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 录前言11 总论41.1编制依据41.2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61.3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71.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91.5评价时段111.6评价等级的确定111.7评价重点121.8评价范围131.9保护目标13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42.1现有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42.2项目概况182.3本项目工程分析232.4项目污染物来源及治理措施252.5项目污染物排放分析302.6污染物排放汇总402.7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三本帐”40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423.1自然环境42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84.1 主要气候统计资料484.2施工
2、期环境影响分析524.3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565 环境风险分析635.1风险识别635.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645.3结论686 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696.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696.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716.3环境管理766.4项目环境保护对策汇总767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787.1 总量控制原则787.2本项目污染排放总量78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98.1社会效益分析798.2 经济效益分析798.3环境效益分析808.4结论80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19.1环境管理819.2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829.3运营期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859.4 “三同时”验
3、收8610 项目可行性分析8810.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810.2 与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符合性分析8810.3 与自治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符合性分析8810.4与呼和浩特市“十二五”规划符合性分析8810.5与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符合性分析8910.6选址合理性分析9010.7环保措施有效性及污染物排放达标性分析9010.8公众参与可行性分析90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211.1项目概况9211.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9211.3工程分析及环境保护对策分析9311.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9411.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9611.6公众参与结论9611.7
4、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9711.8综合评价结论97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发改委文件;附件3 项目土地文件;附件4规划文件;附件5医疗废物处置协议;附件6污水处理协议;附件7例行监测报告;附件8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9现状监测报告。II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一)项目背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有着近60年发展历史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是自治区最大的、代表自治区水平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职工2973人,设有36个临床科室,23个医技科室,设干部保健所及一所中专卫校。内设老年病研
5、究所、肿瘤病研究所、北京骨伤病研究所内蒙古分所等6个临床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奋斗,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实现医院在医院管理、技术水平、服务能力、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使医院成为在自治区有示范作用的、代表自治区水平的、最受百姓信赖的一流的医学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按照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完善原则进行建设。目前,外科楼与内科住院楼、新建保健楼已投入使用,新建门诊综合楼及C座住院楼即将投入使用。医院根据医疗功能区划分需要,本着集中整合救治工作,综合调整各专业相关科室布置的原则,计划将现有外科楼各相
6、关科室搬迁到新建门诊楼及C座住院楼内。面对目前肿瘤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医院肿瘤类疾病床位紧张的状况,拟将原有分散在旧门诊楼和A座住院楼内的肿瘤治疗相关科室,统一调整到现有外科楼内,以缓解床位需要和加强内蒙医院在肿瘤疾病治疗方面的综合能力。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设备,目前设置在旧门诊楼,由于受场地限制和机器设备老化的双重制约,已经严重影响肿瘤疾病综合治疗方面水平的提升和未来发展。同时肿瘤类疾病治疗科室整体调整到现外科楼,现有机器设备和机房配套设施条件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因此需新建环境安全相关配套用房齐备的专业机房并引进新设备。本项目在外科楼东侧新建面积为2896.27m2的放射治疗中心,
7、同时对治疗中心与外科楼相连部分的消防工程进行改造,改造面积为1100m2。本项目放射治疗中心需另行委托有辐射类环评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二)项目特点本项目改扩建属于社会区域类项目。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新建放射治疗中心产生少量的臭氧、化粪池清掏恶臭,主要污染物为O3、NH3、H2S等;废水主要包括医疗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氨氮、SS等;噪声源包括风机、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噪声,门诊部等人员活动噪声等;固废包括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等产生的医疗废物、化粪池污泥、医护人员及病房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在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各项污染物可达标排放
8、,环境影响可接受。(三)环境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病研究所)改扩建项目,主要在外科楼东侧新建面积为2896.27m2的1栋2层放射治疗中心;对治疗中心与外科楼相连部分的消防工程进行改造,改造面积1100m2;医院原有分散肿瘤治疗科室搬迁至本项目外科楼楼内,改造后肿瘤病研究所床位数为417张(与原有床位数相同)。停车位、供水、供暖、排水等公辅设施均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现有公辅设施。根据项目特点及其周围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以变更前后污染物变化三本帐情况、运营期新建放射治疗中心产生少量的臭氧、化粪池清掏时产生的恶臭,医疗废水、生活污水,风机、水泵、空调制冷机
9、组等设备噪声;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作为分析重点。(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13日正式委托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迅速成立项目组,2015年7月10日,进行现场踏勘,收集项目所在地的相关环境资料,2016年8月29日9月4日,委托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环境保护局监测中心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2016年12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编制。(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地方及国家的相关规划且厂址选择合理,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项目符合
10、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了被调查公众的支持。项目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只要项目建设方能够在施工期、营运期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所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减缓到最小。因此,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六)致谢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呼和浩特市环境保护局、赛罕区环境保护局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4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病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
