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概论cezh.pptx
《石油加工概论cezh.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加工概论cezh.pptx(1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油加工概论(第一部分)张 孔 远1596683*1350895*第四章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使用要求第一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从石油中能得到上千种产品,我国现将石油产品分为以下六大类:(1)燃料(F)包括汽油、柴油、喷气燃料(航空煤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灯用煤油、燃料油等。燃料的数量约占石油产品的80,其中发动机燃料占60%石油产品的分类(2)润滑剂及有关产品(L)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主要用于降低机械部件的摩擦和防止磨损,以减少能耗、延长机械寿命。产量不多,仅占石油产品总量的2左右,但品种达数百种之多。(3)石油沥青(B)用于道路、建筑和防水等方面,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3。(4)石油蜡(W)轻工、化
2、工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产量约占总量1(5)石油焦(C)制造炼铝和炼钢用电极,其产量约为2。(6)溶剂和化工原料(S)占石油产品产量的10,包括制取乙烯的原料轻 油、石油芳烃和各种溶剂油。G:气体燃料甲烷或乙烷或其混合气 L:液化气燃料C3、C4烷烃和/或烯烃 D:馏分燃料汽、煤、柴、重馏分油 R:残渣燃料蒸馏残油组成的石油燃料燃料的分类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汽油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压缩式发动机燃料-柴油发动机燃料(馏分燃料)的分类第二节石油燃料及其使用要求2.1 汽 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又称点燃式发动机,主要用于轻型汽车、摩托车、小型飞机和快艇。u上止点:活塞在气缸中上行所能达到的最高位
3、置,此时气缸中的容积为燃烧室的体积V2。u下止点:活塞在气缸中下行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此时气缸中的容积为气缸的总体积V1。u压缩比:V1/V2,表征汽油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u冲程: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汽油机上止点与下止点示意图 u进气过程:活塞由上止点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汽油在喉管处与空气混合,然后进入混合室;在混合室内汽油开始气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进气阀启开,可燃性混合气经进气阀进入气缸,被气缸和活塞等高温机件及残余废气加热,进气终了的混合气温度可达85130。u压缩过程:活塞由下止点 运行至上止点,进气阀与排气阀关闭,气缸内可燃性混合气被
4、压缩,温度与压力逐渐升高。压缩终了时,可燃性混合气的温度与压力取决于压缩比,一般压力P=0.71.5MPa,温度T=300450。压缩终了活塞接近上止点,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即刻点燃混合气,混合气剧烈燃烧,火焰以2030m/s的速度向四周传播。气缸内最高温度可达20002500,最高压力可达3.04.0MPa。高温高压气体使活塞由上止点运行至下止点。活塞的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而对外做功。活塞达到下止点时,做功过程结束,燃气的温度降至9001200,压力降至0.40.5MPa。做功过程(点火燃烧)u排气过程:做功结束后,排气阀启开,活塞由下止点运行至上止点。燃烧后的废气被排出气缸,排出的废气温度为
5、700800。u汽油机经历进气、压缩、膨胀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之后,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u一般汽油机都是由四个或六个气缸按一定顺序组合而连续进行工作的。u蒸发性能良好;u燃烧性能良好,不产生爆震;u储存安定性好,生成胶质的倾向小;u对发动机没有腐蚀性。汽油机对其燃料的要求汽油的蒸发性 汽油在进入气缸之前,能迅速气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一般汽油在进气管中的停留时间为0.0050.05秒,在气缸中的停留时间为0.020.03秒。如果汽油的蒸发性太差,汽油气化不完全,导致汽油机的功率降低,起动和加速都较困难。如果汽油的蒸发性太强,汽油在输油管中因气化而产生气阻,造成供油不足。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
6、质量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馏程馏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大体反映汽油的沸点范围和蒸发性能。(1)10%的馏出温度 表示汽油中低沸点组分含量。反映启动性能。保证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与产生气阻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车用汽油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 汽油的10%馏出温度与发动机迅速起动的最低温度的关系 10%馏出温度,54 60 66 71 77 82最低起动温度,-21-17-13-9-6-2汽油10%馏出温度与开始产生气阻温度的关系 10%馏 出 温 度,40 50 60 70 80开始产生气阻温度,-13+7+27+47+67(2)50%的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反映汽油机起动后升温时间长短以及
