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 医 基 础 理 论 练 习 题 及 答 案 解 析 一、最 佳 选 择 题 1、内 外 环 境 的 统 一 性 和 机 体 自 身 整 体 性 的 思 想,称 之 为 A、整 体 观 念 B、辨 证 论 治 C、阴 阳 学 说 D、五 行 学 说 E、精 气 学 说 2、中 医 认 为 人 是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其 中 人 体 以。为 中 心 A、五 脏 B、六 腑 C、五 体 D、九 窍 E、四 肢 3、中 医 治 疗 疾 病 的 基 本 原 则 是 A、因 地 制 宜 B、调 整 阴 阳 C、因 时 制 宜 D、治 病 求 本 E、扶 正 祛 邪 4、在 医 学 领 域 中,
2、下 列 不 属 于 阳 的 功 能 的 是 A、静 止 B、推 动 C、温 煦 D、兴 奋 E、上 升 5、在 中 医 领 域 中,下 列 属 阴 的 功 能 是 A、推 动 B、温 煦 C、兴 奋 D、滋 润 E、上 升 6、脉 的 形 态 属 阴 的 是 A、涩 脉 B、滑 脉 C、洪 脉 D、大 脉 E、浮 脉7、“无 阳 则 阴 无 以 生,无 阴 则 阳 无 以 化”体 现 了 A、阴 阳 的 消 长 平 衡 B、阴 阳 的 互 根 互 用 C、阴 阳 的 对 立 制 约 D、阴 阳 的 相 互 转 化 E、以 上 均 包 括 8、量 变 过 程 是 指 A、阴 阳 的 消 长 平
3、衡 B、阴 阳 的 互 根 互 用 C、阴 阳 的 对 立 制 约 D、阴 阳 的 相 互 转 化 E、以 上 均 包 括 9、下 列 属 于 母 子 关 系 的 是 A、水 和 火 B、土 和 金 C、金 和 木 D、木 和 土 E、金 和 火 10、按 照 五 行 相 生 关 系,治 疗 肝 火 亢 盛 应 配 合 A、泻 肺 热 B、滋 肾 水 C、泻 脾 气 D、泻 肝 火 E、清 心 火 11、根 据 五 行 生 克 规 律,肺 的 所 不 胜 是 A、肝 B、肾 C、心 D、脾 E、胃 12、下 列 治 法 中 根 据 五 行 相 克 规 律 确 定 的 是 A、培 土 生 金 B
4、、金 水 相 生 C、滋 水 涵 木 D、益 火 补 土 E、培 土 制 水 13、在 五 志 的 五 行 归 类 中 属 于“水”的 情 志 是 A、恐 B、喜C、思 D、怒 E、悲 14、五 脏 六 腑 阴 阳 的 根 本 在 于 A、月 干 B、肾 C、心 D、肺 E、脾 15、生 命 起 源 的 物 质 基 础 是 A、天 癸 B、血 液 C、津 液 D、肾 精 E、肾 气 16、有“华 盖”之 称 的 为 A、心 B、月 干 C、脾 D、肺 E、肾 17、被 称 为“先 天 之 本”的 脏 腑 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8、被 称 为“娇 脏”的 脏 腑 为 A、
5、心 B、脾 C、肾 D、肝 E、肺 19、其 华 在 毛 的 是 A、肝 B、脾 C、肺 D、肾 E、心20、心 其 华 在 A、发 B、唇 C、毛 D、面 E、爪 21、肝 主 疏 泄 生 理 功 能 的 核 心 是 A、调 畅 情 志 B、调 畅 气 机 C、促 进 脾 肾 运 化 D、促 进 生 殖 E、促 进 津 血 运 行 22、有“水 谷 之 海”之 称 的 是 A、三 焦 B、小 肠 C、大 肠 D、胆 E、胃 23、与 肾 相 表 里 的 脏 腑 是 A、脾 B、小 肠 C、大 肠 D、膀 胱 E、胃 24、主 腐 熟 水 谷 的 脏 腑 是 A、脾 B、小 肠 C、大 肠 D
