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教案5篇.docx
《初二上册物理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物理教案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上册物理教案5篇初二上册物理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初二上册物理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教案,欢迎大家查阅。 初二上册物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熟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试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试验现象作出。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育同学的观看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等力气。 2难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
2、 科学探究法。 教具预备 同学分组试验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月亮不是光源,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反射到室内,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看到桌子、看到同学、看到大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的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反射光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生乙: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生丙: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现象? 生丁:反射光与入射光存在什么关系?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不行能每个问题都去争论,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3、,其他问题大家可以回去查资料,回去争论。 二、新课内容 1光的反射。 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争辩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2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下面我们调换一下座位,请支持1的坐在左边,请支持2的坐在中间,请支持2的坐在右边,支持1的最多,支持2的最少,不过不要灰心,真理有时把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现在三军对阵,如何决出胜败呢? 生:做试验。 师:做试验首先要设计试验,需要什么器材?怎样去做?请各组利用桌面上的试验器材:光源、一个平面镜
4、、一个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三角板、铁架台,争辩设计试验。 同学争辩、思考,设计试验,老师巡察指导。 师:先请一组到讲台上将其试验演示给全体同学看,其他组的同学要进行评议:这个设计行不行。 该组同学设计试验装置与课本P52图4一15相同,可在光屏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全班同学赐予掌声鼓舞。 生:分4个人一小组做试验,找反射光线。 师:1、2、3组的试验结果,得出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 生:沿1方向射出。 师:有没有沿2、3方向射出? 生:没有。 师:可见光沿2、3方向射出的猜想是错误的。 师:请1的支持者站起来,通过试验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庆贺。其他同学也不要
5、气馁,下次受到鼓舞的可能就是你们。 通过试验我们找到了反射光的射出方向,谁能给这两条光线起个名字呢? 生:入射光的光线叫入射光线,反射光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师: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我们还需要通过试验来争论,为了争论问题便利,我们可以把我们在塑料板上找到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路径以及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像课本P52图4一15一样在塑料板上画出来。由于两点准备一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 生:在纸板上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平面镜的位置,找两线位置关系。 师:反射光线的位置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6、跟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相等。 师: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有两个(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同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有两个,你们说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和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等毕竟指哪一个角呢?可见这种说法是不精确的,不惟一的,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需要添加一条关心线,这条关心线加在哪里合适? 生:争辩、沟通。 师:请一位同学自己上台将关心线加上。 师:这条关心线与镜面垂直,既不偏向入射光线,也不偏向反射光线,特殊“公证”地站在中间,像“法官”一样,因此我们就称它为“法线”,引入法线后,同学们考虑一下,如何描绘这两条光线的位置关系更精确?或者说就惟一了呢? 生:争
7、辩、思考得出: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与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相等。 师:谁能给这两个角起名呢? 生: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师:依据一次试验的结果就能下结论吗?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生:转变入射光的方向,再做两次,并将试验所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师:请大家设计试验记录表格,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出表格。 生: 入射角i 反射角g 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 师:用什么量入射角、反射角? 生:用量角器。 师:下面大家做试验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将所测数据记录表格中,得出试验结论。 生:试验结论是: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师
