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10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10篇_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10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篇一 一、说教材 (一)教育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
2、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温故互查引入新课;设问导读学习新知;自我检测发现问题;巩固练习总结;课堂检测。 (一) 温故互查引入新课 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即 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 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引出课题 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然后设问学生:“小数大
4、小的比较”方法是否同整数一样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呢?学生回答:“是”这时老师有意不表达,留下悬念,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的学习状态,老师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尝试教学。 (二)设问导读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图。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
5、因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远。 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客观存在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那我们就看它们的十分位,因为89,所以2.8米2.9米,得出小红和小莉没有小军跳得远。 最后再看2.84米,它们俩的整数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们就看它们的百分位,因48,所以2.84米2.88米,得出小红没有小莉跳得远。 得出结论:小明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我采取讨论、尝试、抢答、直观、记发等多种教学法,层层深入地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类推比较过程。 3、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
6、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并提问:结论最后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此问题告诉学生后面的数位还可发类推下去。 (三)自我检测发现问题 通过自我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同时让学生明确,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异同点? (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相同点是,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较。不同点是:整数比大小,如果位数不同,数位多的就比较大;而小数不能只看小数的位数的多少) (四)巩固练习总结 教师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几个数的大小的? (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将几个数竖着排下来,注意数位对齐
7、,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比较起来较快,又不容易产生错误)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矾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课堂检测 从检测结果看,效果较好,课后还有待于继续练习。 教学计划的介绍 篇二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
8、期进行划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
9、,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
10、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
11、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
12、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3、 (1)读一读。 20xx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上多进行演示实验,并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将课前纸做好的平行四边形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观察
14、它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再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利用手中的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等学具动手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然后进行交流。学生通过眼睛看动手操作,很快就说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给其下了定义,这就是学生的主观性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时,我采取的是师生一起动手折动笔画的方法,做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高,找到了底,与此同时总结出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而后,学生用剪刀将长方形纸剪成平行四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我拿出课前准备的能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让学生到前面来拉动,让
15、其他学生在观察中知道平行四边形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其成功的所在之处就是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有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的快感。 2021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
16、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
17、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
18、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19、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发展 1、填表格: 2、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完整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
20、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
21、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
22、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_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0=50 50+10=50+10解:_+10=50 _+a=50+a 50+a-a =50+a-a _-10=50-10 _=40 检验:把_=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_=4
23、0是正确的。 2021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 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
24、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
25、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
26、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
27、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 )个0.1 0.07里面有( )个0.01 4个( )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八 今
28、天在教师基本功大赛上,我上了一节数学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自己觉得还有几点不足之处值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现总结如下: 1、课堂上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效果较好,但汇报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课后习题处理的时间所剩无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备课时对学生在此处会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教师语言不够简练、没能直奔重点;教师的现场调控能力较差,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也浪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自己今后在备课时应做到多备学生,多思考学生会在哪里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还要做到及时调控课堂,适当删减同类型习题,让学生做题做的有质
29、量。 2、关于本学期所研究的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基本环节可以定下来了。但具体每一个环节应怎样操作,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应分成哪几类操作,应作为我们下学期的研究内容。现在提出要进行“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研究,我觉得有效的课堂就是全体学生在一堂课中学会知识,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在一节课堂上以一种轻松姿态,在充满探究的氛围中学会比较多的知识,并很好的应用。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要放在具体环节的操作上,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设计好每一节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九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
30、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
31、形的运动(二),观察物体(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二),这些都是本册
32、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这个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这两种统
33、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
34、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35、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的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
36、、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
37、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且及时的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
38、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是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的促进后进生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39、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
40、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
41、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
42、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
43、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