6、、膀 胱 E、胃 25、李 时 珍 提 出 的“元 神 之 府”是 指 A、目 B、心 C、头 D、脑 E、脉 26、“太 仓”指 的 是 A、小 肠 B、大 肠C 田、目 D、膀 胱 E、三 焦 27、具 有 泌 别 清 浊 生 理 功 能 的 是 A、小 肠 B、大 肠 C 田、RD、膀 胱 E、三 焦 28、临 床 上 治 疗 血 行 不 畅,如 血 瘀 时,常 分 别 配 合 行 气 药 或 补 气 药,体 现 了 A、气 能 生 血 B、气 能 行 血 C、气 能 摄 血 D、血 能 生 气 E、血 能 载 气 29、使 内 脏 维 持 于 固 有 位 置 而 不 下 垂 是 依 赖
7、 于 气 的 A、固 摄 作 用 B、气 化 作 用 C、防 御 作 用 D、推 动 作 用 E、温 煦 作 用 30、贯 心 脉 而 推 动 血 液 循 行 的 气 是 A、宗 气 B、营 气 C、元 气 D、肾 气 E、卫 气 31、手 足 三 阳 经 在 四 肢 的 分 布 规 律 是 A、阳 明 在 前,少 阳 在 中,太 阳 在 后 B、太 阳 在 前,阳 明 在 中,少 阳 在 后 C、少 阳 在 前,阳 明 在 中,太 阳 在 后 D、少 阳 在 前,太 阳 在 中,阳 明 在 后 E、阳 明 在 前,太 阳 在 中,少 阳 在 后 32、头 痛 在 额 部,病 变 多 在 A、
8、少 阳 经 B、少 阴 经 C、厥 阴 经 D、阳 明 经 E、太 阳 经33、循 行 于 躯 干 正 中 线 的 经 脉 是 A、任 脉 B、冲 脉 C、足 太 阴 脾 经 D、手 少 阴 心 经 E、足 阳 明 胃 经 34、经 络 在 躯 干 部 分 的 分 布 规 律,足 三 阳 经 的 阳 明 经 行 于 A、上 肢 B、背 面 C、头 面 D、手 足 E、胸 腹 35、下 列 不 属 于 十 二 经 表 里 相 合 关 系 的 是 A、足 太 阴 经 与 足 阳 明 经 B、手 少 阴 经 与 手 少 阳 经 C、足 少 阳 经 与 足 厥 阴 经 D、手 阳 明 经 与 手 太
9、阴 经 E、足 太 阳 经 与 足 少 阴 经 36、后 天 各 种 因 素 使 体 质 具 有 A、可 变 性 B、稳 定 性 C、全 面 性 D、普 遍 性 E、复 杂 性 37、在 养 生 防 病 时,对 阳 盛 体 质 的 宜 忌 是 A、宜 塞 忌 通 B、宜 凉 忌 热 C、宜 平 忌 消 D、宜 泻 忌 补 E、宜 温 忌 寒 38、不 易 感 受 外 邪,平 时 很 少 生 病 的 体 质 为 A、阴 虚 质 B、偏 阴 质 C、阳 虚 质 D、偏 阳 质 E、阴 阳 平 和 质 39、下 列 不 属 于 六 淫 之 邪 的 是 A、风 邪 B、厉 气C、湿 邪 D、燥 邪 E
10、、火 邪 40、六 淫 中,常 挟 湿 邪 的 是 A、风 邪 B、寒 邪 C、暑 邪 D、燥 邪 E、火 邪 41、出 现 干 咳 少 痰,痰 液 胶 粘 难 咳 是 由 于 感 受 了 A、风 邪 B、寒 邪 C、湿 邪 D、燥 邪 E、暑 邪 42、燥 邪 伤 人 最 易 损 伤 人 体 的 A、心 B、月 干 C、脾 D、肺 E、肾 43、好 发 为 痈 肿 疮 疡 的 六 淫 为 A、风 邪 B、寒 邪 C、湿 邪 D、燥 邪 E、火 邪 44、火 热 邪 气 致 病 除 有 高 热 症 状 外 往 往 还 伴 有 口 渴 喜 饮,口 舌 咽 干,小 便 短 赤 等 症 状,这 是
