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pdf(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
2、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 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
3、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全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
4、求倒数的方法。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0
5、.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 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一、位 置(2课时)二、分数乘法(1 2课时)1 .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2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三、分数除法(1 3课时)1 .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2 .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3 .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四、圆(8课时)1 .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2 .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3 .圆的
6、面积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五、百 分 数(1 5课时)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六、统 计(2课忖)合理存款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 复 习(4课时)第一单元 位置【教学目标】1 .知道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在现实情景中感受并学会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确定物体的位置。2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3 .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根据,能在方格纸上用一对数确定位置。【教学重点】1 .学
7、会 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难点】1 .会根据“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儿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描述位置的方法找到相应位置。2 .理解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课时安排】位 置(2课时)课 题位 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 在 具 体 情 境 中 学 会 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 .知道可以
8、在平面上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点学 会 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会 根 据“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描述位置的方法找到相应位置。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1.哪个位$2.活 中,什么位1主要内彳二、1.54321(1(2看一看彳2.中的经4第二列、出张亮3.张亮是彳的列数1强在第14.
9、确定第J-、1.典、口华字典创设情境,引出新知。放投影片并讲解:一位老师到图书馆借书,他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在1,然后管理员告诉他放工具书的书架在右面第三排引入本课学习:管理员所说的右面的第三排就是这个书架的位置。在生E何物体都有它的位置。同学们可以联想一下自己家里的各种家具摆放在那 么,我们是怎么来确定这些物体的位置的呢?这就是这节课学习的黑(板书课题)例题展示。投 影 展 示 例1的内容,题意如下图:X X 熊民 X X X X X X X XX X X X 王艳 X X X X X XXX张亮 XX赵强 XX李刚X X 周明 X X X X X X X IX X李 小 冬X X X X
10、X X王宏伟)知道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吗?)如 果 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吗?勺什么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可以知道,横 排 为 行,竖排为列。这 是 我 们 在r i常生活佥。由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横排与竖排去寻找张亮同学的位置。知道他在第三行,就可以按一般经验从左起为第一列,从前起为第一行来指同学。引导学生一起解题:如 果 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根据上一问可知,生第二列、第 三 行,那 么,(2,3)中的两个数分别表示的就是张亮所在由行数。由此可知,王艳在第三列、第四行,就 可 以 表 示 为(3,4);赵叫列、第三行,就 可
11、以 表 示 为(4,3)。引导学生对刚才的方法进行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L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投影仪出示一个图书架的情景:架子上分别放着一些书,有 成语字合里波特、新华字典、百科全书等 书 籍。提 问:成语字典、新、百科全书在 哪 里?怎么来确定它们的位置?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习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3.让学生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四、反馈练习。1.请你用手中的水彩笔涂出下列点:第一排第二个第三排第四个第四排第一个第二排第二个第五排第三个第四排第五个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 O
12、O O 0 O OO O O O O2.说说中国象棋中的每一个棋子在棋盘中的位置。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主要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关系。因为确定位置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所以主要通过生活情境来分析问题。通过实践,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并且知道了确定位置是建立在对一些方位关系的认知基础上的。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位 置(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2 .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难点理
13、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 .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地方会在大门口挂出示意图,这个图简单地标注了该区域的各个地方。这个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2 .引入新课:我们在上个课时学习了如何用“第几排第几列”、“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法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同时初步学习了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认识示意图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二、例题展示1.例2.把题目的内容展示在投影仪上。如下图:动物园示
14、意图65熊猫馆4 大象馆 海洋馆32猴山.1.大门0 1 2 3 4 5 6(1)如 果 用(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2)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 禽 馆(1,1)猩 猩 馆(0,3)狮 虎 山(4,3)2 .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横排与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确定某一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3 .提示:坐标点的数值成对地表示时一般都先写纵轴对应的数字,再写横轴对应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熊 猫 馆(3,5
