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九年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汇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物理八九年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九年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汇总.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 一 章 机 械 运 动 1.1 长度时间及测量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为多少。3.一天等于多少秒?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图 1.1-8)要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 s 的摆吗?1.2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乘客、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填空:在平
2、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3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这是为什么?4.我国自1 9 8 4年4月8日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3 运动的快慢C1.V=-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t衣示运动的
3、快慢?2.有些公路旁每隔1 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 用时6 s,后 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 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 分02济南西09:3209:341 小时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 米11:483 小时46分1023 千4上海虹桥12:55 米终点站4 小时55分1318 千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衰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1.4 测量平均速度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V o2.在用图1 4 1 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图 1.4-13.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4.有一个量程为1 m 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具体的步骤。第二章声现象 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
5、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4.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 1.5 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2.2 声音的特性1.观 察 件 乐 器。它是由什么振动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6、。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 s 内做了 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 4 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性?4.小 小音乐会。试着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看看以下制作方案能否给你启发。方案一: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图 2.2-7)。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或油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7、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匕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图 2.2-8)。qzjt)OHMCAc图2.2-7 水瓶琴图2.2-8 音调可变的哨子 2.3 声的利用1.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 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 为 1 500 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3.以“声的利用”为关键词,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利用声的主要方面。2.4
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如果你认为无效或不合理,简单说明理由。(1)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2)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3)在教室周围植树;(4)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3.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 m in内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4.学 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第 三 章 物 态
9、 变 化 3.1温度1.图 3.1-8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个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II2.在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3.1-9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一时间图象。通过比较,你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测量时刻第 1节前第2 节前第 3 节前第 4 节前第5 节前第 6 节前第 7 节前晴天温度/阴天温度/3.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 C,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
10、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4.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钾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图 3.1-10),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到商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时间图3.1-9温度一时间变化的级图3.1-1 0指针式寒暑表 3.2 熔化和凝固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2.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3.图 3.2-6是某种物质
11、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温度/YJ-小十TH,rvvr4.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 C,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C,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 C)中就可以了。小明按照这样的想法进行了实验,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什么?3.3 汽化和液化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
12、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图 3.3-9),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2.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3.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图 3.3-10)。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 mo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井可达90 m 以上,井内的
13、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 C。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S 3.3-1O坎儿井的结构3.4升华和凝华1.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变没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
14、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4.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动手做-做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如 图3.4-5,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Co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图3 4 6)。国 3.4*5图 3.465.调查学校和家庭水的使用状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若干建议。第 四 章 光 现 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二2.做一做手影游戏(图 4.1-9),用光的直
15、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图4.1-9 手影3.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 min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果一辆赛车以500 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4.2 光的反射1.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4.2-7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4.2-7左图上画出反射光线。3.如 图 4.2-8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
16、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4.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5.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10 cm。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 s 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4.3 平面镜成像1.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 m
17、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若她远离平面镜0.5 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镜中像的大小会改变吗?2.试 画 出 图 4.3-9中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平直便图4.3-9西出小丑-A图4.3/O平而镇在哪里?3.如图4.3-10所示,A 0 是 AO在平面镜中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4.3-1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平面慢图4.311校查视力5.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认为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是实像。你能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18、6.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图 4.3-12)。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并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光路图来。图4.3-1 2潜望镜 4.4 光的折射1.图 4 4 7 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图 4 4 8),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 光 线(注意标出法线)。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请你说一说这一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4.如 图 4.4-9所示,有束光射
19、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则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4.5 光的色散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工作时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他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2.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例: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3.红外线、紫外线跟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各举两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第
20、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1 透镜1.如图5.1-8,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 cm 和 5 cm。按照2:1的比例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光线。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乙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3.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1-9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4.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5.1-10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乙 5.2 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判断图5.2-1中的树所成像的正倒。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
21、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 的 像;在投影仪中成、迂的 像;直 接 用 凸 透 镜 做 放 大 镜 时,成、立的 像。3.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怎样估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操作时应注意什么?4.请你根据本节课的“想想做做”,试着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或幻灯机工作时是通过怎样的操作改变像的大小的。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
22、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图 5.3-3)。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际做一做,验证你的猜想。与前面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3.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4.一位同学在利用图5.3-2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 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屏的位置,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左侧还是右侧?I _ _.兀 一.1.垃 _ _A A图5.3-2探
23、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实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中,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说呢?6.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无论如何调节调焦环都不能实现。请你利用本节课学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帮小丽想想办法。应如何做,才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图 5.3-3 5.4 眼睛和眼镜1.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和同学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2.如 果 一 束 来 自 远 处 某 点 的 光 经 角
24、膜 和 晶 状 体 折 射 后 所 成 的 像 落 在 视 网 膜 (填“前”或 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3.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你能鉴别一副老花眼镜的两个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吗?说明方法和理由。4.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用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
25、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它应该是 透镜。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眼。5.5 显微镜和望远镜1.如 图 5.5-8所示,把 滴 水 滴 在玻璃板匕 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物理 八九 年级 课后 动手 动脑 习题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