11、因 为 A、火 热 之 邪 其 性 炎 上 B、火 热 之 邪 易 生 风 动 血 C、火 热 之 邪 最 易 耗 伤 人 体 津 液 D、火 热 之 邪 易 发 肿 疡 E、火 热 之 邪 易 伤 肺 脏 45、易 致 肝 风 内 动 的 邪 气 是 A、风 邪 B、火 热 邪 C、暑 邪 D、湿 邪 E、燥 邪46、因 恐 惧 过 度 而 出 现 二 便 失 禁,摄 纳 不 住 的 表 现 是 A、气 上 的 症 状 B、气 下 的 症 状 C、气 乱 的 症 状 D、气 结 的 症 状 E、气 消 的 症 状 47、突 然 受 惊 后 出 现 精 神 不 安,惊 慌 失 措 的 表 现
12、为 A、气 上 的 症 状 B、气 下 的 症 状 C、气 乱 的 症 状 D、气 结 的 症 状 E、气 消 的 症 状 48、梅 核 气 为 痰 气 凝 结 于 A、经 络 B、咽 喉 C、筋 骨 D、胸 肋 E、胸 膈 49、“至 虚 有 盛 候”是 说 明 A、实 证 B、虚 证 C、虚 实 夹 杂 证 D、真 虚 假 实 证 E、真 实 假 虚 证 50、“寒 者 热 之”是 治 疗 A、实 热 证 B、虚 热 证 C、寒 实 证 D、虚 寒 证 E、寒 热 夹 杂 证 51、“阳 病 治 阴”的 方 法 适 用 于 A、阳 偏 盛 证 B、阴 偏 盛 证 C、阴 偏 衰 证 D、阳
13、 偏 衰 证 E、阴 阳 俱 衰 证 52、以 下 不 属 于 阴 偏 盛 的 病 理 变 化 的 是 A、真 寒 假 热 B、阴 盛 格 阳C、阴 盛 则 寒 D、虚 寒 证 E、阴 盛 则 阳 病 二、配 伍 选 择 题 1、A.辨 证 论 治 B.对 症 治 疗 C.异 病 同 治 D.同 病 异 治 E.辨 病 论 治、同 种 疾 病,若 其 表 现 的 证 不 同,则 治 法 应 采 用 A B C D E、不 同 的 疾 病,由 于 出 现 了 相 同 的 病 机,其 治 法 应 采 用 A B C D E、根 据 辨 证 结 果,确 定 相 应 的 治 疗 原 则 和 方 法,称
14、 为 A B C D E2、A.阴 不 足 则 阳 相 对 亢 盛 B.阳 有 余 以 致 阴 液 受 损 C.阴 消 亡 则 阳 无 所 依 D.阳 不 足 则 阴 相 对 有 余 E.阴 邪 有 余 以 致 阳 气 受 损、“阴 盛 则 阳 病”的 含 义 为 A B C D E、“阳 盛 则 阴 病”的 含 义 为 A B C D E3、A.阴 阳 的 对 立 制 约 B.阴 阳 的 互 根 互 用 C.阴 阳 的 消 长 平 衡 D.阴 阳 的 相 互 转 化 E.阴 阳 的 基 本 学 说、“阳 中 求 阴”治 法 的 理 论 基 础 A B C D E、阴 阳 对 立 双 方 发
15、生 的 质 变 过 程 A B C D E、“阴 损 及 阳,阳 损 及 阴”说 明 A B C D E4、A.阴 中 求 阳 B.阳 中 求 阴 C.寒 者 热 之 D.扶 阳 益 火 E.滋 阴 壮 水、补 阴 时 适 当 配 以 补 阳 药 称 A B C D E、用 温 热 药 治 疗 寒 证 称A B C D E、“益 火 之 源,以 消 阴 翳”是 A B C D E、“壮 水 之 主,以 制 阳 光”是 A B C D E5、A.泻 热 B.祛 寒 C.扶 阳 D.补 阴 E.利 水、对 阳 虚 者 须 采 用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A B C D E、对 阳 盛 者 须 采
