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8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8篇)篇:四级语文上册:小青石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小青石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理解课文内容。(二)能力训练点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二)解决办法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学
2、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第1页/共7页(二)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三)小组讨论、交流。(四)全班汇报、交流。(五)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六)学生中心思想,并谈谈学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示。(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五、教具准备投影仪。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板书:20*小青石(二)齐读课题(三)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四)指名学生连读
3、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第2页/共7页(五)自读课文思考题:(用投影出示)1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2从课文中找出写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用“”画出来。(六)汇报、交流以上思考题学生应汇报出: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小青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不习惯”,而且“过厌了”,希望到外面世界走一走,到大都市去,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小黑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它安于现状。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是: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
4、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小青石看见许多许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七)默读课文第3页/共7页给课文分段,考虑各段内容分别是什么?(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八)小组交流分段、概括各段内容情况(九)全班汇报、交流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第二段
5、(从“一天”到“一会儿竟睡着了”)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从“几天以后”到“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写几天之后,小青石被工人运到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欢喜。第四段(从“第三天早上”到“不晓得怎样才好”)讲小青石到都市后,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第五段(从“一年又一年”到全文结束)讲小青石为自己能成为让人们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十一)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这节课能解决的在这节课解决,实在不能解
6、决的第二课时边理解课文边解决)。第二课时第4页/共7页(一)默读课文思考题:(投影出示)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突出本单元训练重点)2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渗透中心思想)3你都读懂了什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二)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三)全班汇报、交流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一个问题必要时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应交流出以下内容: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青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题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点:1工人把小
7、青石铲去干什么?工人把小青石铲去,运到都市,小青石被制成了混凝土,铺在马路上。2小青石在没成为混凝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过厌了”,“老第5页/共7页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小青石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车里也是“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翻来覆去地搅拌,它“头昏脑胀”,“生气”了;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接着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
8、好。”后来,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的思想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3为什么小青石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觉得非常快乐?因为小青石最初对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它抛弃了幻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它觉得非常快乐。板书: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四)总结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阐明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五)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
9、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6页/共7页(六)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小青石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七、布置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要求:在预习本上写出分清课文的主次这篇读写例话中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八、板书设计20*小青石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第7页/共7页第2篇:四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
10、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学法引导()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二)疑点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2乌塔
11、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三)解决办法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二、指导学生自
12、学课文。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2、学生自学课文。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
13、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
14、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
15、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2、小调查从乌塔中外小学生的不同。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板书设计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查警察局电话号码独自一人游欧洲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为旅行准备三年第3篇:四级上册语文17、长城教学设计17、长城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
16、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内容分析: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2、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
17、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学生学情分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
18、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作方南方学生,没有去过北京,也没见过长城,对长城了解的不多,所以要多利用多媒体进步介绍。教学策略设计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2、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教学生字五、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
19、新。1、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朗诵重点生字词。(口头完成,课件显示)2、下面的意思可以概括成什么词语?(口头完成,课件显示)(1)(蜿蜒盘旋)像蛇一般弯来扭去,绕来绕去。(2)(气魄雄伟)气势雄壮而伟大。(3)(垛子)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4)(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课件出示,集体朗读,看看国内外名人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道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2)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3)美国总统克林
20、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4)以色列前总统说: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5)毛主席也曾这样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导入: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在游完长城之后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C长城到底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二、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长城的?(明确作者的观察顺序)三、精读课文(一)远看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崇山峻岭”
21、、“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补充资料:(体会长城的长)一万三千多里:曾经有人专门测过,一个青年人徒步走完一万三千里大约需要508天,一年半,真长。它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这里长城跨越了多少个省份呀?我们来数数。(师生一起观看地图)7个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嘉峪关4、再用你们的慧眼看看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说明了长城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5、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时而弯曲,时而延伸,起起伏伏,这姿态多美呀,多有气
22、势呀,让我们读出长城的美,长城的气势。目睹这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以手指示学生读):(反复吟诵中心句,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确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过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想不想走近看一看?好,老师也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告诉老师你到了长城脚下看到它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读(二)近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1、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对应着课本上哪一幅插图?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并填空,体会长城的结构特点?(课件出示)(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很快
23、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长城的特点,而且印象深刻)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小结:长城从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长城还依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它的坚固我们所有的人可以见证。3、补充资料。(体会长城的作用,以及它的高大坚固)结合课文的描述在图片上标出来:垛口、瞭望台、射口、城台成排的垛子(抵御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