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总结【十五篇】.docx
《创新创业的总结【十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创业的总结【十五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创业的总结【十五篇】【篇1】创新创业的总结新的互联网环境下,个体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创业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鼓励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微观主体创业创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形式也最多样。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说起创业,容易简单理解为自己成立公司当老板;说起创新,容易狭隘地理解为搞科技研发。其实,不止如此,远远不止如此。创业创新内涵丰盈,舞台巨大,天高地阔。新成立公司是创业,老公司乃至大公司实际上也在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吃老本是不行的,公司唯有不停顿地创业创新,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看看那些成长为巨人的企业,差不
2、多都经历过二次创业乃至三次创业。当下一个时髦的提法叫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业创新的过程。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任何一个大企业一旦停止了创业和创新,它的事业就走到尽头了。“互联网+”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创业创新迈向新阶段。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从而带动传统大规模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要定制生产正在变为现实。这带来企业组织模式的变革。例如海尔,这家知名的大企业自我颠覆,大力推进“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让每位员工成为创客,在海尔这个大平台上实现内部创业。众筹的出现和兴起,使创业创新
3、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创业者只要有好创意、好项目,通过众筹可以快速集聚到资金。自己不当老板、不参加创业团队,但可以通过众筹参与创业创新、支持创业创新。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多个众筹平台,商业巨头如平安集团、京东、苏宁等都相继进入众筹领域。众筹“小荷才露尖尖角”,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大众创业创新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创业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创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鼓励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微观主体创业创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形式也最多样。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生机。创业创新关乎你和我,连着你和
4、我。创业创新,从我做起。【篇2】创新创业的总结题的角度。学会团队合作,这是教给我的第一课,这个思想也贯穿了这门课程的全过程,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我们随机被分到了各个小组,开始了小组的协作与配合,利用课堂上生动鲜明的理论知识,我们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模拟着企业运营,通过对企业六大职能的模拟分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灵活的掌握了企业运行的思路,了解到了企业发展的模式与思路。这一过程,对尚未接触社会,对企业了解仅存在于网络上的只言片语的我们而言,是宝贵且新颖的。通过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和热心引领下,创新与创业的精髓在这八天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出来。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不同于大一同学初入学的迷惘,大学期间,
5、留给我们探索的时间并不多了,我们的每一步抉择都需要去考虑对未来的发展的影响,因而,有幸从众多报名者中获得这一次宝贵的机会,我倍感珍惜,积极参与了课堂的各个环节,也在这一过程,内化了各种新思想,开拓着自己的眼界,课堂的书本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来自企业的佼佼者们用他们的经验与无私奉献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职场状况,将缺乏实际经验的我们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给仍有困惑和迷惘的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参加过本次创训营,各位老师热情投入,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到创业思路的精髓,这门课程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局限于丰富新奇的名词,更多是细节上的处处把握。【篇3】创新创业的
6、总结2023年,成都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制度体系,逐步推动全市创业创新活动市场化、要素国际化、创新协调会和环境生态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一、“两创示范”工作基本情况2023年,成都市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创”成都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表扬,四川大学、郫都区、中国电信(成都)入选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唯一具有校地企三类示范基地的副省级城市。截止2023年底,成都市共收到中央“两创示范”专项资金8.1亿元,
7、已分解安排7.2亿元,安排比例为89%,实际支出67893.05万元,支出比例为83.82%,全市共有小微企业502482户,各类创业创新空间264个,各类创业导师1587名。2023年,成都市新增小微企业118020户,较上年增加64.74%,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155亿元,较上年增加9.15%,新增各类创业创新空间59个,小微企业获得授权专利13769项,全市科技企业12900户。二、“两创示范”工作实践(一)构建双创体系,激发创业创新活力1.完善制度体系,合力推进城市示范工作制定国家小微企业“两创示范”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成都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统计监测数据报送方案
8、、成都市小微企业“两创示范”中央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等文件,为示范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2.深化创新改革,促进示范工作提档升级成都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制定成都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出台关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决定,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进“12345”工作部署,即:“一个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两个通道”: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三大抓手”: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创业天府”行动