16、用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A B C D E、对 阴 虚 者 须 采 用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A B C D E、对 阴 盛 者 须 采 用 的 治 疗 原 则 是 A B C D E6、A.滋 水 涵 木 法 B.益 火 补 土 法 C.培 土 生 金 法 D.金 水 相 生 法 E.抑 木 扶 土 法、温 肾 阳 以 补 脾 阳 的 治 法 是 A B C D E、用 泻 肝 健 脾 法 治 疗 肝 旺 脾 虚 证 的 方 法 又 称 A B C D E7,7 木 B.水 C.D.金 E.火、五 行 中 具 有 温 热、升 腾 作 用 的 为 A B C D E、五 行 中 具 有
17、清 洁、肃 降、收 敛 作 用 的 为 A B C D E、五 行 中 具 有 种 植 和 收 获 农 作 物 作 用 的 是 A B C D E8、A.心 与 脾 的 关 系 B.脾 与 肾 的 关 系 C.肺 与 肾 的 关 系 D.肺 与 脾 的 关 系 E.肺 与 肝 的 关 系、主 要 表 现 在 血 液 的 生 成 和 运 行A B C D E、主 要 表 现 于 先 天 后 天 的 相 互 滋 养 A B C D E、主 要 表 现 在 气 机 的 调 节 方 面 A B C D E、主 要 表 现 在 津 液 的 代 谢 和 呼 吸 运 动 两 个 方 面 A B C D E9
18、、A.心 B.脾 C.肾 D.肝 E.肺、称 为“后 天 之 本”的 是 A B C D E、称 为“水 上 之 源”的 是 A B C D E、称 为“先 天 之 本”的 是 A B C D E、为“气 血 生 化 之 源”的 是 A B C D E、为“脏 腑 阴 阳 之 本”的 是 A B C D E10、A.齿 B.发 C.骨 D.肉 E.爪、“血 之 余”是 指 A B C D E、“筋 之 余”是 指 A B C D E、“骨 之 余”是 指 A B C D E11、A.脾 B.小 肠 C.大 肠 D.膀 胱 E.胃、主 受 盛 化 物 的 脏 腑 是 A B C D E、主 传
19、化 糟 粕 的 脏 腑 是 A B C D E、以 降 为 和 的 脏 腑 是 A B C D E12、A.宗 气 B.元 气 C.营 气 D.卫 气 E.中 气、行 于 脉 外 的 是 A B C D E、积 于 胸 中 的 是 A B C D E、根 于 肾 的 是 A B C D E、行 于 脉 内 的 是 A B C D E13、A.营 养 人 体 B.运 输 代 谢 废 料 C.推 动 气 血 的 运 行 D.温 煦 各 脏 腑、经 络 的 生 理 活 动 E.温 养 脏 腑、肌 肉、皮 毛、津 液 的 生 理 功 能 是 A B C D E、卫 气 的 生 理 功 能 是 A B
20、C D E、营 气 的 生 理 功 能 是 A B C D E14、A.头 面 B.手 足 C.胸 腹 D.上 肢 E.下 肢、阴 经 与 阳 经 的 交 接 部 位 在 A B C D E、阳 经 与 阳 经 的 交 接 部 位 在 A B C D E、阴 经 与 阴 经 的 交 接 部 位 在 A B C D E15、A.干 涩 B.炎 上 C.黏 滞 D.善 行 E.重 浊、风 邪 的 特 性 是 A B C D E、燥 邪 的 特 性 是 A B C D E、火 邪 的 特 性 是 A B C D E16 A.实 中 夹 虚 B.虚 中 夹 实 C.真 虚 假 实 D.真 实 假 虚