7、加速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的质量指标。50%馏出温度低,在正常温度下汽油能较多地蒸发,起动时参加燃烧的汽油数量多,发出的热量较多,可缩短汽油机的升温时间,即发动机预热较快,加速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柔和,也不致熄火,同时耗油量也降低。50%馏出温度过高,使汽油机在加速过程中的供油量急剧增加而导致大部分汽油不能气化,燃烧不完全,严重时还会突然熄火。我国车用汽油规定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3)90%馏出温度和干点(终馏点)表示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燃烧是否完全和发动机磨损有一定关系的质量指标。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过高,重组分较多,它们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容易形成积炭,排气冒黑烟,导致油
8、耗增加,燃料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时没有蒸发的汽油重组分流入曲轴箱稀释润滑油而加大汽油机活塞的磨损。我国车用汽油规定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干点不高于205蒸气压主要是由汽油中的轻质组分所产生,蒸气压高,表明汽油中含有较多的低分子组分,容易在发动机供油系统中产生气阻,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较易产生蒸发损失,着火的危险性也较大。蒸气压可以作为衡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否产生气阻倾向的指标,也可相对衡量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倾向和安全性。饱和蒸气压 我国车用汽油规定:冬用型(9月1日2月28日):RVP80或88KPa 夏用型(3月1日8月31日):RVP67或74KPa。蒸气压大,轻组分多,容易
9、产生气阻蒸气压小,蒸发性能差,启动困难,燃烧不完全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安定性的定义: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安定性差的汽油,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油品颜色变深,并产生胶状沉淀。汽油安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存在烯烃、二烯烃和苯烯烃等不饱和物以及苯硫酚、吡咯等带杂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安定性的表示方法 碘值 诱导期 实际胶质汽油的抗爆性 抗爆性: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汽油机的正常燃烧 焰前反应:在汽油机的压缩过程中,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上升很快,汽油开始发生氧化反应并生成一些过氧化物。火花塞点火后,在火花附近的混合气温度急剧增加,出现最初的火焰中心。燃烧初期火
10、焰中心形成之后,发生火焰传播现象。火焰的前锋逐层向未燃混合气推进,未燃混合气因受到热辐射而导致其温度升高,已燃混合气因燃烧膨胀而压缩未燃混合气导致其压力升高。燃烧期火焰以球面形状向周围扩散,使燃料逐层发火燃烧,直到绝大部分燃料燃尽为止。火焰传播速度为2030m/s,压力变化比较平缓。补燃期由于混合气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分布不可能完全均匀,所以明显燃烧期以后和膨胀过程中,仍然有少量的未燃气体或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在继续燃烧,直到燃烧结束为止。汽油机正常燃烧时,发动机工作平稳柔顺,动力和经济性能均较好。汽油机的爆震燃烧 爆震现象 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时,会出现机身强烈振动的情况,并发出金属敲击声,
11、同时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严重时还会导致机件损坏,又称为敲缸或爆燃。爆震燃烧的产生过程:在燃烧过程的后期,火焰中心在气缸的传播过程中,未燃混合气因受到已燃混合气的热辐射和压缩,导致其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形成大量的过氧化物并发生分解反应。在最初的火焰前锋尚未到达之前,未燃混合气的局部温度已超过其自燃点而发生爆炸性燃烧,这样就出现两个或多个燃烧中心,火焰前锋不象正常燃烧时的那样逐层推进,而是对立推进,产生爆震波,同时气缸内局部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爆震燃烧的特征 爆震波的推进速度:20002300m/s燃气局部压力:10MPa以上气缸内的局部温度:20002500 汽油
12、爆震燃烧的危害爆震波撞击燃烧室壁、活塞顶、气缸壁,引起震动,并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机件磨损增加,发动机因局部过热而被烧坏。燃料燃烧不完全而冒黑烟,造成燃料的浪费,能耗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料燃烧不完全的产物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汽油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 原因之一:燃料的性质是产生爆震的内因,在发动机构造已确定的情况下,燃料抗爆性的好坏对产生爆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燃料的自燃点越低,其抗爆性越差,产生爆震的倾向也就越大。原因之二: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的压缩比有密切的关系。与发动机的着火提前角有关。与气缸尺寸、燃烧室形状及火花塞位置有关。正常燃烧与爆震燃烧之间的比较 项目 正常燃烧
