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的教案 .docx





《《捞铁牛》的教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捞铁牛》的教案 .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捞铁牛的教案 捞铁牛的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谈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同学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同学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拴()陷()论() 送()栓()滔()轮() 绳()绑()铲()拖() 蝇()梆()产()施()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
2、: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谈论纷纷:许多人在谈论,各说各的看法。谈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生疏: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一般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气。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特地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
3、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争辩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其次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预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挨次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 2、练习抓
4、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预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启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精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精彩)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状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谈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方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特别困难的状况下提出
5、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特别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谈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方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精彩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预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精彩。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预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
6、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精彩的预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精彩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精彩?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其次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精彩的方法,是由于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精彩的方法就是由于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
7、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学问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慧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白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慧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当爱科学,用科学。) 2、沟通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动手试验,体会水的浮力的应用 1、试验预备工作 (1)在玻璃缸里装上水,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8、。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同学演示怎样捞铁牛 (1)要求:一个同学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2)同学评议演示和讲解的状况。 二、争辩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水的浮力 习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捞铁牛的教案 2 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同学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依据学问与力气、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气: 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
9、用水的浮力捞起的科学道理。 能简要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连续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连句成段的方法。 重点学习课文自然段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预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连续深化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熟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爱好。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爱好,培育科学地熟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预备工作及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10、。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细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关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主动、乐观地猎取新学问。充分利用同学的好说、惊奇、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接受的学法主要有: 、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同学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 、争辩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同学分小组进行争辩,这样有利于培育同学的口头表达力气和创新力气。 、合作法通过同学共同合作,使课堂有张有
11、弛,此起彼伏,同学真正动起来,留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为了使教学主线清晰,环节紧凑,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教学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告知大家是谁想出了好方法捞起了铁牛?打开书,看看课文是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怀丙?指名读。什么是“工程家”?“精彩”是什么意思?请你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精彩的工程家?读后小组争辩。在这个环节中做到了四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让同学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复习,提出问题,让同学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同学猛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
12、学问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在这一部分中又分为三部分来讲,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讲授过程中留意抓住重点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 提问:怀丙是在什么状况下,想到捞铁牛的方法的? 看到浮桥被冲断,铁牛被冲走,当时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找、四个同学直接说出当时人们的想法)像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谈论纷纷是本段的重点词,理解时并没有给出词典上的定义“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出多而杂乱的看法”而是让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一说,让同学自己体会谈论纷纷的含义。) 、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关于捞铁牛的预备工作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新课标中强调
13、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留意了同学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先请同学默读,并思考怀丙和尚为了捞铁牛做了哪几项预备工作,并用数字标画出来。再请四个同学来读这一段中的四句话,概括出怀丙所做四项预备工作。第三遍读体会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挨次复述。第五遍,基本可以达到熟读成诵,边背边体会这一段的周密有序。 、四到六自然段: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一段 flash 动画,
14、为同学直观呈现了捞铁牛的过程,让同学结合动画和课文通过合作弄清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的。这样加强合作性的学习,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既让同学在快乐和谐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学问,老师也乐教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育同学的自学力气。 重视激疑: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点拨后,留意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得意。教学中引导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同学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让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去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课标提出要培育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总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想的方法如此奇异,预备工作周密,打捞
15、过程有序,所以我们说他是“精彩的工程家”你们佩服他吗?可我信任你们中确定有比他更精彩的。由于他的这个方法还有缺点。小组争辩。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检测同学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培育同学创新意识。而且,让同学在小组中争辩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体现了综合性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争辩合作完成) 捞铁牛的教案 3 一、 教学目标 : 1 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预备工作; 2 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 熟识浮力,教育同学爱科学,学科学; 4 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和才
16、智,培育同学宠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 教学重点: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预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 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熟识及利用 四、 教学对策:借助多媒体显示,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 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 教学方法: 1 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同学思维,达到实质性熟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 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老师依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同学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预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 1、 怀丙和尚为什么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 怀
17、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呢? 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 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预备工作动画 片)同学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 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预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预备工作) 2 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状况,随着同学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
18、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坚固”、“很粗”、“紧紧”这些词作留意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习:依据预备工作的先后挨次,用直线连起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其次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 学习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 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 检查自学状况。 3 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 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 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状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
19、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示同学留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示同学留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预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预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终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
20、,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终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潜水摸牛 备船装沙 预备工作 并船搭架 牛架相栓 捞铁牛 利用浮力 (怀丙) 铲沙浮船 聪慧才智 打捞过程 划船拖牛 拖牛上岸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念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 捞铁牛的教案 4 【内容简析】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捞铁牛 捞铁牛的教案 铁牛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