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七篇大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七篇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七篇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七篇大全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
2、握求百分率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百分率的含义。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8分)1、出示口算题,1分钟,并校正题目。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3、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二、设问导读(9分)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做达标率?(2)怎样计算达标率?(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三、质疑探究(5分)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2、要求学生认真
4、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求例1(2)中的发芽率。四、巩固练习(14分)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五、加强巩固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3
5、)海水的出盐率是20%。2、判断。(2颗星)(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3、解决问题(3颗星)(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
6、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精选篇2一、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图形,在学习
7、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在上课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三、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五、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
8、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4、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1、“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1)先自己在纸上画圆,再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画圆的方法。(2)小组交流:比较你组内的画法,你觉得哪种更好?2、自学课本第58页,找出有关的关健词,并把重点的或要注意的地方做上记号。3、动手折一折。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9、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4、认识直径和半径。(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4)出示“圆上、圆内、圆外”让学生理解。(三)认识圆的特征1、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
10、相等。2、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四)教学用圆规画圆1、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定半径);(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2、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
11、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3、练习: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五)巩固练习1、练习中深化认识圆2、判断是非(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4)、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书本P60第1-4题。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精选篇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2、
12、能结合实际情景,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具准备课件: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特色设计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一、导入笔算下面各题。244+165-3746+50(900-90)9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2、学生明确题意。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4、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5、分析运算顺序。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3、?6、学生试算,两人板演。7、全班交流订正。8、思考:在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提问:6楼到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层楼的高度?(多找几个学生来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寻找出最好的解题策略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2、教材第35页第9,10题。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六年级学生数学教案精选篇4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学生 数学教案 大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