13、 爆震燃烧Tmax,18002000 20002500Pmax,Mpa 34 1016火焰传播速度,m/s 2030 20002300评定汽油抗爆性的指标 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Octane Number,简称ON)来表示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1)辛烷值的定义 规定如下的标准燃料:u抗爆性很好的异辛烷的ON=100u抗爆性很差的正庚烷的ON=0两种物质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可得到一系列的标准燃料,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其辛烷值。(2)车用汽油辛烷值的表示方法 马达法辛烷值(简称MON)研究法辛烷值(简称RON)用研究法测定时,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和混合气温度与马达法相比都较低,因而
14、所得的RON比MON要高510个单位。道路辛烷值:是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试验机上模拟汽车的行车条件而测得的,它介于MON与RON之间。抗爆指数:为MON和RON的平均值,可近似表示汽车的道路辛烷值,也是衡量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汽油的抗爆性取决于其化学组成。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10091.142.4072.510088.546.4068.1RON MON7510071100RON MON不同烃类辛烷值变化情况我国汽油的牌号 车用汽油与航空汽油均按辛烷值划分牌号。车用无铅汽油:90#、93#、95#,它们的RON分别不小于90、93
15、、95。航空汽油:75#、95#、100#,它们的RON分别不小于75、95、98.6。腐蚀性保证汽油对发动机部件、储存容器和管道等金属设备不被腐蚀。硫含量、硫醇性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碱、酸度。清洁性机械杂质和水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90号 93号 95号研究法辛烷值(RON)90 93 95GB/T 5487抗爆指数(RON+MON)/285 88 90GB/T 503铅含量 g.L-1 0.005 0.005 0.005GB/T 8020馏程 10%蒸发温度/70 70 70GB/T 653650%蒸发温度/120 120 120GB/T 653690%蒸发温度/190 190 19
16、0GB/T 6536终馏点/205 205 205 GB/T 6536实际胶质,mg.100ml-1 5 5 5GB/T 8019诱导期/min 480 480 480GB/T 8018硫含量/%(m/m)不大于0.05 0.05 0.05GB/T 380铜片腐蚀(50,3h),级1 1 1GB/T 5096苯含量,%(v/v)2.5 2.5 2.5SH/T 0713烯烃含量,%(v/v)30 30 30GB/T 11132芳烃含量,%(v/v)40 40 40GB/T 11132我国车用无铅汽油标准(GB 179301999)u柴油机是压燃式发动机,根据柴油机的转速,应使用不同类型的柴油。u
17、1000r/min以上的柴油机使用轻柴油,而1000r/min以下的柴油机使用重柴油。u柴油机主要应用于农用机械、重型车辆、坦克、铁路机车、船舶舰艇、工程矿山机械等。2.2 柴 油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原理构造图 1-油箱;2-粗过滤器;3-输油泵;4-细过滤器;5-高压油泵;6-喷油嘴;7-空气滤清器;8-进气管;9-气缸;10-活塞;11-进气阀;12-排气阀;13-排气管;14-消声器;15-连杆;16-曲轴;17-曲轴箱 进气过程 压缩过程 做功过程 排气过程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虽然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是一样的,但是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是一样的,都包括
18、进气、压缩、膨胀做功、排气四个过程。项 目 柴油机 汽油机压缩比1620 810压缩终了温度,500700 300450压缩终了压力,MPa 35 0.71.5供油方式 高压油泵直喷 汽化器启燃方式 自燃 电火花点燃进入气缸的气体 空气 油气混合气压缩的气体 空气 油气混合气燃烧气体的最高温度,15002000 20002500燃烧气体的最高压力,MPa 512 34相同功率下的相对油耗,%7080 100 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过程的比较u良好的燃烧性能u良好的蒸发性能和雾化性能u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低温性能u良好的储藏安定性和热安定性u对发动机没有腐蚀和磨损作用柴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柴油的燃烧