9、计划;“四大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金融支撑、开放合作;“五大保障”:组织、政策、法治、服务、舆论。3.整合政策资源,发挥政策集合效应成都市相继出台“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果转化“新十条”)、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管理办法、成都市科技企业创新券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修订版)、成都市2023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等文件,聚焦大众创新创业重点环节,注重强化巩固、提升、增效,厚植创新创业人才优势,升级
10、创新创业孵化功能,夯实创业投融资支撑,营造创新创业一流生态,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建设双创载体,夯实创业创新承载力1.突出“国家级”,打造“3”个创新创业载体引领区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按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成都市创新创业核心引领区,引入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以中韩创新创业合作为重点,以孵化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实现新价值为核心,打造全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全国一流的众创空间。截至2023年底,“菁蓉国际广场”已经引进腾讯西部创新中心、微软云加速基地、韩国瑞齐昊孵化器、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等22家国内外知名新型孵化器,入驻科技创业企业120余家,员工2000人以
11、上,储备项目500余个。加快推进成都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建设,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围绕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培育、引进掌握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基地。截至2023年底,“天府菁蓉中心”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已引进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中心、启明星辰西部研发中心、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子科大天府数智谷创新基地、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一批全球全国领先的科技领军型企业和机构力争到2023年,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以上。成都郫都区现打造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优化“菁
12、蓉小镇”规划布局,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小镇,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研究院、无人机研发基地、军民融合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截至2023年底,“菁蓉小镇”已改造完成创新创业载体55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孵化器35家、创新创业项目1098个,聚集创新创业人才过万人,并成功举办“2023成都菁蓉小镇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国际交流峰会”、“第一届中国VR&AR国际峰会(2023成都)”等一系列重要活动。2.建、转、改并举,打造“M”个创新创业载体集聚区支持各区(市)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民营资本,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建、转、改多种形式,打造创新创业载体集聚区。目前,成都武侯区正联合四川大学建设磨子桥
13、创新创业街区,高新区联合电子科大建设“一校一带”,金牛区联合西南交大建设环交大智慧城,锦江区依托民营资本建设汇融创客广场,青羊区转改建太升创业大街、双流区引进知名大学建设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等。以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为例,武侯区通过政府返租、引入社会资本、业主自我升级等方式,将传统电脑卖场等闲置商业楼宇改建成约3万平米的双创载体,截至2023年底已有6家孵化机构、120多个创业项目、约1000名创业者入驻。日前,与街区毗邻的四川大学又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市政府将支持四川大学与武侯区政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内生性发展”的全新模式,通过街区、社区、校区、园区四区联动,聚集、整合、优
14、化区域创新创业要素,协同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3.三化联动,打造“N”个创新创业载体专业特色区支持高新区、天府新区、中心城区和双流、郫县等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孵化+专业服务”、“孵化+创投”、“孵化+培训辅导”、“孵5316+交流”、“孵化+传媒”等模式的创新型孵化器,打造一批“孵化器+宿舍”、“孵化器+商业空间”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社区。截至2023年底,成都市共有众创空间100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6家,市级众创空间64家。初步完成了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布局。(三)完善创新服务,强化创业创新保障力1.强化“科
15、创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科创通”针对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发展的痛点和迫切需求,以“集聚、服务、撮合、孵化”为核心理念,采用“线上平台+线下空间+创业活动”的O2O模式,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平台已聚集科技型企业25040家、科技服务机构636家、服务产品1787个,创业导师475位,技术交易额累计1845亿元。2.强化“银企校院”四方平台建设积极建设和完善企业库、机构库、产品库、融资需求收集系统、政策性融资备案系统,2023年开展融资对接活动38次,对接有融资需求企业630家,融资成功企业94家,完成融资金额8亿余元;征集科技成果3100项,技术需求361项,推送成果2
16、92项;举办6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服务144家企业,开展“益企课堂”40场,共计培训企业1604家,企业家代表2114人。3.推进B2G企业服务工作自启动B2G企业服务平台试运行以来,共办理了330户企业(含创业、投资者)通过窗口提交的439项问题建议,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不断深化B2G线下服务,2023年12月25日以市政府名义召开2023年成都市企业家座谈会,年内还先后召开工业企业座谈会、协会及会员企业“一对一”座谈会以及部门联席会议共25次,共收集245户企业反映的585个问题,按照B2G工作流程分解至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后进行办理,多数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4.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是实
17、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培育中小企业1209户,其中拟上规279户,成长型554户,小巨人376户;二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9户,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206户的目标任务;三是完成了成都市2015年度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为出台扶持措施、助力两创示范提供了决策依据;四是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23年,落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173万元支持139户中小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支持55户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补助生产经营场地租金405万元,争取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75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29户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提升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5.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库建设成都市依托“成都信用网”建设小微企业
