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社会学分析.ppt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社会学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社会学分析.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编 教育自身的社会学分析一、教师角色的社会学分析 二、学生角色的社会学分析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第一章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分析 一、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社会责任、社会权利、社会地位 二、作为社会学校成员的教师:教师的双重角色、工作群体、校内地位的形成 三、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教师的实际权威、控制方式、影响限度 四、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节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一、教师的社会责任(特殊性)(一)教师的专业分工 A、对外 B、对内(二)教师专业责任的差异性导致的性别特征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 86%初中教师中女教师占56%高中教师中
2、女教师占4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7)(三)教师专业分工的社会本质1、社会与教师具有契约关系2、教师承担社会契约的基本动机(1)NEA,1997 的调查选择教师为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的次级动机A、渴望与年轻一代在一起。(71.8%)B、肯定教育的社会价值。(37.1%)C、对所教的学科感兴趣。(34.5%)此外,教师就职的次级动机还有:长期的假期工作的安全性家庭的需要金钱的报酬等(2)罗梯(Lortie 1975)的研究发现还有两种动机支持教师进入此一行业A、继续的动机B、报复受阻的动机3、教师的就业动机与教师人格二、教师的社会权利(一)教师的社
3、会回报(二)教师的专业自主权1、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内容A、教科书的选用权B、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权C、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运用权D、教学评价手段的使用权2、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的意义3、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权的条件(1)学校具有明确的目标与成就的标准(2)学校行政对教师的工作有所了解并加以支持(3)学校的决策权力能够与教师分享(4)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信任,并享有教室的自主权(5)教师能合作解决困难、决定课程教材、教学策略等(6)学校气氛是安全而友好的。(7)学校的规章是明确、公平而且是真正执行的。(8)教师遇到需要帮助时,有明确的管道可以求助。三、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获得(一)教师职业声望的本质(二)影响教师
4、社会地位的因素 经济收入 政治待遇 文化环境 专业化程度 劳动强度(吴康宁,1997)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受社会尊敬的程度(三)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背景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调查:51.7%的美国教师来自家庭职业为农夫、非技术工人、半技术工人的家庭,而且他们的父亲有38%没有高中的学历(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7)第二节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一、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方式:角色的掩藏1、教师的角色冲突:A、教师角色间的冲突B、教师角色内的冲突2、校园中教师角色的迅速转换所造成的内心冲突社会代表者 同事的角色关联的对象 学生 同事基本特征 社会规范性 个人的独立性人格
5、主体 作为教师的人 作为人的教师与自我的关系 掩饰自我 展现自我角色扮演的原则 居高临下的原则 平等对待的原则相处的心态 以楷模自居 以常人自居显示的态度 权威的态度 互相尊重的态度二、教师与工作群体的相处:孤立中带有竞争性(一)同班教师群体(二)同年级教师群体(三)同学科教师群体(四)临时任务教师群体(五)自行交往的教师群体三、教师与行政人员的相处:依附与较劲的艺术(一)学校行政人员的异质性:1、从行政的层级看:A、校长B、各处室主任C、各组组长D、各承办人员2、从行政人员是否具有教师身份看:A、具有教师身份的行政人员B、不具有教师身份的行政人员(二)具有较高校内地位教师的条件:1、教师本人
6、的表现2、与行政人员(尤其是校长)的人际关系3、教师的社会背景4、教师在非正式团体中的影响力第三节 作为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一、教师的实际权威1、教师权威的来源:制度的权威个人权威2、教师实际权威的制约因素:社会因素学生年龄因素3、教师权威的构成类型:(吴康宁,1998)制度 高法定权威 低法定权威个人权威的组合高传统 低传统 高传统 低传统高感召 高专业 A B C D低专业 E F G H低感召 高专业 I J K L低专业 M N O P二、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方式非干预者 互动主义者 干预主义者控制的责任 学生 学生与教师 教师规则的制定 学生(教师协助)教师(采纳学生)教师主要考量 内心的
7、感受 外在行为优先 外在的行为个别差异 非常强调 适度强调 毫不强调干预介入的速度 尽量慢 留有学生自控的时间尽量快干预时使用的方式 沟通、私下讨论 团体咨询、开会讨论奖赏与惩罚所使用权威的依据 人格与专业的权威专业与法定 法定与就传统的权威三、教师的影响限度(一)师生的社会背景吻合程度(二)教师使用权威的方式(三)教师所具有的信念(四)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能否建立(五)师生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否适当第四节 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一、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内容1、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能课程设计 教案规划 实际教学成绩评价 班级经营 师生沟通亲师合作 社区资源整和 2、教师必须内化的人格特质二、教师职业社会化的
8、历程(一)非正式的职业社会化阶段(二)正式的职业生社会化阶段1、预期的社会化阶段2、实习的社会化阶段3、继续的社会化阶段n 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n 继续社会化途径 1、在职进修 集中培训,方式单一,难以反映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集中培训,要求划一,难以体现不同学校发展的需求记忆性教学不适合成人特点选修课程避重就轻,很少有分享经验的可能 2、学校本位的教师进修 A.校本教师进修的含义 B.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n 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 n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 n 学习型组织理论 3、学校本位进修的模式 n 参与学校发展规划n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n 教师教学合作:协同教学同伴教练教学导师n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学生 角色 社会学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