11、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执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2)国
12、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发21号令),2013.2.16 ;(1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14)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施行);(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16)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日9日实施);(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6月5日实施);(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2015
13、年5月2日实施);(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1)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2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23)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2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年3月16日);(2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3年第36号令);(26)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
14、003188号);(27)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卫医发200835号);(28)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9)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3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公布,2008年11月21日修订);(3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3月21日实施);(32)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1月19日);(33)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34)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1.1.2技术
15、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8)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9)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10)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11)医院
16、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1.3技术文件(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病研究所)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4年5月);(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楼(肿瘤病研究所)改扩建项目备案申请报告;(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7年版);(4)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5)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6-2011)(6)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1.2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1.2.1 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改造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
17、会经济、生态环境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明确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4)根据对当地公众进行调查,以了解公众对项目的支持程度,从而从公众参与的角度为环保主管部门提出管理依据。(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拟建工程的可行性作出分析,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2.2 评价原则及指导思想(1)按照依法评价的原则,从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
18、结合环境空气、水体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本着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从环保的角度明确回答项目的可行性。(2)按照早期介入的原则,从环境容量、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同时按照广泛参与的原则,结合公众参与结果,综合论述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3)在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应坚持实用、有效、集约的原则,并要从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末端治理以及配套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工程污染源排放的长期、稳定达标。(4)根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本项目要充分体现“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要达标”的原则,要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的排污总量管理要求。(5)本着“清洁
19、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论述项目污染物排放对关心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3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3.1项目排污特征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见表1.3.1-1。表1.3.1-1 项目主要污染物种类污染类别污染源名称主要污染物废气放射治疗中心化粪池臭氧恶臭(间断排放、周期为半年)废水一般医疗废水COD、BOD5、SS、NH3-N、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放射性废水放射性排泄物固废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粪池污泥污泥生活垃圾废纸、食物残渣等噪声泵类、风机空调机组等设备噪音1.3
20、.2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根据生产运行期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区域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结果,结合工程分析,给出本项目建设期与生产运营期对环境影响的性质分析,见表1.3.2-1。从表1.3.2-1中可知,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废水的影响,其次为固体废物。运行期的影响为长期的直接影响,因此进行评价的主要时段是运行期,评价重点应为医疗废水达标排放及固废处置措施的分析论证。表1.3.2-1 本项目建设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对环境影响性质分析项目阶段影响行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学水土流失植被土壤农作物产业结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土地利用文教卫生生活水平健康建设期建筑改造-1S-1S运输
21、-1S-1S-1S建设安装-1S材料堆存-1S-1S运行期废气-1L-1L废水-2L-1L废渣-1L-1L-1L噪声-1L-1L就业+1L+1L+2L+2L就诊+3L+3L注注:+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S短期影响 L长期影响 1、2、3影响程度由小到大1.3.3评价因子筛选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矩阵结果,结合考虑项目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程度,建立评价因子筛选矩阵,以确定本评价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结果见表1.3.3-1、1.3.3-2所示。根据环境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评价确定:(1)环境空气评价因子为PM10、SO2、NO2、PM2.5、CO、O3。(2)地表水评价因子为COD、BOD5、SS、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自治区 人民医院 外科 肿瘤 研究所 扩建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