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资料.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资料.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第一单元:战争记忆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第二单元:爱的旋律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2、 掌握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 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 熟读课文
2、,掌握每一个生字词和文学常识。背影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并写出对重点语言的理解。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
3、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二、说明的顺序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
4、明,才能说得条分缕析,中心突出。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条理性的。写说明文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所写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事物的条理性,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一个合理的顺序,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按时间先后一一说明的。2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5、,就是根据人民大会堂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3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顷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先从“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论,再由这个理论引出“如何获得食物”的问题,自然过渡到对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的说明;在说明“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
6、了事物的特点。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下定义:是,这就是,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4、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
7、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6、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
8、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3、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夹岸两岸。夹,在两旁。数几。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繁多样子。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延邀请。语(y)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一
9、词多义】中 年间。(晋太元中)中间。(中无杂树)志 标记。(寻向所志)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w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w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寻病终)闻听说。(村中闻有此人)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sh)舍弃,放下。(便舍船)(sh)房舍。(屋舍俨然)作 劳作。(其中往来种作)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
10、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通假字】要通“邀”,邀请。【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1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 描写桃花
11、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 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 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3. “欲穷其林”中的“穷
12、”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13、?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
14、无奈。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1 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15、,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
16、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自我做答)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海陆分布一、填空1、 目前海洋的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
17、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3、 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4、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5、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7、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致相当于欧洲的4倍。亚洲和欧洲位于同一大陆亚欧大陆之上。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
18、洲、亚洲、大洋洲 ;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 ; 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欧洲、北美洲 ;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 大洋洲、亚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北冰洋 。8、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9、 各大洲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非洲分为 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分为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 。美洲分为 北美、拉丁美洲(美国以南) 10、 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
19、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 北美洲和南美洲 ,西面是 亚洲和大洋洲 ,北面通过 白令海峡与 、冰洋相通 。11、 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 南、北美洲、欧洲、非洲 之间,南接 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像字母“S”。12、 印度洋被 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所包围,南部与 大西洋、太平洋 相通。13、 北冰洋 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被 亚洲、欧洲、北美洲 所包围。14、 太平洋中的 马里亚纳海沟 深达11034米,是大洋最深处。15、【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亚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 太平洋 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是 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
20、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 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是 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1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 郑和 (中国人);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 哥伦布 (意大利人);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 麦哲伦 (葡萄牙人)。二、 名词解释1、 陆地面积较大的叫做 大陆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
21、陆 ;最小的大陆:澳洲大陆)。 2、 陆地面积较小的叫做 岛屿 。(最大的岛屿: 格林兰岛 )3、 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做 半岛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4、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 大洲 。5、 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 海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 海峡 。第二节 海陆变迁一、 填空1、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种: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2、 地壳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地带,由于海平面的升降,时而为海,时而为陆。部分沿海国家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3、 地球表面并不是静止
22、不动的,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海路面积的变化外,还有海陆分布的变化。4、 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发现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的轮廓凹凸十分吻合,他大胆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5、 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6、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是亚欧板块、美洲版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版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板块的运动使得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7、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8、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知识点 汇总 完整版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