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桔梗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册亨县桔梗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册亨县桔梗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83.1市场分析83.2市场预测9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4.1项目选址104.2建设条件10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45.1建设内容145.2建设规模15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166.1工艺流程166.2设备选型17第七章 工程建设方案197.1总图运输197.2建筑工程197.3结构工程207.4给排水工程217.5电气工程22第八章 节能与环保258.1节能措施258.2环保措施
2、28第九章 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319.1工程管理319.2劳动保护3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410.1项目前期阶段3410.2项目准备阶段3410.3项目实施阶段3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11.1投资估算3511.2资金筹措36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3812.1编制依据3812.2招标范围3812.3招标组织形式3912.4招标方式3912.5招标信息发布39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4013.1分析说明4013.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4013.3财务指标分析4113.4评价结论41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4214.1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4214.2项目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3、的影响4214.3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42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315.1研究结论4315.2建议43册亨县桔梗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荣盛达药业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第三章 项目建设目标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第五章 资金筹措与贷款偿还 ()第六章 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组织管理 ()第七章 项目效益与项目风险 ()第八章 生态建设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一、项目区域的确定(一)项目区域选择的依据 1. 坚持辐射面积大、辐射领域广、涉及贫困人口多的原则,能有效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充分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
4、。2. 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册亨县国民经济发展、扶贫开发计划等。3. 项目建设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册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内容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性质相符。3. 项目建设必须受到当地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接纳,能对其生产、生活等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二)项目区域选择根据项目区域选择依据,本项目的项目区域选择为册亨县行政所辖范围,项目厂址选择于册亨县巧马镇工业园区。二、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一)地理位置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边沿斜坡、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本县东靠望谟、西接安龙,北部与贞丰县相邻、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乐业、田
5、林、隆林三县以南盘江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东经1052710612、北纬24382519之间。东西长76km,南北宽 73 km。全县总面积2596.70 km2,辖5乡9镇,123个村,11个居委会,994个村民小组。巧马镇距县城36公里、境内南昆铁路、昆灿高速公路、望安高速公路、南盘江水上运输等交通要道穿越该镇。(二)气候资源册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9.2、日照时数1514.6h、10的积温6219.3、无霜期355d、降雨量1336.9mm、相对湿度7881%。受地貌的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全县年均温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量以中部最高,西北部次之,东南部最低。全年表现为冬无严寒
6、、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三)土地资源册亨县的成土母岩主要是砂页岩和碳酸岩。由于受地形、地貌、生物、气候条件及成土母岩等的影响,全县土壤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在西北部岩溶地区以石灰岩发育的非地带性石灰土为主;在中部低山侵蚀地区以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地带性黄壤为主;在南、北盘江河谷则广泛分布砖红壤性黄壤及红壤。在上述发育的自然土壤主中,据1996年土地详查,全县2535度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8.5%,35度以上坡耕地占19.4%;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全县森林覆盖率
7、我54.39%,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水土流失区平均侵蚀模数为6738吨/年K,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肥力减退,土壤贫瘠耕作层逐年变薄,粮食生产难以提高。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县各级政府努力发展自身优势,开展林药模式的开发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四)水资源册亨县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干流区。全县共有南、北盘江支流流域面积10km2以上的河流27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河流15条),支流总长363.3km, 流域面积2021km2,河网密度为157.7m/ km2,年径流量为13.7亿m3,常年水资源总量13.33亿m3。这些河流分别向南或东南汇入南盘江、向东北
8、汇入北盘江。南、北盘江分别从县城南面和东北边沿在双江口会合汇入红水河。在流域面积20 km2以上的15条支流中,主要的一级支流有秧坝河、者楼河和大田河,除大田河外,其余14条支流均为雨源性河流,洪枯流量变化大,河流穿行于深山峡谷,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县域东、东南大部属于国家重点大型工程龙滩电站库区,西南部巧马镇建有平班电站库区。(五)矿产资源册亨县位于桂西北乐业金矿,高龙马雄金矿田,滇东南复原、罗平金矿区和规则是西南部诸金矿田所组成的金三角成矿区,也称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金矿储量23吨,90以上是原生矿。(六)生物资源册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分布较
9、广。野生药材有71种。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银杏、桫椤、红椿、香果树、柄翅果、杜仲及贵州特有的珍稀植物瘤果紫玉盘等名贵中草药。据西南林学院近年调查,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一个种群、13只,另外还有猕猴、穿山甲、斑鸠、蛇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物。(七)旅游资源册亨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布依戏、民族舞蹈、民歌对唱,丰富优美的民族民居和风情民俗,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和文物古迹,南北盘江风光等 。三、项目区社会经济资源(一)人口与劳力册亨县辖5乡9镇,123个村,11个居委会,994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布衣、汉、苗、壮、仡佬等20多个民族,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4%。据统计,2009年,
