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5篇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5篇 家乡可以是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寄予,毕竟童年里的奇妙是在家乡度过的,值得一个人永久怀念和记忆。下面给大家带来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希望大家能够宠爱。 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精选篇1 说到我的家乡习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 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或许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确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 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
2、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气可亲的老人。她们协商着什么,我模糊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对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 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惊异,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惊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近学了一个成语“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觉告知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成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 我又去问爸爸:
3、“我的发觉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平安感,目的是消退孩子的恐惊心理,是一种对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 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奇妙生活的向往啊! 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精选篇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惊异的风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贴五毒之类的。不过我不是个心细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我最感爱好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记得我最宠爱的食物之一就是粽子。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小时候的我,每到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眼巴巴地盼着妈妈
4、做粽子,妈妈磨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总是无奈的系上围裙,宠溺的说我是个小馋猫。在粽子下锅后,妈妈都要抱着我与我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屈原大诗人遭_人陷害,对当时朝廷布满了无望,然后就跳江自杀了,人们到江打捞他的尸体时并没有打到。于是,人们就将粽子投入江中,喂江中的鱼虾,希望他们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记得有一次,妈妈由于劳碌没有包粽子,我特别不兴奋,有意在吃饭时把碗弄得直响。妈妈有些无奈的看着我,突然对我说:“想吃粽子,就去买材料自己包!”说罢,就起身开门走了。回来后将材料都一一处理好,和我一同坐在客厅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两片大小相像的粽叶弄成一个小漏斗的样子
5、,不过底部不行以留有孔。再把水浸泡过糯米缓缓倒入其中,不过这一步还真不好弄,动不动就是粽叶松了或是压不实糯米,让人恼火得紧。我只好找来回形针把粽叶固定好后再压入糯米。接下来便是要更加当心的把粽子包成一个紧紧的立体三棱体,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我只好请妈妈帮我弄好。看着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但还是把它压了下去。找来针和线,开头进行最终的步骤,当心翼翼的将粽叶固定住后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锅中。不一会,那记忆中的粽叶芳香便扑面而来,我的眼睛也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这就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家乡的风俗,吃粽子! 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精选篇3 家乡