21、E.上 实 下 虚、实 热 内 盛,伤 津 耗 气,其 病 机 是 A B C D E、脾 阳 不 振,运 化 无 力 的 水 肿,其 病 机 是 A B C D E、实 邪 结 聚,阻 滞 经 络,气 血 不 能 外 达,其 病 机 是 A B C D E三、综 合 分 析 选 择 题 1、某 两 个 患 者 同 患 感 冒,患 者 甲 症 见 恶 寒 身 痛、咳 嗽 咽 干、鼻 流 清 涕,苔 薄 白,脉 浮 紧;患 者 乙 症 见 发 热 重、咽 喉 肿 痛、咳 嗽、痰 稠 黄、舌 红 苔 黄。、题 目 中 咳 嗽 咽 干、鼻 流 清 涕 属 于 A、症 B、证 C、病 D、病 人 自
22、述 E、证 候、医 生 诊 断 这 两 个 患 者 分 别 为 外 感 风 寒、外 感 风 热,应 采 取 的 治 法 属 于 A、形 神 一 体 B、异 病 同 治 C、整 体 观 念 D、同 病 异 治 E、表 里 结 合 2、患 者,男,65岁,高 热 神 昏,出 现 四 肢 厥 冷、大 汗 淋 漓、脉 微 欲 绝。、患 者 的 表 现 属 于 A、寒 极 生 热 B、热 极 生 寒 C、寒 热 并 见 D、寒 热 往 来 E、寒 热 错 杂、上 述 患 者 的 表 现,体 现 阴 阳 的 哪 一 种 关 系 A、相 互 交 感 B、对 立 制 约 C、阴 阳 平 衡 D、相 互 转 化
23、 E、阴 阳 消 长3、某 患 者,58岁,肝 区 疼 痛,低 热、乏 力,面 色 晦 暗、皮 肤 发 黄,并 伴 有 脱 腹 胀 满、厌 油 腻、食 欲 不 振 的 症 状。、依 据 患 者 的 症 状,在 五 行 的 相 互 关 系 上 属 于 A、土 侮 木 B、木 侮 土 C、木 乘 土 D、木 疏 土 E、土 克 木、肝 和 脾 的 关 系 属 于 A、木 为 土 之 母 B、木 为 土 之 子 C、木 克 土 D、土 克 木 E 木 生 土 4、张 某,男,45岁,狂 病 日 久,胸 闷 烦 躁、多 言 善 惊,失 眠 多 梦,形 体 消 瘦。、被 称 为 五 脏 六 腑 之 大
24、主 的 脏 器 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心 主 神 明 是 指 A、心 主 宰 人 的 生 理 活 动 B、心 主 宰 人 的 心 理 活 动 C、心 主 宰 人 的 病 理 预 后 D、心 主 宰 人 的 精 神、意 识、思 维 活 动 E、心 主 宰 人 的 情 绪 5、王 某,40岁,症 见 畏 寒 喜 暖,肢 冷 神 迷,腹 胀 泄 泻。、患 者 属 于 气 的 哪 项 功 能 失 常 A、固 摄 作 用 B、气 化 作 用 C、防 御 作 用 D、温 煦 作 用 E、推 动 作 用、下 列 除 哪 项 外,均 属 于 气 的 功 能 A、推 动 作 用 B、温 煦
25、 作 用 C、防 御 作 用 D、固 摄 作 用E、升 举 作 用 6、患 者 女,18岁,突 然 昏 倒、不 省 人 事,发 热 汗 出、皮 肤 灼 热、头 晕、恶 心、呕 吐、胸 闷 心 烦。、患 者 的 症 状 属 于 哪 种 邪 气 侵 犯 人 体 A、风 邪 B、寒 邪 C、暑 邪 D、湿 邪 E、火 邪、六 淫 之 中,只 有 外 感 而 无 内 生 的 邪 气 是 A、风 邪 B、寒 邪 C、暑 邪 D、湿 邪 E、燥 邪 四、多 项 选 择 题 1、整 体 观 念 体 现 于 A、人 是 一 个 有 机 整 体 B、五 脏 一 体 观 C、物 质 与 功 能 一 体 观 D、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