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
《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节白虎汤类方第1 页,本讲稿共22 页 阳明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邪 热炽盛的极期阶段。以胃家实为主要病理机转,其性质为里、热、实证。一、定义:阳明病概说第2 页,本讲稿共22 页二、阳明病的形成阳明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1、太阳、少阳失治或误治,伤津 化燥转 属阳明。2、本经自感:里热素盛,感邪后 易于入里化热化燥。3、阴病转出:以太阴转出阳明者 居多。第3 页,本讲稿共22 页三、阳明病分类:本证热证实证有热无积之无形邪热。(白虎汤证、白虎加参汤证等。)有热有积之有形实邪。(三承气汤证等。)兼变证:发黄证、血热证等。四、阳明病治法:热证实证清其里热(“热者清之”)攻泻里实(“留者攻之”)
2、兼变证随证施治。第4 页,本讲稿共22 页 第七节 白虎汤类方第5 页,本讲稿共22 页 白虎汤类(3方)1、白虎汤 2、白虎加人参汤 3、竹叶石膏汤第6 页,本讲稿共22 页 11、白虎汤、白虎汤【原文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176)【词解词解】表有热,里有寒:当是表里俱热。表有热,里有寒:当是表里俱热。【提要提要】论阳明表里俱热的证治。论阳明表里俱热的证治。【释义释义】本条以脉象说明症状,同时阐述其病机。本条以脉象说明症状,同时阐述其病机。第7 页,本讲稿共22 页 伤寒:泛指外感病;伤寒:泛指外感病;脉浮滑
3、:浮为热盛于外,其证当见身热、汗自 脉浮滑:浮为热盛于外,其证当见身热、汗自 出、不恶寒、反恶热;滑为里热,其证出、不恶寒、反恶热;滑为里热,其证 当有心烦、舌上干燥、大渴等。当有心烦、舌上干燥、大渴等。表有热,里有寒:当校勘,历代有将表有热,里有寒:当校勘,历代有将“寒寒”作邪字作邪字 讲,有直接改为热字,以方测证,白虎为讲,有直接改为热字,以方测证,白虎为 甘寒重剂,只能用于里热重证,禁用于里甘寒重剂,只能用于里热重证,禁用于里 寒证。因此,本句当是表里俱热。寒证。因此,本句当是表里俱热。第8 页,本讲稿共22 页【治法治法】辛寒清热辛寒清热【方药 方药】知母六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4、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日三服 第9 页,本讲稿共22 页【方义方义】生石膏味辛甘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甘生石膏味辛甘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甘则清热不伤津,故此一味药就能清解表里内外之热,则清热不伤津,故此一味药就能清解表里内外之热,且不伤津;且不伤津;知母苦寒而润,清热滋养阴液,与石膏配伍清阳知母苦寒而润,清热滋养阴液,与石膏配伍清阳明大热不伤津;明大热不伤津;炙甘草、粳米甘温,益气和中,且避免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甘温,益气和中,且避免石膏知
5、母大寒伤及脾胃。大寒伤及脾胃。第10 页,本讲稿共22 页【原文】三 阳 合 病,腹 满,身 重,难 以 转 侧。口 不 仁,面 垢,谵 语,遗 尿。发 汗 则 谵 语,下 之 则 额 上生 汗,手 足 逆 冷。若 自 汗 出 者,白 虎 汤 主 之。(219)【词解】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面垢:面部如蒙油垢。谵语:金匮玉函经“谵语”下有“甚”字。【提要】论三阳合病,邪热偏重阳明 的证治及禁例。第1 1 页,本讲稿共22 页【释义】主证: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热盛伤津耗气,经气壅滞。热壅气滞。胃热灼津耗气。热蒸汗浊。邪热上扰神明。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热迫津泄。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白虎 汤类方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