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语文(滕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考语文(滕威).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高考语文选做题分析与策略滕威 教授近三年选做题分析 文学类与实用类选文差别不明晰 整体难度降低,尤其文学类 选择文学类考生比重上升答卷情况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际提交有效卷256868份,占39.62%;实用类文本阅读实际提交有效卷384334 份,占58.28%;合共提交有效卷641202 份,漏涂卡或者涂错卡的有7147 份。第16-18 题(满分15 分),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考查的体裁是散文。平均分:8.80 分。难度:0.59 标准差:2.71 满分:445 人 满分率:0.17%及格(9-15 分):154527 人 及格率:60%0 分:1193 人0 分率:0.46%
2、9-11 分人最多。45.6%平均分较去年略有降低。第19-21 题(满分15 分),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考查的体裁是新闻访谈。平均分:8.55 分。难度:0.57 标准差:2.40 满分:352 人 满分率:0.09%及格(9-15 分):213798 人 及格率:55.63%0 分:2320 人0 分率:0.6%8-10 分197214 占51%。平均分较去年略有提高。试卷文本分析 相比2011 严冬海猎和梁宗岱先生;2010 面包和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文本难度降低,题目难度也降低。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写贾母带着大观园一干人等秋游大观园,船行荇叶渚,宝玉嫌水里的破荷叶可恨,怪下人怎么不拔去,
3、宝钗赶忙出来打圆场说:“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偏黛玉有不同的看法,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妹妹既然发话了,宝玉哪有不从的道理?话立刻就变了,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到吃,还得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还有荷叶茶,跟减肥有关,祖国医学历来都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据说曾有胖美眉喝荷叶茶二十天时间减十多斤体重的成功案例。既不需要节食,又能有效瘦身,对
4、身体还无害,而所要做的只是每天喝点荷叶茶就行,这对于诸多爱美女士而言,实在算是个大大的福音。16 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4 分)分成四个给分点。1.点明季节;2.描写(展现、呈现、表现)了优美的风景;营造古雅(清雅、静雅)的意境(氛围)。答对两点即可。3.引出下文,铺垫。4.映衬残荷的美。答题细则分析17 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5 分)1.新荷美,水中生物。(2 点)2.新荷让孩子们玩耍、快乐。(2 点)3.实用价值(吃和用)。(2 点)答出5 个给满分。18 在第段和第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
5、析(6 分)第一段我的感受,是正面肯定的。1 分 第二段我的感受,是消极漠然的。1 分 原因:文学作品、审美经验、我的年龄变化,我的心境变化。要突出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没有对比,最多得3 分。实用类分析 昨天,是第25 个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教师的学问之道,关系到大学的学术精神;而大学的学术面貌,是整个社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直接反映。走出学术浮躁,优化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解放周末:这种感谢与致敬,是否也蕴含着一种关于“教
6、师、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德”的价值取向?秦绍德:可以这么理解。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对“博学而笃志”的一种理解是,做学问要有专一的志向。这志向不受干扰,不受外界诱惑,专心致志,为探求学问奉献一生,为捍卫真理耗尽心血。我认为,这一精神在当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解放周末:您的自豪肯定有不少根据。秦绍德:比如,谭其骧领头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文化工程,从1955 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86 年,历时31 年,所有参与的学者都从黑发变为白头,最后形成的煌煌册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个基础工程就是二十四史点校。又比如,陆谷孙教授主持编撰英
7、汉大辞典,历时17 年。在此过程中,6 个正副主编中有5 人离开,只有陆谷孙坚持到最后。17 年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最终,这部高质量的权威辞书成了联合国专用工具书。还有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从1980 年到2005 年,不断修订。蒋先生直到86 岁高龄,还在伏案修改文稿。20 多年来,这本教材一共出版了13 版,发行量达到2000 万册,影响了几代经济学人。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治学必须遵循怎样的规律?秦绍德:所谓学问也好,学术也好,实际上是对规律的探索,需要时间观察、收集、思考,然后加以总结。而且,这种总结还需要时间检验,反复论述,反复修正,才能形成经典
8、。复旦大学鼓励教师写“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就必须要有时间积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似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称赞某位学者的学问时,动辄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者“包容一切的完整体系”这样的词汇。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今人的学问一定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只有把前人的学问都吃透了,才有可能作出更深的探索,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登更高的台阶。同样,“包容一切的体系”也是不可能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批判了杜林企图构建囊括一切的科学体系,认为这是愚蠢可笑的。解放周末: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秦绍德:这种“求实”,不仅是从书本中求实,还要求实于实践,也就
9、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上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解放周末:“炒”热的热,是虚热。秦绍德:对,是狂热、燥热。只有出于对兴趣的追求,基于对价值的坚守,才能耐得住寂寞解放周末:“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秦绍德:是的,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教诲。包括我们复旦的苏步青、周谷城等前辈。我记得1965 年进入复旦的时候,我就曾在校刊上看到,中文系蒋天枢教授对他的研究生讲过
10、一句话:“要甘于坐冷板凳,肯坐冷板凳”,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你要坐冷板凳,就要准备牺牲眼前的利益,可能要拒绝很多诱惑,可能会错过很多机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机遇和诱惑很多,每一个机遇都想抓住不放,每一个诱惑都想尝试一番,那就不可能坐得住冷板凳。“甘”与“肯”,意味着选择,更意味着牺牲。解放周末:这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绍德:是的。当然,借用学者眼光,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评点,这是可以的。学者的发言,能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起到正面宣示的作用。而媒体对学者观点的适当传播,也能提升媒体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学术境界。秦绍德: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学校的态度是,鼓励
11、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对此,我们有两句话:第一,要写传世之作;第二,要发警世之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学者应当发表真知灼见,提供给政府作决策参考,提供给社会行为和公民思维作参考。解放周末: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秦绍德:对。当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振聋发聩的意见,对于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的互动中,也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可以,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能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要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
12、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文共分8 部分:做学问,就要甘坐“冷板凳”那些“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 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对学术生态造成了伤害 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都无法“百度化”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学者在媒体上发言,既要有真知灼见,也不要成为“媒体学者”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实用类 19 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 分)做学问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对学问要有兴趣,热爱学术 媒体与学者之间 应形成良性关系。20 秦绍德
13、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 分)从媒体方面讲,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1 分),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1 分)从学者方面讲,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1分),失去学术界限,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1 分)。意思答对即可。21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先答出倡导的内容:秦绍德针对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学精神。2 分 针对社会浮躁,倡导静心求实。2 分 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1 分 不仅时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乎教师”。1 分备考建议 文本细读,抓住关键字句。整体把握作品精神。(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答案一定要层次清晰。充分理解出题人意图。答案与题目应有逻辑上的连续性。15 分14 分样卷样卷之19(5-1 分)20(4-1 分)21(6-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