15、)大 象 馆(2,4)海 洋 馆(6,4)猴 山(2,2)4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数值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知道其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由前面知可以从图中找到各个场馆对应的数,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字的确定找到对应的位置呢?让学生思考,并完成第二小题内容,在图中标明这些场馆的位置:飞 禽 馆(1,1),猩 猩 馆(0,3),狮 虎 山(4,3)。5.总结:通过例题可知,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要找的地方的位置。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1.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思考各点坐标的位置与数值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在图中找到各字母所在
16、位置在图中对应坐标的数字。四、反馈练习。1 .-本地图册中的地名索弓I,如天文馆(1 6-B 3)表 示1 6页B 3,少年宫(1 7-B 4)表 示1 7页B 4,写出图中各地点在地图册上的位置,指明它在书的哪里。2 .图中图书馆所在位置可以用(4,3)表示。它在学校以东4 0 0 m,再往北3 0 0 m处。按照这种方式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的位置。五、课堂小结本课时主要联系生活情景,引入坐标来确定位置。在学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
17、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法。2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便计算。3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计算。2 .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3 .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乘法中约分的意义。2 .能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会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3 .理解倒数的意义。【课时安排】1 .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18、2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3.倒 数 的 认 识(1课时左右)整 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课 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桑整数的计算法则。3 .在猜想、验证、总结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概括的能力,并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答实际问题,并推导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一、铺垫复习。1.5个1 2是多少?(列出两种算式)2.1 2 X 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3.6个3是多少?7
19、个2是多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由此得出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4.提问::+:+!,答案是多少?O O O二、创设情境。21.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五。人 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儿分之儿?(教师用教具演示教材例1)2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自主探究: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怎样列式更简便些?联系前面做的题,你有什么新的认识?3 .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 2 2 2(1)列加法算式:JY+(表示3个 连加的和是多少)。2 2(2)列乘法算式:X 3 (也表示3个 五 连加的和是多少)。可见列乘
20、法算式更简便一些。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所不同的是相同的加数是分数。三、教学新课。1.导入:以前我们在理解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习分数乘法。那么,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法又是怎样计算的?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板书课题)2 .要求学生计算铺垫复习中的两道题,并写出计算过程,然后出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式并提问:是把6个3或者7个2一个一个加起来得到的吗?(1)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能不能省略一些步骤,照样可以算出得数?(想好后,同桌同学可讨论一下)(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上述三个
21、算式后想一想:计算分数乘整数时有什么规律吗?(板书三个算式,进行直观形象的比较)3 .3个 需 的 和 是 多 少?3个;的 和 呢?4.师生讨论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四、理解算理,总结法则。1.在黑板上写出例1的整个计算过程,并给学生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意义。2 2,2,2 2+2+211 义3-u+n+JJ-n2X3 _ _6_11-112.试一试:X3=;X3=在学生解答后进行板书,让学生核对自己盼计算过程。3.在一定数量的实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计算法则。总结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改写算式。4 4 4 4
22、三 十 三+三+三=()5 5 5 53,3 3 3 3 3 3 3=8 8 8 8 8 8 8 82.计算。3 17 X 2 8 X 33.一条路,每天修全长的1,4天能修全长的多少?六、课堂小结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体会这一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最后总结出本课时关于分数乘整数的主要内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儿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约分教学目标1.理解约分的意义。2.在对分数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操作教会学生在运算中进
23、行约分。重点在运算的过程中采用约分使得运算简化。难点理解分数乘法中约分的意义。教学时间、时数1 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一、铺垫复习1.算 式 3 X 3 的意义是什么?7 X 3 的答案是多少?2.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个课时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算理和法则,对己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引入约分的问题。33.-X 6,如何运算得出答案?O5冠X 2,如何运算得出答案?(提出问题,暂不解答)二、探究新知。1.投影创设情境:小红生日当天,妈妈买回一个大蛋糕,小红和爸爸、妈妈 各 吃:块,3 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怎么解决问题?应该如
24、何列式?为什么?如何计算得出答案?3.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皿-1 1X3 3 1算 法:c X 3 a r,6 6 6 21八 2一 1 lx s 1算法一:X 3 9b N2由此可见,算法一是先计算,后化简,算法二是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明显地,算法二更为简洁。5.拓展训练:2g X 3,答案是多少?37 X 2,答案是多少?O6.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总结法则。(1)分小组探究,1 X 3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2)全班交流,总结归纳。(3)总结计算法则。组织学生同桌或者分组讨论,得出本课时关于约分的结论:在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
25、算。三、教学新课1.导 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和运算法则。那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上面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中的约分。(板书课题)2 .要求学生计算上述两题,并写出计算过程,然后把两题的运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在计算中使得问题简单,板书两题的运算过程)33 3 X H 98 *6 8 -4415 0 5义 区 51 2 X2-四-663.(用师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我们知道了,在分数乘法中,为了使运算简便,避免计算中因为数字复杂的问题使得答案出现错误,可以在分数乘法中对能够约分的算式先约分,然后计算。四、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