8、: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因此只能讲: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讲: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不能只考虑数值大小关系,还要考虑物理意义。 对课本P52图4一15光路图你还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甲: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生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师:甲乙两同学回答正确,乙同学的结论你能用试验验证吗? 生乙:可以。假如将光屏的另一半以法线为轴向后折,在光屏的另一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 师:大家一起做试验探究,是这样的吗? 生:通过试验得出:是这样的。 师:可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请大家光的反射规律。 生: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9、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 师:介绍“模型法”:一幅图三条光线就将光的反射规律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这就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种争论问题的方法“模型法”。 师:依据“逆向思考法”,若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 光线的方向入射,同学们猜想一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呢? 生:可能逆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怎么办? 生:需要通过试验来验证。 师:试验结果是什么? 生:入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反射光逆着原来的入射光,可见,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板书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演示试验l:拿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某同学的眼上,问其,感觉如何?(刺眼)刺眼说
10、明光很强,看不清。其他同学有没有这一感觉?(没有)没有说明光没有反射到你眼中。 演示试验2:拿一块面积、形状与平面镜相同的硬纸壳,再做相同的试验,再提问那个同学问此时有何感觉?(不刺眼,能看清)反问其他同学能不能看清?(能看清),能看清说明有光射入你的眼睛。 师:光射到硬纸板上所发生的反射我们把它叫漫反射;光射到平滑镜面的反射我们把它叫镜面反射。 生:为什么会发生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老师取两张硬纸条,把一些大头针垂直插在硬纸条上,可以看到这些大头针相互平行,老师把其中一张硬纸条留意折几折后,插在这张硬纸条上的大头针不再相互平行。 师:平的纸条把它看成平滑的反射面,大头针看成法线,平行光射向平滑
11、平面时,入射角相等,反射角也相等,光沿同一方向射出去,发生镜面反射。弯折的纸条凹凸不平。各个入射点的法线方向各异,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不相等,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发生漫反射,让同学看课本P53图416,进行想象、理解。 留意: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放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争辩、沟通后得出:本节我们通过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探究,得出了光的反射规律,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知道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师: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56作业l、3、4、6。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
12、板书设计 其次节光的反射(二) 第一课时间的反射(一) (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六、课后反思 初二上册物理教案(篇2) 重点: 领悟物理的奇异,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爱好。 难点: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奇异的简洁解释。 释疑学问点: 例题: 你对奇妙太空有哪些了解?你对大自然有哪些赞美?生活中你发觉了哪些奇异?请举出几例,大家一起沟通。 解析: 奇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宇宙的形成是由于大爆炸产生的,太阳发光是核反应,苹果落地是 由于地球引力产生的,筷子在水中弯了是
13、由于折射缘由等等。 例题: 平日你是怎样喝饮料的?你细心观看过吗?假如一个瓶子装满饮料,盖子盖上,在盖子上开一小孔,刚好能插进吸管。这时再用吸管吸饮料,能吸上饮料吗?试试看,假如吸不上来,怎样做才能将饮料吸上来? 解析: 本题应从大气压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之所以能吸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缘由。假如封闭很紧,饮料瓶内气压减小,就吸不上饮料了。可选择扩大插吸管的口,或再开一小孔,问题就可解决。 例题: 圆珠笔便利耐用。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假如你将笔朝上使用,使用一会笔还会出油吗? 解析: 圆珠笔是靠重力供应油墨。 答案:圆珠笔是靠重力供应油墨的。写字时小圆珠和纸面接触,受到手
14、沿笔杆向下的力。小圆珠就和笔尖间有一空隙,此时油墨就由重力作用流了出来,假如朝上使用写一会就写不出字了。 A类 1你发觉过身边的奇异吗?与同学们一起争论一下。 略 2收集世界十大自然奇观的相关资料。 B类 观看、试验:自制一个浮沉子。 预备的器材:矿泉水瓶、带胶皮塞的口服液小瓶(塞子上有小孔) (1)将空的矿泉水瓶装上适量水,再将装上适量水的盖上带小孔的胶皮塞的口服液小瓶快速倒置放进矿 泉水瓶中。试试看,你的小瓶能浮在水面上吗? (2)盖上矿泉水瓶盖,并扭紧,你的沉浮子就制成了。扭一扭矿泉水瓶,小瓶能上浮和下沉吗? 观看:小瓶什么时候下沉? 小瓶什么时候上浮? C组 开学伊始班级进行大清扫,小
15、明和小丽一起擦玻璃。小丽指着玻璃的下面说:“这儿还没有檫干净。”细心的小明立即发觉:为什么她能看清,而我却看不清楚呢?哈气是怎么回事呢?围绕哈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初二上册物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将物体运动所经受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通过试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需通过试验来证明 教学重点: 1、通过试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1、培育同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预备: 同学分组试验:斜面、金属片、小车、停表、刻度尺。 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上册 物理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