6、的春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可有些还是有区分的。 接近春节的时候,大路上,树上,商店前都张灯结彩;时不时还会响起一阵阵的鞭炮声。各个超市里大人们老人们都在办置自家的年货,把超市挤得个“水泄不通”。而孩子们则在外面成堆成堆地玩,好不吵闹!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就甭想睡好觉了,从晚上到早上这段时间就始终在放鞭炮,都没有消停会儿。真正到了春节这一天,确定要早早的起床吃饺子,在每次吃饺子时,姥爷总是会跑下去放上一挂鞭炮才会上来。这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工作飞鸿腾达。 吃完饺子后,便是我们小孩子兴的时刻了,那就是发压岁钱!姥姥姥爷坐在沙发上,而我们小孩子跪成一排各磕一个响头,
7、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怀疑地看着他们,没有得到答案,这时姥姥姥爷拿出了红包,我们笑着接了过来放到口袋里。接到钱包的那一刻,心里甭提有多欢乐了!接着我们就出去拜年了。出了门,就会看到地上都是红纸屑,看得眼花缭乱啊!遇见熟识的老人就说“新年好啊,姥姥!”转到时间差不多时便回家了。 回到家便看到大人都在包饺子,我们也不甘示弱。先洗了把手,再把袖子撸起来,戴上围裙,坐到椅子上,有模有样地向大人们学了起来。我拿着擀面杖笨拙地擀皮儿。刚开头擀地是奇形怪状的,但是慢慢地就圆一些了。干完后就觉得好有成就感,但不幸的是我已经“面部全非”了。 我们吃饺子时,我竟意外地觉得这次的饺子特殊的好吃,我吃了很多,弄得
8、我还老打嗝。晚上,我们开头放烟花,在夜空下放出的烟花光荣夺目,包含着我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 想来想去春节便是我最想过而且过的最欢快的节日了! 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精选篇4 每逢藏历10月25日,康定的元根节就开头了! 节日夜晚,人们会在安觉寺的佛塔四周、殿堂屋顶,窗台等地方点上一盏盏元根酥油灯,佛堂则供碗清水,把佛堂映得灯火通明。远远望去,那一盏盏排成一字形或宝塔形的酥油灯,如繁星落地一般壮美。 寺庙开门了,我随着人群涌入寺庙,寺庙的神像前整整齐齐摆着几个蒲团,供香客们跪拜神明。神像的旁边,有一架灯台,灯台上摆着上百盏未燃的酥油灯,供香客们点燃、祈福。把未灭的香,靠在灯芯条上,不等
9、多久,灯芯条就燃了起来,散发出严峻而又温和的光。整个大殿充斥着清烟的味道,令人昏昏沉沉。 我盯着那随风摇摆的灯火,想起了一个传奇:相传,公元1419年,藏历10月25日,藏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圆寂。其信徒们哀思不已,一年后,宗喀巴的弟子们建起了甘丹寺,公开悼念宗喀巴。并定藏历10月25日,为宗喀巴圆寂的日子。从今,每到藏历10月25日,信徒们便燃灯为宗喀巴祈福。渐渐地,当地的居民也跟着点灯,祈求风调雨顺、事事顺心。可是由于当地贫困,没有足够的灯,于是当地人想出了一个妙招,把元根挖空里面安上灯芯,点燃,这样最初的元根灯便形成了。后来,元根灯慢慢被酥油灯替代,可百姓们照旧称那一天为元灯节。所以元根
10、节就这样出名了。 直到大人们叫我去领掌粑时我才从这段故事里糊涂等香客们拜完神、点完灯喇嘛们会把搓好的掌粑分发到每一位香客的手里,一人一小团。让香客们眼福口福双齐,吃着甜而不腻的掌粑;赏着喇嘛们表演藏戏。元根节,刻入了我的记忆里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传统节日真的是种类繁多啊!我为生在具有这么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而傲慢! 家乡的风俗六班级作文600字精选篇5 我的家乡来自四川内江市资中县的一个小镇,有被称为“小资中”的美誉。家乡每年年底就会有做香肠和熏腊肉的风俗。每逢过年佳节,最惦念的就是香肠的味道,特别是离开家乡这几年。 在我们四川,做香肠的材料都是要
11、精挑细选的,农家养的猪最合宜。半肥半瘦的猪肉做香肠,猪排骨和五花肉可以做熏肉,小肠洗干净留着灌香肠用。 说到做香肠,也是一门学问。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小块小块的,放入适量盐,味精,香油,芝麻,花椒粉,辣椒粉,把它们和匀,腌制一个小时。等肉腌好以后把洗干净的小肠尾端用线打好一个结,用小圆筒把小肠撑在内壁,猪肉一小块一小块的往里面灌,灌到30厘米就用线打一个结,接着刚才的步骤连续灌猪肉。直到全部肉灌完,香肠就灌好了。最终灌好的香肠拿到通风有太阳的地方晒,或许晒几天以后预备烟熏。 腊肉是用五花肉做的,盐涂满五花肉全身就可以了,这个比较简洁。腌制几天和香肠一起拿去烟熏。烟熏的材料是木料的锯木粉和松柏枝叶。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搭一个简易棚子,炉子上放香肠和腊肉,下面烧火,火上浇木料的锯木粉,熏得黑黑亮亮的香肠和腊肉是最漂亮的成果。 四川过年的风俗和各地过年都差不多,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就开头预备食材了,主要是由于特色的大菜工序比较繁琐,比如说香碗,肉包豆腐,梅菜扣肉等等。可能唯一不同的是三十过年是吃中午,大多数地方是吃晚上吧!虽然香肠和腊肉过年的时候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奶奶那个年月,有香肠和腊肉就是过年,家里来了客人,就切上几块腊肉,解解馋。现在市面上消逝了广式腊肠,和四川香肠差不多的,假如有机会,大家可以试试自己动手做的香肠,也别有一番趣味。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