18、名录库,使用中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和充实内容,目前成都市小微企业名录库“扶持政策集中公示”、“小微企业库”、“申请扶持导航”、“企业享受扶持政策公示”等功能模块功能已基本完善。6.推进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是贯彻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核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企业营业执照447738份。二是积极推进“局所联动、全域通办”登记制度改革,便捷小微企业注册登记,截至2023年底,全市通过“局所联动”方式办理各类登记24056件。三是推进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试点改革,实施时间较全国提前一个月,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核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
19、体工商户营业执照51139户。四是完善“个转企”政策体系,支持、引导一批有规模、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以变更方式转型升级为企业,做大做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办理“个转企”3950户。7.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2023我市成都高新区孵化器等5个小企业创业基地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二是开展示范服务机构评选工作,评选38户成都市市级示范服务机构,奖励资金共计560万元;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完善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对38户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计划的
20、提升服务能力建设以及各类服务活动项目进行补助,补助资金2941万元。(四)深化金融支持,提升创业创新支撑力1.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一是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2.3亿元,目前引导资金出资1.7亿元,联合社会创投机构、大学等发起设立了10支、资金规模达9.8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基金重点投向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中早期阶段,已对37家科技中小企业实现投资2.8亿元,其中7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二是IDG和谐创投基金。成都市财政出资2亿元参股基金规模为11.9亿元的IDG和谐创投基金,基金将重点投资于TMT行业及其它行业中具有高成长性的中早期企业,按照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原
21、则,集合投资,专家管理,积极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推动产业转型。三是四川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由四川省财政出资1亿元、成都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组建了总规模6.8亿元的四川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主要扶持市场前景良好、高成长性的初创期或成长期企业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运营管理方面进行知识产权股权投资。2.建立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一是扎实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试点工作。目前成都市19个区(市)县参与建立风险资金池,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高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担保机构入围“壮大贷”项目工作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资金池规模达8.19亿元。
22、截止目前,“壮大贷”已放款至245户企业,共计26.35亿元。二是设立3.7亿元的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目前联合14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公司和10家区(市)县政府设立了50亿元的债权融资资金池,为58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创贷”贷款13.3亿元。3.设立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发放。周转金覆盖全市21个区(市)县,3家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成都银行)以及成都市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金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25家担保机构参与。目前,已有9家企业通过“一企一议一策”的方式享受了政策扶持。截至2023年底,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实际已发放至55户企业
23、,共计2.296亿元。4.推进担保体系建设截止2023年底,63家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金总额152.8亿元,为4311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中小企业担保余额482亿元,对20家担保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代偿补助3690万元。5.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打造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增值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服务,累计为45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390亿元;为380余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70亿元;为140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金融增值服务;助推70余家企业改制上市。推出“青创宝”全链条金融服务产品,以高校
24、青年创客为服务对象,以种子期和初创期创业项目为投资目标,通过“投贷联动+双向服务”的模式,构建了创业公益借款+债权融资渠道+天使投资基金+股权融资平台的金融扶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2023年,“青创宝”累计帮助200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贷款发生额3亿元,户均50万元。帮助30余家企业获得天使投资1亿元,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财税服务。开发“科创贷”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面向轻资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入驻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初创企业,鼓励科技型企业利用企业信用、股权、知识产权获得银行贷款,拓宽其融资渠道,形成了“银政担”、“银政”、“银政保”等“多方协同、风险共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篇 创新 创业 总结 十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