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2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2篇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30页例3及练习五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
2、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二)学生自学(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二、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小)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三、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85+632=()304+215=5
3、19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4、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76+18=18+7637+45=35+4731+67+19=31+19+6756+72+28=56+(72+28)24+42+76+58=(24+76)+(42+58)5、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0+255+40282+41+159548+52+46867+25+33+75245+180+20+155135+39+65+116、解决问题。东风小学四年级
4、三个班去植树,四(1)班植树78棵,四(2)班植树245棵,四(3)班植树122棵。这三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四、堂清检测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2、用简便方法计算。91+89+1178+46+154168+250+3285+41+15+593、解决问题:三个班为残疾儿童捐款,一班捐了113元,二班捐了96元,三班捐了87元,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元?(二)检测反馈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
5、+132+118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千米)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学习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
6、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1)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尝试解决问题。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1)观察
7、思考。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2)猜想验证。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3)交流汇总。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1)总结规律。你能用自已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2)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交换律。(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部分题目。(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二)探究加法结合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1)出示主题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3)组织学生交流,
8、展示各种算法。(88+104)+9688+(104+96)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异同?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小结: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结合律。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结合律。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1、练习五第1题。2、练习五第4题。四、回题反思,全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
9、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3.2+0.50.5+3.2(4.7+2.6)+7.44.7+(2.
10、6+.4)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定律页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二、自主探究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板演)0.6+7.91+3.4+0.09=8.51+3.4+0.09=11
11、.91+0.09=12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师: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0.6+7.91+3.4+0.09=(0.6+3.4)+7.91+0.09)=4+8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
12、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4【三维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谁来说说
13、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学生说了他们各自的爱好,老师都给予了肯定)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爱运动,俗话说的好,“会运动的孩子就会学习,就会生活。”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出了与数据有关的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的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两个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二、探索加法交换律:师: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烈式?生:40+56=96(千米)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生:56+40=96(千米)师:由于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
14、可以写成:40+56=56+40师:请孩子们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相同点是都是40和56在相加,不同点是两个加数位置不同(交换了一下)。师:你能举个象这样的例子?(学生非常踊跃)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么多的例子,一定是发现了什么规律吧?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等待学生的交流)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师:(学生们有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适时引导)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师:这样的例子有多少个?生1:很多。生2:无数。师:那怎样来表示所有的例子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在随写本上写一写。(有的学生用的是省略号、有的是图形、有的
15、是字母、有的是汉字,通过和学生的交流都开始朝图形和字母去表示这个规律,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表示加法的交换律,通常我们是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其中a、b可以是任意数。三、小组合作学习加法结合律: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了加法的交换律,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同学们先在下面做一做,点一生到前面做。师:这位同学做的对吗?那它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先算的打上括号,还是这个算式,怎样算比较简便?(强调算式的书写顺序不变)(学生说,老师写)我们给先算的打上括号(88+104)+96
16、88+(104+96)=19296=88200=288(千米)=288(千米)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88+104)+96=88+(104+96)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都是相同的数在相加,只是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相等。再比较下面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小黑板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聪名的学生一看就知道用等号连接,但有的同学有点怀疑,让小组同学分工验证。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发现的结论,最后概括出规律。)师:(学生的看括不规范)三个加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17、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师:谁上来用字母把它的规律表示出来。(ab)c=a(b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叫做加法运算定律。下面老师想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新知识掌握的怎样,有没有信心,四、巩固应用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并说说依据了加法的什么定律?+270=270+80(33+16)+84=33+(16+)+56=+44400+500=+(25+)+72=+(28+72)2下面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45+59=45+5990+10=5+953P28/做一做4P31/4、15P31/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5加法运算律【
18、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648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2.通过经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3.在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教师:森林小学今天要举行智力竞赛,让我们去看看吧。课件中出现:(1)小动物围坐在一起。(2)大象老师出第1道题:小老鼠扛着两个袋子,前面一个袋子装着米,后面一个袋子装着黄豆,小老鼠
19、跑着跑着喊累了,怎么办?小鸟发言说:“把黄豆放前面,米放后面,这样就不累了。”2.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鸟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不对,米还是那袋米,黄豆还是那袋豆子,它们的位置变了,但是总的重量没有变。课件中出现小动物们鼓掌的画面。3.课件中大象老师出第2道题。谁算得又对又快。不一会儿,小猪就写出了所有答案,其他小动物还在一道一道地算着,看到小猪算完了并得到大象老师的夸奖,小动物们傻眼了4.教师:小猪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学生观察,同桌交流。5.学生在全班交流。学生1:小猪算了左边4道的结果,右边的结果是一样的。学生2:实
20、际上12+25与25+12都是求12与25的和,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学生3:我发现左边和右边并排的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学生4:我发现6引导归纳。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比较。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学生1:两个数相加交换了位置,结果一样。学生2: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教师:如果用两个不同的字母表示两个加数,用一个等式表示加法运算的这个规律,你行吗?学生1:我用m、n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学生2:我用a、b表示两个加数,那么a+b=b+a。教师:真了不起,你们已经归纳出了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想给这个定律起什么名?学生:加法交换律。板书:交换律,a+b=b+a。(齐读)
21、点评: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事件中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先通过分析,得出交换大米和黄豆的位置,但总重量不变,为后面学习加法交换律作好了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通过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加法交换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二、探究加法结合律1.课件播放小动物集合图:一队89只小狗,二队96只小猫,三队104只小兔,小猴说:“同学们请帮我算算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2.教师:该怎样列式?学生:89+96+104(板书)3.教师:请同学们再想想该
22、怎样计算?(1)学生独立思考。(2)分组讨论。(3)全班交流。教师:谁代表你们这组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我们先计算89+96算出小狗、小猫共185只,再用185+104算出3种小动物一共有289只。(板书计算过程)学生2:我们先计算96+104算出小猫、小兔共有200只,再用89+200算出3种小动物一共有289只。(板书过程)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正确,下面请你们在书上完成“填一填”。4.学生填空后对答案。5.引导归纳。教师:从上面两组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每组算式中的三个数都是相同的。学生2:左边是前两个数先加,再加第3个数。右边是后面两个数先加,再加第一个数。两个算式结果相
23、等。教师:那么左、右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等号连接教师:对,能写成一个等式,89+96+104=89+(96+104)。(板书)教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适合其他算式,请自己举例验证。如果适合,请用一个等式表示。学生1:10+20+30=10+(20+30)学生2:5+6+7=5+(6+7)教师:看来,你们的发现都适合三个数相加的情况。恭喜同学们又发现了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为了简便易记我们需要几个字母表示?学生:3个不同字母。学生分组用字母表示。汇报并板书:(a+b)+c=a+(b+c)。教师:想给这个定律起什么名?学生1:加法组合律。学生2:加法结合律。教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法 运算 定律 教学 设计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