10、全县总人口23.256万人,农业人口21.945万人,占总人口的94.36%。全县人口密度87.3人/km2。农业总产值为52453万元、人均纯收入1726元、粮食总产量为66598t、人均年产粮314.5kg。(二)基础设施状况南昆铁路穿过册亨县的西南部巧马镇,在县内有车站3个。南昆铁路、昆灿高速公路、望安高速公路、南盘江水上运输等交通要道穿越该镇,公路324国道穿过册亨县的西南部,312省道横穿册亨县。县到乡镇的公路网状分布,水路红水河由西至东横贯全县,本县具有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邮电通讯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原来的通讯实施差、信息闭塞已彻底改善,现在所有行政村都开通有
11、线电话,无线电话也覆盖到所有的行政乡镇。另外,县内供电网络遍布全县各个行政村,95%以上的自然村寨也在2007年达到供应照明用电。因此,项目区内的交通、通讯以及供电能力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三)社会服务状况册亨县现有工业园区2个,物流园区1个,园区内驻有南华糖厂等大企业,县行政主管部门专门成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大力改善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娱乐场所建设、社会治安等领域,确保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四)农业生产现状项目区正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三大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
12、,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六条主线(即以者楼为中心,沿者楼至坡妹线、至威旁线、至八渡线、至百口线、至巧马线、至弼佑线),实施3331工程(即优质蔬菜、优质大米、甘蔗各3万亩和10万亩砂仁)和11125工程(油茶、草场、衫木各为10万亩和2万亩麻竹、5万亩中药材),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优质元公害农畜产业商品基地。(五)科技服务状况册亨县工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册亨县人民政府及县直属相关部门,管理机构健全。指导方针明确:“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各级各部门协同努力,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综合规划,搞好组织动员,加强工程管理,搞好政策配套,有组织、有计划、分
13、阶段、有重点地规划发展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双向发展,有效改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六)项目区发展能力现状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宜种植中药材桔梗的近10万亩,为项目的原料桔梗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项目区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较为优越,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近10万人,为项目建设和生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项目区政策环境宽松,明确提出加大农业产业化、农业向工业化转型的力度,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业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药业产业化经
14、营龙头企业。将推进农业、工业、饮食业、服务业一体化发展。册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撑。第三章 项目建设目标一、项目总目标通过建设药材种植基地、生物提取和保健饮品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及综合利用人力资源。按照现代药业的发展理念,积极鼓励开发中药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在保证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对中药材桔梗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走药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推动册亨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二、项目实施分
15、类目标(一)生态建设目标本项目通过种植桔梗原料,并对其进行生物提取和保健饮品生产加工,一是充分利用中药材的药用价值、饮食价值;二是通过种植桔梗,有效防止35度以上的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二)能力建设目标本项目通过桔梗基地建设,桔梗鲜品加工、桔梗生物提取和桔梗保健饮品加工的“四环节两主线”,实现计划种植桔梗15000亩,年鲜品出口7500吨,年生物提取1200吨,年保健饮品3200吨。生产与加工相互搭配,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桔梗,为鲜品出口、生物提取、保健饮品提供原料,供市场需求,同时以公司生产出优质产品达到良好的效益。(三)农业产业化建设目标建设单位从自身生产的需要,将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种植桔梗
16、原料,通过企业引导、技术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现代企业化管理,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促进我县项目区药业规范健康发展。(四)脱贫和巩固温饱目标在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的带领及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解决温饱问题,大力发展药业、林业、畜牧业,利用沿公路、沿小城镇市场,发展二、三产业。本项目将以直接接收部分贫困群众加入到药业的建设和生产中,将种植桔梗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然后再向群众购买原材料和其它物资等方式,增加当地贫困群众的收入,促进项目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第四章 项
17、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一、项目建设内容(一)项目建设原则1. 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项目建设。2.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关注贫困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以扶贫为主、效益优先、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 坚持增强项目区经济发展后劲和提高贫困农户收入的原则,把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二)项目建设内容构成根据项目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并且土壤酸碱量适合种植桔梗的特点,拟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15000亩和厂房设备建设达到年产桔梗鲜品出口7500吨,年产生物提取1200吨,年产保健饮品3200吨
18、。(三)建设内容主要支撑条件分析1.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052710612、北纬24382519之间。巧马镇距县城36公里、境内南昆铁路、昆灿高速公路、望安高速公路、南盘江水上运输等交通要道穿越该镇。本项目厂址位于册亨县巧马镇工业园区,东经120,北纬29,产品销售与交通运输优势明显。气象条件册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年均气温19.2、日照时数1514.6h、10的积温6219.3、无霜期355d、降雨量1336.9mm、相对湿度7881%。受地貌的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全县年均温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量以中部最高,西北部次之,东南部最
19、低。全年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自然植被县境内森林植被繁茂,林木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55%;宜牧草山草坡分布广阔,全县以南部乡镇为主的天然草场面积137.3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4.5%。2. 建设条件本项目桔梗种植基地面积15000亩;厂房建筑面积19138平方米,厂址为册亨县工业园区用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稳定,满足建厂条件要求。目前册亨县巧马工业园区已规划水、电、通讯等工业配套设施,基本具备三通条件,场地经土方平整后可供建设使用。3.生产资源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 25度35度坡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册亨县 桔梗 加工 建设项目 建议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