4岗位岗位2 2(岗位岗位x)x)岗位岗位1 1每小时工资每小时工资岗位岗位1 1 4+2+3+10=19 4+2+3+10=19岗位岗位2 2 5+3+10+5=23 5+3+10+5=23岗位岗位3 3 16+6+8+1=31 16+6+8+1=31岗位岗位4 413+4+13+2=3213+4+13+2=321818要素计点法要素计点法定薪思路:先分解要素,确定要素的权重及等级标定薪思路:先分解要素,确定要素的权重及等级标准,再确定岗位点数,最后按点计值准,再确定岗
17、位点数,最后按点计值企业中最常用的岗位评价方法企业中最常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确定要评价的岗位系列确定要评价的岗位系列(不同系列不同方案不同系列不同方案)搜集岗位信息搜集岗位信息(包括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等包括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等)选择薪酬要素选择薪酬要素(不同岗位系列薪酬要素不同不同岗位系列薪酬要素不同)界定薪酬要素界定薪酬要素(通常由人力专家做通常由人力专家做)确定要素等级确定要素等级(将最末一级子要素分等将最末一级子要素分等)确定要素的相对价值,即确定每个要素权重确定要素的相对价值,即确定每个要素权重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总点数乘权重得此子
18、要总点数乘权重得此子要素最高等级的点数素最高等级的点数,再以等差形式确定其余等级点数再以等差形式确定其余等级点数)编写岗位评价指导手册编写岗位评价指导手册1919关键关键因素因素子因素子因素权权重重1 1级级2 2级级3 3级级4 4级级5 5级级搬运工搬运工等级等级点数点数技能技能教育程度教育程度1414141428284242565670701 11414经验经验222222224444666688881101101 12222知识知识1414141428284242565670701 11414努力努力生理因素生理因素1010101020203030404050505 55050心理因素
19、心理因素5 55 510101515202025251 15 5责任责任对设备和过程的对设备和过程的5 55 510101515202025252 21010对材料和产品的对材料和产品的5 55 510101515202025252 21010对他人安全的对他人安全的5 55 510101515202025251 15 5对他人工作的对他人工作的5 55 510101515202025251 15 5工作工作条件条件工作场所条件工作场所条件1010101020203030404050504 44040危险性危险性5 55 510101515202025254 42020总计总计50050019
20、5195点数计算表点数计算表2020薪酬等级划分薪酬等级划分为薪酬管理方便为薪酬管理方便,往往将往往将岗位评价结果接近的岗位岗位评价结果接近的岗位定为一个等级定为一个等级,从而划分出若干岗位等级。从而划分出若干岗位等级。薪酬等薪酬等级往往与岗位等级相对应级往往与岗位等级相对应薪酬等级类型薪酬等级类型分层式分层式:等级多等级多,员工薪酬随级别升而提高;员工薪酬随级别升而提高;在成在成熟的、等级型企业中常用熟的、等级型企业中常用宽泛式宽泛式:等级少等级少,员工薪酬随纵升横调而提高;员工薪酬随纵升横调而提高;在在不成熟、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中常见不成熟、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中常见薪酬等级划分的工作程序薪
21、酬等级划分的工作程序(师师P176)P176)决定岗位是否分系列划分薪酬等级决定岗位是否分系列划分薪酬等级不分系列:结果对接;分系列:直接排不分系列:结果对接;分系列:直接排划分薪酬等级划分薪酬等级:评价点数相近分为一个等级评价点数相近分为一个等级2121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岗位评价结果的形式岗位评价结果的形式分值分值:要素计点法要素计点法等级等级:岗位分类法岗位分类法排序排序:岗位排列法岗位排列法岗位与薪酬对应关系岗位与薪酬对应关系 直线直线曲线曲线2222岗位评价的功能岗位评价的功能在企业内建立一般的薪酬标准,使之与同地区、在企业内建立一般的薪酬标准,使之与同地
22、区、同行业类似企业保持同等水平同行业类似企业保持同等水平,从而符合所在从而符合所在地区的平均水平地区的平均水平 在企业内确定工作岗位之间的在企业内确定工作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及相对薪酬差距及相对价值价值使新增的机构与原有的岗位保持适当的薪酬相使新增的机构与原有的岗位保持适当的薪酬相对性对性2323薪薪酬酬等级等级600600750750750750顶薪点顶薪点顶薪点顶薪点起薪点起薪点起薪点起薪点点距点距点距点距中位点中位点中位点中位点薪酬幅度薪酬幅度薪酬幅度薪酬幅度=顶顶顶顶-起起起起规律:不同等级规律:不同等级规律:不同等级规律:不同等级幅度拉宽;同一幅度拉宽;同一幅度拉宽;同一幅度拉宽;同一
23、等级之间薪酬差等级之间薪酬差等级之间薪酬差等级之间薪酬差距加大距加大距加大距加大薪酬幅度范围(薪幅薪酬幅度范围(薪幅薪酬幅度范围(薪幅薪酬幅度范围(薪幅百分率)百分率)百分率)百分率)25%25%25%25%等级重叠度等级重叠度等级重叠度等级重叠度(一般规律,(一般规律,(一般规律,(一般规律,新理念)新理念)新理念)新理念)720720720720900900900900级差(级差(级差(级差(20%20%20%20%)1 1 1 12 2 2 23 3 3 34 4 4 45 5 5 56 6 6 6相关概念档档次次2424相关结论相关结论级差可为绝对额,也可为级差百分比或等级系数级差可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薪酬 管理 岗位 评价 原则 bvnh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