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赤壁赋》教师用书.pdf
《人教版《赤壁赋》教师用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赤壁赋》教师用书.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赤壁赋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 赤壁赋 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 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 赤壁赋或 前赤壁赋,称 后 一篇 为 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全文分作五段。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 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
2、诵 诗经月出首 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 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 所 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 勃 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 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乂像长了
3、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 其 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 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 上 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
4、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 人 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 短歌行 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
5、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 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 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 襄阳歌
7、:“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 自 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 赤壁赋来。二、问题探究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
8、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缗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
9、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帖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 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
10、种安排有什么作用?第 2 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第 3 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 4 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11、,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漏波澜。第 5 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
12、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关于练习一 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 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设题意图:本题期望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体会文中的情感线索,并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所阐发的哲理。参考答案: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第 3 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
13、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 4 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二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
14、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1.白露稹江,水光裁天。级一苇之所如,透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倬鱼虾而发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蟆螂于天地,渺迨浮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穹。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申,目遇之而成自,取之而攀,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示例中的“对 文 开 始,引导学生 在 学 习 本 文 时 留 心 语 言 技 巧,并能仔细品味
15、其妙处。参考答案:“白 露 梗 江,水光接天”结 构 相 同,“横”和“接”都 是 动 词,意 义 相 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翔 一 苇 之 所 如,季 万顷之茫然 结 构 相 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啰 鱼 虾 而家麋鹿”,“侣”和“友”是 近 义 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 蜉 辨 于 天 地,渺迨净之一粟。哀吾生之 缈 奥,羡长江之无多”,加 点 词 语 的 意 义 是 相 反 的,蜉 螭 渺 小,沧 海 博 大;须 臾 短 暂,无穷永恒。耳 得 之 而 为 事,目 遇 之 而 成 自,取 之 无 笨,用 之 下 写 ,声 色 相 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韵味相同、相
16、对 或 相 反 的 词 语 和 句 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 对 举,起到对比、突出、强 调 的 作 用,读 起 来 也 音 韵 铿 锵,琅琅上口。三 下 面 是 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的景色有什么不 同。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 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 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
17、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设题意图:这一题紧扣课文作适当拓展。引 导 学 生 扩大阅读视野,初步涉猎和学习比较鉴赏。参考答案:两 赋 写 景 的 主 要 句 子 是:前赋“清 风 徐 来,水波不兴”。“月 出 于 东 山 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露 横 江,水光接天。纵 一 苇 之 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后 赋:“霜露 既 降,木叶尽脱,人 影 在 地,仰见明月。”“江 流 有 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所写之景,限 于 舟 中,字字初秋之色;后赋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初冬之状。四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作。如何
18、看 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设题意图: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期望学生了解“作家命运”与 文章练达”的 关 系,实际上也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参考答案:可联系司马迁 报任安书 中的句子理解。盖文王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 原 放 逐,乃 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 国语;孙 子 膑 脚,兵法修 列;不 韦 迁 蜀,世 传 吕览;韩 非 囚 秦,说难 孤愤;诗三 百 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通 过 举 例,重点讨论“穷”和“工”的内在联系。教学建议一、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词语、句意,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赋”的韵味。边读边标出句
19、子韵脚,画 出 使 用“对文”的句子,画出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可分角色朗读,如主客分读。二、可以和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 比阅读,加深理解。可 以结合“研讨与练习三”,与 后赤壁赋对比阅读,结合前人对两赋的评论,以论高下。还 可 以 与 兰亭集序的感情变化对比阅读,找出其中相同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三、默写、积累名句。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 如 缕 ,“杯盘狼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等。有关资料一、作 者 介 绍(刘乃昌)苏 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
20、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 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嘉 祐 元 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 宁 二 年(1069)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
21、而 反 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 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 还 提 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 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舒亶、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
22、,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祐,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
23、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 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迪I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祐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储州(今海南僧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
24、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 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 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
25、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轼悟。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 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然而这正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赋 人教版 教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