19、性 柴油良好的燃烧性能是指柴油喷入燃烧室内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火自燃并正常完全燃烧。柴油机内柴油的燃烧过程 柴油在柴油机内的燃烧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从喷油开始到全部燃烧为止),即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后燃期。柴油机中气缸压力变化 1-滞燃期 2-急燃期 3-缓燃期 4-后燃期(1)滞燃期(发火延迟期)指从喷油开始到混合气着火燃烧为止,即图中的A-B段,时间极短,只有13毫秒,此段包含两个过程:物理延迟:在气缸中雾化、受热、蒸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混合气。化学延迟:受热后开始进行燃烧前的氧化链反应,即焰前氧化,生成一些过氧化物。(2)急燃期(速燃期)
20、柴油开始燃烧到气缸内的压力不再升高为止,即图中的BC段,这个阶段是柴油的急燃阶段。燃料发火后,气缸内积累的燃料迅速燃烧,而且喷入的燃料也迅速参与燃烧,此时燃烧速度极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很多,气缸内的温度与压力上升很快。急燃期中压力升高速率太快,发动机工作就会出现粗暴现象,严重时气缸内会发出金属敲击声(敲缸)。(3)缓燃期(主燃期)是指气缸内压力不再急剧升高到压力开始迅速下降的这段时间,为图中的CD段。这是燃烧的主要阶段,约有5060%的燃料是在这段时期内燃烧的。气缸内压力变化不大,在后期还稍有降低,Pmax=512MPa。温度持续升高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而且温度的最高值一般在压力达到最高值
21、之后出现,Tmax=2000。(4)后燃期指压力迅速降低到燃烧结束为止的这段时期,为图中的D-E段,这是燃烧的最后阶段。在后燃期,喷油虽已停止,但气缸内尚有未燃烧完的燃料仍在继续燃烧,此时的燃烧是在膨胀过程中完成的,因而压力和温度都在逐渐下降。柴油与汽油燃烧过程的比较汽油与柴油的启燃方式不同,前者是靠点燃,而后者是靠柴油本身的自燃。发生爆震的时间不一样,汽油的爆震燃烧是在火焰传播过程中,即在燃烧的后期,而柴油的粗暴燃烧发生在燃烧的初期(即急燃期)。对汽油要求其自燃点高,而要求柴油的自燃点要低。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性的比较 评定柴油燃烧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简称CN)是衡量柴油在压
22、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指标。(1)十六烷值的定义人为规定标准燃料:正十六烷的CN=100-甲基萘的CN=0 将这两种标准燃料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即可配成不同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其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即表示该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十六烷值高,自燃点低,滞燃期短,燃料的发火性 能好,燃烧完全,发动机工作平稳。十六烷值低,自燃点高,滞燃期长,燃料发火燃烧 困难,发动机工作粗暴。十六烷值过高,自燃点很低,燃烧过程中形成的过氧化物太多,自燃速度极快,燃料来不及燃烧就随废气排出。(2)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燃烧性能的关系 为了保证柴油具有良好的自燃性,高速柴油机所用的柴油十六烷值在4550之间为宜。(3)柴油十
23、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烃类名称 十六烷值正十六烷 1001-正十四烯 79正丙基十氢萘 357,8-二乙基十四烷 67正构烷烃正构烯烃环烷烃芳烃柴油中含烷烃和环烷烃较多、芳烃含量较少时,其十六烷值较高,自燃点低;芳烃含量较高,烷烃含量较低时,其十六 烷值就较低,自燃点高。柴油的蒸发性 柴油喷入气缸后先气化,气化后的柴油蒸气与空 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形成的速度由柴油的蒸发速度决定,而柴油的蒸发速度又由燃烧室内空气的温度和压 力的高低与柴油馏分的轻重两个因素来决定。评定柴油蒸发性能的指标-馏程、闭口闪点(1)馏程 主要指标:50%馏出温度和90%馏出温度。50%馏出温度 50%馏出
24、温度越低,柴油中的轻馏分越多,发动机起动时间越短。我国的轻柴油规定,50%馏出温度不高于300。90%馏出温度 90%馏出温度越低,柴油中的重馏分越少,燃烧越完全。我国的轻柴油规定90%馏出温度不能高于355。(2)闭口闪点 柴油的闪点太低,其蒸发性太强,不安全。为了控制柴油的蒸发性不致太强,在标准中规 定了柴油的闪点,我国轻柴油闭口闪点不得低 于45,它是保证柴油安全性的质量指标。柴油的流动性-粘度、凝点(或倾点)、冷滤点粘度 柴油的粘度对柴油机中供油量的大小以及雾化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粘度过小:易从高压油泵的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回漏,导致供油不足,功率下降。柴油雾化后的液滴直径太小,喷出的
25、油流射程太短,与空气混合不均,导致燃烧不完全。粘度过大:泵送困难,导致供油不足。雾化后油滴直径过大,喷出的油流射程太长,使油滴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小,蒸发速度减慢,导致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完全、耗油量增加。石蜡基原油的柴油因含较多的烷烃,因而粘度较小。环烷基原油的柴油因含较多的环状烃,因而粘度较大。柴油的粘度与其化学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凝点(或倾点)和冷滤点凝点和倾点是表示油品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由于冷滤点的测定条件近似柴油的使用条件,因而可以用它来粗略判断柴油可能使用的最低温度。柴油的安定性、腐蚀性、洁净度 柴油的安定性 柴油的安定性包括储存安定性和热安定性。柴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加工 概论 cezh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